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苗棣

1951年9月19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   198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自1982年秋任北京广播学院语言文学部教师,1987年任讲师,1993年任广播电视文学系教师,1994年任副教授,1999年任教授。

亡国之君(85)


第十九章、煤山惨雾(1)

  崇祯17年(1644)的新年,是崇祯帝一生中所过的最后一个新年,也是他一生中所过的最晦暗、最死气沉沉的一个新年。

  在除夕的大年三十晚上,崇祯帝还强作欢颜在后宫里同着周皇后、袁贵妃以及儿女们一起吃了辞岁的年夜饭。宫里也一直在燃放着爆竹烟火,气氛还算热烈。但他同后妃和太子守岁到了子时,领着太子一同到太极殿准备接受臣子们的朝贺时,却发现官员们都还没有到,只有刚刚入阁一个多月的内阁大学士李建泰踉踉跄跄地赶了来。由于元旦子时的早朝历来是大朝会中最隆重最意义重大的,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发生过集体迟到的现象。这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宫中的报时系统出了问题,把时...

Read more

亡国之君(86)


(第十九章:2)

  为了解救眼前之急,崇祯帝还是在正月十九日的一次召对中首先提出了调吴三桂军入关的问题。但这一次同历来一样,他仍然不想自己担负弃关外之地和造成关门空虚的责任,因而只是提出由吴三桂带精兵5000前往山西助剿,说是关外余兵尚多,不致造成山海边防的破坏。同时,他又对阁臣们说:“此等重大军机,应行与否,原应先生们主持担任,未可推诿,延缓误事。”还是要大臣们承担责任。

  大臣们却早已从历史的经验中得知,一旦主动承担了调边兵入关的谋划,将来追究起弃关外之地和山海关残破的责任来,皇上大概又要寻找替罪羊,那就是杀身之祸。因而大家一口咬定,就是不同意,任凭皇帝自己做主。首辅陈演代...

Read more

亡国之君(87)


(第十九章:3)

  3,筹不到饷,无法增兵,只得加强对现有部队的监督统辖。这时明朝在山西、京南的兵力并不算太少,但因为一直采取分散株守孤城的战略,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再加上士气低落,将领们都感到大势已去,因而多数明朝守军要么望风归降,要么不堪一击,与大顺军稍一接触即作鸟兽散。对于这种状况,朝臣们根本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崇祯帝在军事上相当低能,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在战略上做出什么改进。唯一有意义的一个建议来自被夺职的前陕西总督余应桂,他上言说:贼号称百万,非天下全力剿之不可。请调左良玉、吴三桂及高杰、唐通、周遇吉、黄得功等众将,齐赴军前,会师真定、保定之间,以为决战之计。但这个建议却没有被理...

Read more

崇祯帝的最后时日(亡国之君88)


(第十九章:4)

     但其他的勤王部队却一直不见来到。山东的刘泽清接到诏令后谎称自己骑马摔伤了腿,拒不赴京,后来在临清大肆抢掠一番反而率部南逃了。吴三桂在关外有许多军民需要安置,拉家带口又行动迟缓,直到三月十六日才入山海关,京城已经无救。

  三月中旬,京中已是一片大乱。许多住在京城但不在现任上的官员和大批官员的家眷不顾禁令纷纷出城向南方避难,普通的士民工商也不乏出逃的,城门口大小车辆拥挤不堪。崇祯帝怕大批逃亡扰乱军心民心,更怕大顺军的奸细大量混进城里,所以决定关闭城门,不许随便出入,有些城门甚至用砖土堵了起来。他还上谕兵部:“敢有论言惑众及私发...

Read more

亡国之君(88)


第二十章、遗胤余波 (1)

  大顺军是在三月十九日清晨进入北京内城的,各门守城的太监和官兵全部停止了抵抗,缴械投降了。明朝的大小官员们有十几人在城破的当天自杀身亡,绝大多数则战战兢兢地躲在家里,等待着新王朝的处置。京城里的百姓则家家户户都在自己门前设立香案,供上了写着“大顺永昌皇帝万岁,万万岁”字样的牌位,许多人还在帽子上贴上“顺民”两个字。反正不论是哪朝哪代,天下都少不了顺民。

  京城的陷落和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已有270多年历史的明王朝寿终正寝,但在大顺军刚刚进入北京的两三天里,人们都还不知道崇祯帝的下落。当时城里有许多传闻,或者说崇祯帝已经在破城之前夺门出逃,现...

