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贩乌梅”俗语的由来
倒贩乌梅,是淮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个民间俗语,意思是说,做事不考虑实际情况,不仅徒劳无功,反而会适得其反。据说,这个俗语的来历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未发迹的时候,寄居在泗州的娘舅家。在泗州,朱元璋跟着舅舅学做生意。一开始朱元璋经营杂货店,但由于不会经营,很快便关门了。后来又经营其它生意也都以失败告终。这时,有人半开玩笑地给朱元璋出了一个主意,说从泗州贩卖乌梅到襄阳能赚大钱。其实襄阳是盛产乌梅的地方,泗州的乌梅都是从襄阳贩运过来的。朱元璋因为生意屡屡受挫而烦恼,正想着出去闯一闯碰碰运气。于是,也不管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