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到今天,单单有人管事是管不好的。还得有人管那些管事的人,就是说,要有人对人的监督机制。人是不能仅凭良心做事的,人有弱点,人有私心。中国文化过于相信人的道德自律,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把做好事寄托在好人身上,如封建社会的“好皇帝”“包青天”,中国文化中就缺乏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要素。
发展到今天的中小企业,演变成了打工者寻找好老板,老板寻找好员工的游戏,找了半天,双方都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于是失望,于是干脆用自己的家人,于是拉帮结派,老板强势的企业往往就是家族企业,打工者强势的企业往往就是帮派势...
作者文章归档:刘治军

作为泽亚企管资深企业管理咨询师,他对咨询事业有着执着的研究精神,雷厉风行的风格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是他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咨询工作中就是为了客户的利益,可以放弃一切,即使面对老板及管理人员的错误思想与行为也坚决贯彻、落实泽亚企管的管理思想与原则。
中小企业管理变革萌芽的起因!
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失败,促使老板们痛下决心寻求第三方的咨询机构实施驻厂变革,这将是企业深层次的结构再造、流程再造、习性再造、文化再造。
其实老板们的初衷并非如此,因为这样的变革相当于企业动“大手术”,老板们不太想这样折腾企业,于是上ISO、ERP、绩效考核、高薪挖同行技术高干、请职业经理人……,希望通过这些动作让企业发生变化,同时也让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前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拿到更高、更合理的收入,帮助企业、员工、客户实现三赢。但结果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反对变革的多是与自己打江山的老部下、老臣子...
中小企业靠经验做管理的后果、规范化管理的前提!
靠个人“自觉性”来管理是目前大多数中小私企的现状,但这种现象是非常糟糕的。它势必对有经验的员工依赖性很大。这样的企业没有管理也能运作,靠的只是员工的经验。有经验的员工和基层管理人员成为了企业依赖的对象,既然企业要依赖于他们,那么对他们的管理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因为你要管他就必然要约束他并且要让他承担一定的责任,干得好有奖,干得不好要罚。自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挨罚,他们宁可不要奖励也不愿意受罚,他们甚至认为奖励是假的,罚才是公司的真正目的。于是他们会对任何约束规范他们行为的举动抱有敌意,甚至公开反对,在反对无效的时候他们还会以“走人”来要挟公司...
是企业还是帮会?
人情管理这种正常的沟通情感的管理方式,被我们的很多老板用过了头,用来营造出一个不象企业的帮会组织。
一味的实行人情管理,易把企业变成“帮会”,“义”字当头,原则丧失。企业管理的目的不再是满足市场需求,而是为了帮会的内部牢固和外部的江湖地位。
我们在很多中小私企进行管理变革时,都感觉到很多中小私企有很浓厚的“帮会”性质。老板自然是“帮会”老大,而各级管理人员则分别是老二、老三、……,就象梁山排座次一样,人人都有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和正常的组织架构...
内耗是中小企业走向灭亡的“源动力”!
每个企业问题都很多,尤其是中小企业,这也可以说是正常现象,因为只要是企业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问题并不可怕,区别只在于企业里出现问题的处理速度及预防措施是否得力?
中小企业绝大多数管理者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企业里各自为政的风气,让他们养成了推卸责任、互不服气、“窝里斗”的习惯。对待问题像对待“传染病”一样,躲得越远越好,问题没解决却内耗得不亦乐乎,让问题升级,企业高层不得不常常救火,致使团队战斗力不断下滑,集体弱智。
内耗这种病其实在所有中小企业里都存在,只是它们的严重程度不同罢了,尤其是家族成员越多的情况下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