Read more

[转载]我向朝迷们道歉


原文地址:我向朝迷们道歉作者:李承鹏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朝鲜和巴西开赛前,我就在微博较准地预测巴西只可小胜朝鲜,赛前又在黄家李泡节目里提前分了个析:在领袖注视下的朝鲜一定是以玩命的姿态来比赛,而巴西这种球队自恃身份快乐惯了,又是冲着冠军而去的,不会在小组赛里与人搏命,还说了下半场巴西才进得了球,而朝鲜队那种因政治驱使的打法会让体能透支扳不回来的,还说差距也就一两球,更早时还说,朝鲜进球也是可能,2比1……有些关注我博客和微博以及节目的人知道这次我的预测准确率是90%,也清楚我对朝鲜队的预测是准确的,是足球的,没有污辱朝迷们的。

 

可还是污辱了,所以其次,解释下昨天贴在博客...

Read more

亡国之君(90)


(第二十章:2)

  崇祯帝先后共有7子6女,其中第二子、第五子、第六子、第七子和四个女儿都幼年夭折,到甲申之变的时候还活着的有16岁的太子朱慈13岁的三子定王朱慈灿,12岁的四子永王朱慈焕,以及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两个女儿。尽管同为皇帝亲生的金枝玉叶,在危急时刻不同的性别却有着绝不相同的命运。女性是要清白的,因而崇祯帝残忍地用剑砍死了幼女昭仁公主,斫伤长女长平公主。长平公主被砍断手臂,却侥幸没有死。李自成进宫后,见到奄奄一息的长平公主和同样是被崇祯帝砍伤的袁贵妃,觉得很可怜,就让人把她们各自送到本宫调养。袁氏后来辗转流落民间,到清初北方局势平定后才被京南雄县的地方官发现,送交给清...

Read more

亡国之君(91)


(第二十章:3)

  3,其实太子出宫还不到一年,京城里有许多熟悉他的人,其中还包括他的亲妹妹和长期在他身边侍奉的太监,要认证真假并不困难。但清廷早已抱定了以真为伪的决心,而且把这个决心表达得十分明确,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变得非常复杂。太子被关押起来,先由亲属认证。周奎和周绎都一口咬定太子是假的,长平公主先说是真的,被周奎打了一计耳光后,才哭哭啼啼不敢再讲话。原来太子亲随太监中有坚持太子是真的,随后都被处死,剩下的自然不敢放肆,也都异口同声说太子是伪冒。甚至教过太子读书的原明内阁大学士谢升也坚持说这个太子不是真的。太子对他说:谢先生,某年某月,先生讲书时说过某事,现在还记得吗?谢升实在无...

Read more

[转载]学生官场无处话凄凉


原文地址:学生官场无处话凄凉作者:蒋方舟

               学生官场无处话凄凉

 

           蒋方舟

 

     在大学的几年里,如果有一件事让我勉强称之为自豪的话,那么这件事就是——我从来没有进入过任何官僚机构。是的,无论是团委学生会爱心协会,还是卫生检查红袖标大妈团...

Read more

亡国之君(81)


第十八章、土崩瓦解(1)

  进入崇祯16年(1643)以后,这个王朝大势已去的征兆越来越明显了。

  在内地横行无阻的清军于上年末连下山东州县,并且攻陷了鲁王居住的兖州,鲁王朱以派及东陵王、阳信王、东原王、安邱王等一批郡王被杀的被杀,自尽的自尽。年初,清军分兵两路,一路略东南,围攻属于南京直辖的海州(今连云港)、丰县、沛县等地;一路渡黄河向北,再次蹂躏鲁西、鲁北地区。奉命征讨清军的各路兵马或是借口粮饷不足,或是借口修城筑垒,全部在远离清军的地方观望。负有守土之责的地方官更抵抗不住强悍的清军,只好要么带上细软逃跑,要么献地迎降。清军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几个月来毕竟鞍马劳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