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唐世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 编辑 国际政治 · 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理论 · 国际政治的大理论(进攻性/防御性现实主义、新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 · 地区安全及中国的安全战略 · 国家的行为,特别是战略行为的起源和演变 · 国际政治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不确定性、恐惧、声誉、信仰、记忆、学习等) 政治理论/社会科学哲学 · 广义制度变迁理论 · 权力:迈向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 · 权力、制度、和社会 · 社会科学的基础范式 · 社会进化作为社会科学的终极范式 · 关于知识的理论和关于社会的理论 · 科学实在主义(scientific realism) 制度经济学 · 国家的学习能力和经济增长 · 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 · 广义制度变迁理论

太沉迷于中国历史,会导致闭目塞听


  在我看来,过于沉迷于中国古代甚至近代历史中是极其不健康的。

  中国公众和精英更需要的是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因为不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就无法理解现代中国的形成,也无法理解当下的中国。

  因此,我们应该少一点中国历史,多了解世界文明。

  1.古代中国历史几乎没有“现代意义”

  中国历史,特别是公元一八四〇年前的历史,其实是非常乏味的:它只是一部改朝换代的历史,除了董仲舒和王安石的变法之外,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至少,远不如公元一五〇〇年后的世界历史对我们更为重要。

  更糟糕的是,太沉迷于中国历史,还会让我们从上到下都潜移默化地陶醉于中国历史中最...

Read more

我们能从杰维斯身上学到什么?


 

国际政治心理学大师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

世间再无杰维斯

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大可能产生杰维斯了,就像我们现在不大可能产生肯尼斯·华尔兹了一样,他们都是特定年代的产物。在今天北美的政治学界,他们的写作风格和具体做法都很难生存。在如今,我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中小理论,几个实证假说,然后就是一堆验证,不管你是用何种方法。现在的社会科学非常强调方法的训练。而像杰维斯这一代人其实基本上没什么方法,他后来的有一些著作可以说有一点方法,但主要的风格仍旧是说一个理论点,然后用几个例子来佐证,不断地跳跃。现在,我们不大可能像杰维斯一样...

Read more

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作用


知识分子通常含蓄地拒绝以受众为中心的正义法式,因为这样一种法式似乎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中变得无用。但这是不正确的:以受众为中心的正义法式,尽管排除了知识分子的一项作用,事实上仍然需要知识分子的某些关键作用。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开始,知识分子就有了把自己当作社会正义的最终裁判者的悠久传统。[1] 尼采(Nietzsche)最有力地尝试了这种自我加冕:“真正的哲学家是指挥官和立法者:他们说,‘因此它应该是’(thus it shall be)。他们率先决定‘人类该去哪以及有何目的’(Witherand For What of man...

Read more

产业政策不能与宏观经济政策、制度变革混同


时下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大多是各说各话

近来林毅夫和张维迎关于产业政策的辩论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在这场辩论中,参与者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各说各话,并没有真正的对话。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三个不同但又紧密相连的大问题经常是被混在一起讨论。这三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大问题是: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制度变革。比如,某些产业的产能过剩只是产业问题。因此,去产能只是一个产业政策水平上的问题,不是一个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而中国目前是需要紧缩政府投资,还是继续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这是个宏观经济政策问题。最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是要更依赖民营经济还是继续&ldq...

Read more

产业政策大讨论:产业政策、宏观政策与制度变革


  林毅夫和张维迎关于产业政策的辩论对于走到关键节点的中国经济是非常必要的。由此引出的许多思想碰撞对于中国决策者在未来几年内的决策确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次辩论所引出的重要话题和思想确实有可能决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否能够相对平稳地持续,还是遭遇重大挫折。

  但是,在这场辩论中,参与者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各说各话,并没有真正的对话。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三个不同但又紧密相连的大问题经常是被混在一起讨论。本文试图澄清这三个大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不同,以期为更加深入的讨论提供一个对话的平台,并减少学界和政界对这三个大问题之间的区别以及相互联系的种种误读。这三个不同但又相互...

Read more

中国人为什么会希望特朗普赢?


赢得总统职位,而是关心为何特朗普在中国会有众多的支持者。笔者认为,支持特朗普大概有六种心态。当然这六种心态是可以相互交织(或者相互强化)的。

这六种心态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第一大类的心态可以称作为“科学实用性的(scientific instrumentalism)”心态。

这其中的第一种心态可以是说是一种“motivated bias”——有些人由于预测过特朗普要赢,因而希望他赢,这样可以宣称自己的预测准确。当然,这些预测特朗普要赢的人士,也有可能具有第二大类中的几种心态。具体是否有不同心态的交织,只有他们...

Read more

中国:一个不算太成功的“发展型国家”


如今的中国,从上到下都在谈“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可事实上,中国只是“发展型国家”俱乐部的一员,甚至也不是最成功的一员。如果我们不能从“发展型国家”的角度来理解中国业已取得成就和目前面临的困难,中国的现代化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确实有可能因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夭折。

何谓“发展型国家”?

“发展型国家(developmental state)”由美国中国问题和日本问题...

Read more

中国需要与时俱进的主权观


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已经非常紧密和多样。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重新思考一直秉承的主权观。一言以概之,过于强调主权不一定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主权观也需要与时俱进。

“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中国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其他国家的发展。这一点决定了当今的中国几乎时刻都不得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比如,中国要想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就需要其他国家配合我们。而如果一开始某些国家不配合,就需要我们去说服他们。又比如,当我们为某些遇到困难的国家(如委瑞内拉、津巴布韦)提供一定援助的时候,...

Read more

国际社会是否应该就“全民公决”先进行表决?


  全民公决,或者全民公投,是民主政体为解决在某些重要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上的国内意见分歧甚至是对立的一个直接民主的工具。当一个民主国家内部对某一重大问题存在严重分歧,而政府和议会无法就该问题达成大多数意见,或者是人民和政府以及议会的意见相左时,人民和政府都可以提请全民公投,通过全体公民直接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国家在该问题上将采取的政策。

  在一个联系不那么密切的世界,一个国家在一个问题上的全民公决的结果对世界的影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特别是该国家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的时候。但是,在如今的联系日益密切的全球化时代,无论全球化的未来趋势如何,一些重要的国家就在一个问题上的全民公决的结果对世界的影...

Read more

不要瞎折腾高校和科研机构


  中国已经迈入中等收入水平。而要想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越来越依赖于创新。由此,中国的科研能力将会是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关键因素,中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因而也将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中国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当成支撑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基础来对待。

  相比其他的职业,科研是一个特别需要安静和平静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高校和科研机构确确实实就应该是一个“象牙塔”,尽管这不代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不关心外边的世界。因此,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最不应该“瞎折腾”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