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月3日,高三适先生受邀在济南小筑书屋进行家教家风讲座,为此《山东商报》专门对其进行了采访,采访主题即围绕高先生提出的特长教育必须由“家”参与才是完整、积极、有效的。
高三适先生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错误“朋友”关系认知作为突破口,引起关注与共鸣,使人耳目一新又获益良多,其采访提纲如下…
山东商报—高三适采访提纲:
1. 您此次讲座最想要传达的是什么?讲座有几个侧重点?
&nb...
作者文章归档:高三适
2018年10月月3日,高三适先生受邀在济南小筑书屋进行家教家风讲座,为此《山东商报》专门对其进行了采访,采访主题即围绕高先生提出的特长教育必须由“家”参与才是完整、积极、有效的。
高三适先生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错误“朋友”关系认知作为突破口,引起关注与共鸣,使人耳目一新又获益良多,其采访提纲如下…
山东商报—高三适采访提纲:
1. 您此次讲座最想要传达的是什么?讲座有几个侧重点?
&nb...
作者:高三适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忽略济南的美,竟然有小半辈子的时间了!
这大概是人之通病,但在花了48个小时游走之后,在参与完成“发现济南城”的活动之时,作为一个济南人,竟然才发现济南的美如瑰宝,于是在人生里边为济南、也为自己写下一句“有宝何辞作故乡”的诗。
这短短的48个小时(准确说是
首先要声明,我们遇上了“济南的雨天”,老舍先生曾说济南的秋天“是诗意的”,&...
送走炎炎夏日,迎来丰收金秋,在这秋色宜人的季节里,迎来了新学年。
这既是一次表彰大会,也是一次总结大会、加油大会!莅临会场的嘉宾和领导有:济北中学98级校友、自由学者、作家、诗人、书画家、济北中学“高三适奖学金”设立者高三适先生。
济北中学98级校友、2017年“影响济南年度经济人物”、山东北城环境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济北中学“肖岛奖学金”设立者肖岛先生。
济北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郭怀...
高三适戊戌年书画作品备忘(一)
何曾半点假风流——半屋云访谈高三适
引言:半屋云是我的朋友,臭味相投,文字幽默有趣,特邀其文章一篇,他与我电话一小时,而后抛给我这么一篇文章,新浪、网易、搜狐、头条等纷纷转载,不胜荣幸。
———————————————————&mdas...
高三适书画作品戊戌年备忘(二)
附录:
高三适,号东坡屋后蛐蛐,自由学者、作家、诗人、书画家。自十五岁起开始创作诗词,迄今有《且为佳人乞一晴》、《鸟曾鸣树》、《举手花花世界新》、《一身如火烧风雨》、《兹心不变为光明》等诗词著作十余部,受邀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大学时创办中国北社(诗社),影响辐射至日韩、港台等地区。
2016年筹划创办高三适文化基金(2017年正式创办),支持青少年文化事业,两度联合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等单位举办“孔子杯”唐诗大赛,公益录制国学讲座50多部,课程多次在山东航空等单位播放,多次向有关学...
高三适书画作品戊戌年备忘(一)
每有一些作品,会去拍照扫描以留念,高三适自握管画画以来,每年都有甚爱者,此为戊戌年作品备忘录其一。
高三适先生戊戌年书画作品备忘一
高三适先生书画戊戌年备忘录一
高三适先生的画戊戌年备忘录一
附录:
高三适,号东坡屋后蛐蛐,自由学者、作家、诗人、书画家。自十五岁起开始创作诗词,迄今有《且为佳人乞一晴》、《鸟曾鸣树》、《举手花花世界新》、《一身如火烧风雨》、《兹心不变为光明》等诗词著作十余部,受邀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大学时创办中国北社(诗社),影响辐射至日韩、港台等地区。
2016年筹划创办高三适文化基金(201...
2017年11月,高三适先生受著名学者郑鸣谦先生相邀,为浙江台州的“和合文化”命题创作书画作品,第一批共计13幅,全部用于《尚和合》手册,该手册为和合文化读本与笔记本二合一方式,台州所有办公人员均使用该手册,得到台州图书馆等单位的大力推荐,高三适为每一副作品专门拟定了“说明文字”,趣味盎然。
11日上午十点,高三适先生“济南名适”诗书画首展在济南茂庐艺术空间开幕,多家媒体到场报道,展览当天,作品全部售罄,高三适先生将售卖所得悉数捐赠给文化公益项目。
诗人王安之在现场看过展览后,即兴赋诗说:
诗书画茶美人,三适之所好也。
然有爱美之心,其心若水澄澈情柔;
而无亵玩之意,其意如金性坚洒脱。
为佳人乞晴,有幼安之豪放;
为朋友吞醉,有易安之率真。
活得真、活出真,确乎济南名士之风。
记者了解到,高三适先生幼年即开始写诗写书法,作品手稿都被作为收藏品,高先生认为,所谓艺术品,只不过是人投射在纸上的“象”,一个人的...
2017年,11月19日上午10点,“走近大家,领略辉煌”柳子谷遗作精品展暨茂庐艺术空间开业仪式,在经三路123号共读书房茂庐艺术空间正式拉开帷幕。
高三适即兴发表了展览讲话,全文如下:
亲爱的柳楠湖先生,敬爱的郭志光先生,以及各位前辈: 我和柳子谷先生,想来挺有缘分的,一年前我写了两首诗,刚才郭老(郭志光)谈到竹子,你看到柳子谷先生的竹子,七年前我写过一句诗:丈夫高拔是虚心,他是有这种气节,我给柳老先生写了两首诗,给大家分享两句,如眉竹叶如山骨,眉是眉毛的眉,骨是风骨的骨,就是刚才郭老说的,文人画的文人精神所在;都向肩边手底生,前边的如...
这些诗话的文字,最早是在与著名诗人梅庐先生合著的《梅石乱弹》的书稿里,最早叫《从夜诗话》,大概当时喜欢夜晚的原因,完成的时间是在2004年,那时刚22岁,那本书最终并没有出版,很多出版社说,他们得吃饭!那时我们都是穷学生,当然也给不了他们吃饭的钱。
去年又无意间找了出来,虽然文字稚嫩,表意也有蹈前人之处,然而终究觉得,那时青春,如在眼前,便放在了这本书里,自己图个记忆。全篇总共6000多字,55个小节,其实自己写了那么多年诗词,也是一直贯彻的。
一
凡诗者,贵自心画;出之于他,则诗之气必为所消矣。
二
古有云:大雅含弘、量苞山薮,谓貌耳;实执之,则若高穹放鸢,以绳牵、力张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