光明网评:处分听证以后作什么?


“处分听证”以后做什么?
欧阳锡龙 颜运珍

  在这些日子里,“处分听证”是个热烫的词语。对于这样的一个具有前瞻性意义的教育现象,许多人为之欢呼雀跃,其中不乏与之直接相关联的学生。同样,也有许多人充满疑惑,一时还不能接受。

  值得称道的是,处分之前要“听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更多地体现出了“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方向,体现出了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关爱和温情,教育也因此而走向了更为民主和公正的发展道路。然而,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坚持认为,这是对师道尊严的严重挑战,是对校园管理秩序的冲击,更有老师言称:处分学生还要开“听证会”,这样老师还有法当呢?

  笔者认为,处分“听证”并不影响师道尊严,因为师道尊严并不是建立在处分或不处分学生的基础之上。师道,即“传道授业解惑”,含有两个方面,一则教授学生以学科知识,一则教授学生以做人与处事的道理,学高则为师,身正即为范,如是而已。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其本身专业素质好,个人修养能率先垂范,又能爱学生,他的师道貌尊严就会无处不在。

  在这里,笔者更在意另外一个问题,即“处分听证”以后做什么?处分学生尤其是当着全校师生给学生处分,实际上是教育之下策。尽管相对于以往而言,给了学生以自我申辩的机会,但是处分依然会严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于会在他们心灵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因而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是否更应该对被处分的学生更有所积极作为呢?

  我认为,处分只是手段,教育感化方为根本。基于这一点,学校及教育管理者更要去主动接近学生关心学生的每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积极为学生创造再进步的机会和条件,营造好一个平等不带任何歧视和排斥的班级与校园氛围,从而让这些犯错的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得到“康复”,而这一些对他们一生都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