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一般被认为是公司的内部运营,在很多公司看来甚至只是为了应付政府监管,而不得不程序性地产生一些报表。因为风险管理不被认为是能够创收的利润中心,所以往往不受重视,更少会与公司治理联系起来。不过,战略风险管理则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出发点,超越了传统风险管理中对风险的简单规避和对冲,而是有选择地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风险。这样,战略风险管理就与公司治理息息相关。
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所谓的代理问题(Agency Problem)。作为公司股东的代理,管理层在公司运营上与股东利益很多时候并不一致。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设计并实施一套公司制度,使管理层与股东目标尽量趋于...
作者文章归档:戴险峰
PE市场的经济学-激励机制及应用
由于PE在资本结构中的位置(股权)以及收益兑现期限(长期),所以注重设定激励机制。PE也因此在融资及资源配置中有其特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小企业融资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的商业银行不愿意去承担这个风险。但是,PE基金由于投资股权,并且设计了利益及风险共享机制,所以更加适合中小企业融资。本文即从经济学角度解构PE,分析其激励机制。
PE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
当今的经济学,从研究领域到方法论,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并跨学科延伸至社会学、心理学等。但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几个要素,如“供给”、“需求”、“选...
PE发展的法律制度基础
PE作为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行为,用少量股本带动大量债权资金,对公司进行收购,寻求收益最大化。所以,PE行业的发展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合适的投资机会;二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纵观其发展史,PE基金从萌芽到最近30年的成长和兴起,均与此有关,中国也不例外。但是,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美国PE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的演进上,有着牢固的制度基础。在这方面,中国PE走出的道路则相反。
PE基金经营模式的核心
以PE的方式对公司收购,其理论背景就是经济学家麦克·简森(Michael Jensen)提出的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该理论...
谁是Carl Icahn?
与Carl Icahn 的接触始于对维权投资者(Activist Investor)的关注。
在对冲基金策略中,有一种叫事件推动策略。事件推动策略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子类就是维权投资(Activist Investing)。对于投资,我有些许理想化,相信它不应该仅是一个零和游戏。如果能够通过投资行为来提高整体效率,那何乐而不为呢?维权投资很自然地落入这个范畴。它的基本策略是发现一个低效运营的公司,纠正其运营中的偏差,提高公司盈利,并提振股价。
之所以叫“维权”,是因为他们往往是小股东(大都持有不到10%的股份),得不到管理层配合,相反,公司方...
储蓄与金融市场
高投资的根源
储蓄是投资的根本因素。从GDP的角度来看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在完全封闭的经济体,储蓄等于投资,这是因为一国的产出最终等于该国国民的收入,而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外,就是投资。而在开放经济体中,储蓄与投资之差则为贸易顺差,这是该国将过多的储蓄向贸易伙伴提供融资。简言之,高储蓄等于高投资。
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从中国的储蓄构成看,居民和企业大概各占40%,政府占20%。世界的平均储蓄率非常稳定,大概在21%到22%。而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在上升,从上世纪80年代的36%左右一直上升到2009年的53.6%。其中,企业及政府储蓄的上升占总储蓄增长的大部分,反映出收入分...
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发达国家GDP构成中,消费最重要,大概都在2/3以上;投资大概在15%到20%;政府支出占20%左右;净出口占GDP比例不大。分析GDP各项构成,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短期内可能会持续低迷。
以美国为例,因为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危机以来几乎一直在9%以上),以及长期不振的房地产市场,个人消费(美国GDP最大构成)很难形成GDP的强劲增长动力。伯南克在评价“QE2”时明确表示,QE2带来了股市上涨,其财富效应增加消费,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所以QE2是有效的。但是股市本身应该是反映经济现实。靠货币推动股市,然后再带动消费推动经济,这其实是一个没有坚实基...
通胀到最后永远都是个货币现象
大家对通胀的成因常常争论不休。比如,中国的通胀就会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之争。成本推动说基本围绕着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货币超发论基本归于需求拉动阵营。其实,中国的通胀成因应该是各种因素都有,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有时又互为因果。比如,美联储推出QE2之后,大宗商品市场应声而起。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原材料成本,而企业就会尽可能将成本转嫁出去。这方面就有货币超发及原材料上涨两个因素,且互为因果。同时,中国面临所谓的“”的到来,因此低端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也是成本推动因素。
不管形成通胀的触发点是什么,通胀的最终形成都要依赖于货币发行的配合。通胀到最后永远...
通胀的成因
大家对通胀的成因常常争论不休。比如,中国的通胀就会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之争。成本推动说基本围绕着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货币超发论基本归于需求拉动阵营。其实,中国的通胀成因应该是各种因素都有,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有时又互为因果。比如,美联储推出QE2之后,大宗商品市场应声而起。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原材料成本,而企业就会尽可能将成本转嫁出去。这方面就有货币超发及原材料上涨两个因素,且互为因果。同时,中国面临所谓的“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因此低端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也是成本推动因素。
不管形成通胀的触发点是什么,通胀的最终形成都要依赖于货币发行的配合。通胀...
通胀与CPI
像利率与汇率一样,通货膨胀与货币紧密相关。弗里德曼的一句话则简单扼要地总结了这个关系:“通胀在任何地方都总是一个货币现象”。
通胀的影响深远,波及市场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严重的通胀甚至会引起社会动乱。各国政府因此对通胀非常警惕。通胀成为问题的后果往往就是政府要实施紧缩的政策,这就会对股票等资本市场产生影响。比如中国的股市最近一直不振,除了外围经济环境恶化的原因之外,还有政府为了治理通胀而不得不进行的紧缩政策。
大家对中国目前的通胀走向争议很大,但是主流观点一般认为通胀已经或即将见顶。通胀是否见顶对金融市场影响巨大。如果通胀不再是问题,那么政府...
基于汇率的投资策略
外汇投资中很多著名的案例都是方向性的,也即赌一个货币的走向。其中最经典的应该就是1992年9月16日的“黑色星期三”,索罗斯因为卖空了大概价值100亿美元的英镑并获利11亿美元而一战成名。当时的英镑在1990年加入欧洲汇率机制(ERM)后将汇率定于2.95马克,而英国国内的通胀却是德国的数倍。高估的英镑最终引起了市场对英镑退出ERM的想象。当投资者开始大量卖空英镑并形成英镑贬值压力时,英国政府加息至12%并在公开市场买入英镑进行干预。但是市场并不为所动,而英国政府的干预对国内经济冲击太大,最终被迫退出ERM, 实现英镑汇率浮动。索罗斯的过人之处并不仅仅是他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