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蔡浩

徽商银行

非银存款暴增与股市巨震:历史的简单再现?


  2018年2月12日,农历狗年前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1月金融统计数据,市场的关注热点主要在存贷款双双创下新高(人民币贷款时隔两年再创历史新高,人民币存款则创下历史同期最高),很少有人关注一个存款分项指标的变化,1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暴增1.59万亿元人民币,为有数据发布以来的历史第三高,远超历史均值。但如果探究这一指标的历史,不难发现其前两次高点的出现恰逢2015年股市高位暴跌前后,再联系今年2月5日-2月9日A股遭遇的“黑色一星期”,非银存款暴增伴随股市巨震,这会是历史的简单再现吗?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在概念上主要包含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券商、信托...

Read more

2018年中国经济L型走势难改


  回顾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在6.8%—6.9%之间,略超预期和前值,但L型走势不变,总需求未见明显改善。单月经济数据好坏互现,增长动力除了外需复苏之外,对财政和房地产仍有较大依赖。PPI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去产能的推动下连续12个月保持在5%以上,但CPI表现低迷,春节后始终在2%以下徘徊。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放缓和固定资产投资今年以来的持续下滑,中国经济近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当然有压力也会有支撑,笔者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依然会展现出韧性的一面。

  首先来看中央政府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态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要长期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并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

Read more

2018年中国债市展望


  2017年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是较为煎熬的一年。全年10年国债收益率升近100bp,10年国开升120bp左右,信用债涨幅则在90-130bp不等,延续了2016年四季度以来的债熊走势。那么2018年债市将何去何从,结合国内外宏观形势与去杠杆、严监管的政策延续来看,依然不容乐观。

  先简要回顾2017年以来的债市走势。一季度,中国央行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去杠杆政策,金融体系流动性波动加大,资金成本大幅上升,并带动利率债长端收益率大涨30bp左右。二季度,随着银监会两周时间内连发8个监管文件,严监管与去杠杆并举,银行间委外业务开始自行整顿,流动性波动一度加剧,债...

Read more

老百姓不爱去银行存钱了吗


  近期,随着国内上市银行三季度财报的纷纷出炉,不少银行人士对存款下降表示了担忧。银行存款去哪了?在笔者看来,不少银行所面临的“存款荒”,与今年以来去杠杆、强监管主导的宏观政策基调是分不开的。但在同样的背景下,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存款表现和经营业绩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的。

  从国内上市银行三季度财报来看,8家股份制上市银行中,除华夏银行以外,其余7家的存款总额均较上半年环比出现下滑。其中,更有三家银行三季度末的存款总额甚至低于2016年年报所展示的数据,意味着今年以来存款负增长。

  截至2017年3季度末,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平均存款...

Read more

定向降准到底释放多少流动性?


  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如期发布了《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通知》,落实了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通过定向降准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力度的要求。由于定向降准的条件有所改变,市场多数观点认为其释放流动性规模相当于1-1.5次降准,于是,大水漫灌之声一时间甚嚣尘上。不过根据我们的测算,真正能够释放的流动性增量或远低于多数人的预期。

  正如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所述,本次定向降准其实是对过往定向降准政策拓展和优化。具体来看,所定的两档考核标准较之前有所变化。第一档是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存款准备金率可在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此前是三农或小...

Read more

基金新规对债市影响几何?


  本周伊始,虽然央行延续了在公开市场净回笼的操作,但受财政支出加大的利好影响,金融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再加之周末朝核问题新一轮发酵对地缘政治的影响,从资金面和避险情绪角度来看,都应对债市形成利好。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债市收益率连续两天显著上行,10年国债收益率估值较上周末上行3个bp,其中一只活跃券种一度逼近3.7%的上半年高位,10年国开债估值上行5bp,其中一只活跃券种一度逼近4.40%。其余各品种利率债和信用债收益率也随之上行,只有短融的估值逆势而下。从笔者的调研分析来看,这波收益率上行的原因起初是部分市场机构对上周末发布的公募基金流动性新规所做出的自发调整,而后则是情绪推动下的部...

Read more

6月中国经济数据为何超预期


  2017年7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近期经济数据,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7.6%,大超预期和前值的6.5%;1-6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为8.6%,略超预期的8.5%;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1%,创2016年以来新高;受此影响,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高达6.9%,超过预期的6.8%。如同3月亮眼的经济数据带动一季度GDP超预期一样,二季度经济同样受益于6月经济数据的强劲表现。

  究其原因,这是政府的逆周期调节政策所致,而所用工具依然是大家所熟悉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和边际转好的房地产政策推动。

  实际上,如果从宏观经济的领先指数来看,6月闪亮的经济数据也在情理...

Read more

现在是加杠杆的时机吗?


  本周利好债市的消息频出。先是人民银行受政府债发行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下降)在公开市场进行1100亿净投放;接着是财政部出于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需要,决定开展1年期国债随买操作;而人行旗下的《金融时报》也头版刊文,称要把握好金融去杠杆与稳增长的平衡。熊市反弹继续,周二收盘时10年国债估值较上周五下降8个bp至3.50%以下,带动1年期以外的其余期限品种均下行8bp左右,而此前已经严重倒挂的1年期国债也因为财政部随买的关系下降5bp。

  市场的情绪越发热烈,许多研报都对政策面的边际改善付诸笔墨,认为长端收益率高点已过,亦不乏谨慎加杠杆建议的观点出现。笔者认为,尚无证据说明宏...

Read more

从上市银行年报看中国银行业未来挑战


  随着2016年上市银行年报发布完成,37家上市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代表,其年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现状和挑战。从上市银行各主要业绩指标的变化来看,营业收入增长显著放缓、表外业务面临监管趋严的挑战、中小银行同业类负债占比过高是2016年上市银行年报反映出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营业收入增速显著放缓

  2016年,37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合计达4.12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547.79亿元,但增速下降明显,仅为1.35%,远低于上年10.02%的增速。同期,37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总和达到1.45万亿,同比增速为3.65%,高于上年2.85%的增速。在净利润增速...

Read more

本轮债市调整深度已超2013年“钱荒”


 自四月末开始,中国债市又迎来一波收益率上行。中债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升至3.63%,10年国开债至4.35%,10年非国开债至4.5%以上,信用债收益率亦普涨20 bp左右。至此,虽然债市收益率较2013年金融体系去杠杆时所达到的高位仍有不少距离,但若考虑到与信贷利率这个顶部的距离(参见笔者上一篇文章《债市收益率上行何时见顶》),会发现本轮债市的调整深度已经超过2013年去杠杆(6月开始)所引发的债市调整。在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上调的前提下,未来债市收益率上行的空间正在变小。

4月26日傍晚新华社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集体学习上的讲话后,市场对强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