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克新

兰格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

黄金需求依然旺 牛市尚未结束


  虽然前期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暴跌,一些机构与投资者纷纷抛售,仅4月累计跌幅就超过10%,预计短时期内金市行情依然疲软,还有可能继续探底,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行情开始踏入熊途。从大趋势来看,今后全球黄金需求依然旺盛,牛市远未结束。因此,有关部门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逐步购进增持实物黄金,使其占据中国外汇储备构成的二成以上,至少要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以实现外汇储备安全体系的全方位构筑。

  未来黄金需求旺盛

  未来全球黄金需求旺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对抗通货膨胀需求。此次金价暴跌,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发达国家物价指数较低,日本因此将2%的物价上涨作为奋斗目标,由此引发人...

Read more

大宗商品市场调整不改长期升温趋势


  关注市场需求增长新因素

  近期以来,主要受到“国五条”与美联储提前退出“QE”担忧情绪影响,加之前期累积获利盘出货了结,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均发生向下调整。尽管如此,新一年内中国大宗商品需求增长势头仍然没有改变,整体形势好于上年。不仅如此,还出现了一些推动需求增长的新因素,进一步巩固今后市场升温基础。这种需求新的增长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住房建设投资明显好于预期。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诸多动力中,房地产市场超预期成长,很有可能成为推动大宗商品需求,尤其是金属需求的一匹“黑马”,...

Read more

QE4助涨钢铁及矿石价格


  美联储继QE3后又推出了QE4,这种史无前例的货币数量宽松,势必趋势性推高我国钢铁及矿石等冶炼原料价格水平

  今年以来,美联储连续两次实施货币数量宽松,继QE3后又推出了QE4。其主要内容:一是美联储再次扩大量化宽松措施,以替代即将到期的扭转操作。美联储不仅要每月继续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还要购买450亿美元的长期债券。二是QE4将失业率与利率挂钩,如果失业率不降至6.5%,就会一直维持0.25的超低利率。据境外权威机构调查,预计美联储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总额将达1.1万亿美元,至此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将膨胀至近4万亿美元。这种史无前例的货币数量宽松,势必趋势性推高我...

Read more

钢铁及冶炼原料价格被推高


  预计美联储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总额将达1.1万亿美元,至此,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将膨胀至近4万亿美元。这种史无前例的货币数量宽松,势必推高中国钢铁及冶炼原料价格水平。

  今年以来,美联储连续两次实施货币数量宽松,继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后又推出了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QE4)。据境外权威机构调查,预计美联储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总额将达1.1万亿美元,至此,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将膨胀至近4万亿美元。没有疑问,这种史无前例的货币数量宽松,势必趋势性推高中国钢铁及冶炼原料价格水平。

  流动性泛滥推升大宗商品价格

  首先是巩固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增加实体需求。QE4方案,是...

Read more

QE4将对商品价格产生三大影响


  今年以来,美联储连续两次实施货币数量宽松,继QE3后又推出了QE4。其主要内容:一是美联储再次扩大量化宽松措施,以替代即将到期的扭转操作。美联储不仅要每月继续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还要购买450亿美元的长期债券。二是QE4将失业率与利率挂钩,如果失业率不降至6.5%,就会一直维持0.25的超低利率。据境外权威机构调查,预计美联储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总额将达1.1万亿美元,至此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将膨胀至近4万亿美元。没有疑问,这种史无前例的货币数量宽松,势必趋势性推高中国商品价格水平。对此,有关方面均要予以高度重视。

  QE4趋势性推高中国商品价格水平,将从三个方面展...

Read more

多国央行齐“放水”力度空前 中国有加码巨大空间


  近期以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央行联袂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且规模空前,由此对于经济增长、商品市场、物价水平及宏观调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多国央行齐"放水"

  不久之前,欧洲央行宣布无上限购买其成员国债券,以压低长期国债利率,并借此获得稳定的外部救助资金来源,显示了不惜一切捍卫欧元区的决心;接着美联储亦正式推出QE3,规定以每月40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更多的机构抵押贷款,但并未给出购买规模总量与执行期限,再结合伯南克"经济不上涨绝不罢手"的誓言,可以看出,美联储此次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完全没有"限额",其实就是...

Read more

供应受阻成经济增长最大“瓶颈”


  从宏观战略层面考虑,今后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并非需求不足,而是大宗商品原材料供应。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原材料供应保障,深思远虑大宗商品资源战略,未雨绸缪,正确应对。

  整体来看,中国大宗商品需求长期旺盛,各类原材料消费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大宗商品的资源供应却会受到种种制约,甚至不排除非常时期进口来源与通道受阻可能。因此从宏观战略层面考虑,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约束,不是来自需求不足,而是大宗商品资源供应。

  需求长期旺盛

  应该说,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大宗商品需求都将呈现旺盛增长态...

Read more

多重因素推动商品价格回升


  今年以来,由于欧债危机阴霾笼罩,经济减速需求乏力,使得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低。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比年初下降5.8%,同比下降4.9%,比去年2位数的涨幅更是急剧回落。主要大宗商品中,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度滑至80美元/桶下方,国内天然橡胶逼近24000元/吨,上海期货主力合约吨价更是跌破3800元关口,各行业利润大幅下降,许多企业出现亏损。

  展望大宗商品后市,如果欧债危机严重恶化,甚至出现欧元区解体局面,将不排除整体市场遭遇最后一击,再次价格探底可能。否则,目前价位就是市场底部。与此同时,多重利多因素集中涌现,共同推动行情谷底回...

Read more

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新一年展望


  2011年,尽管遭遇经济减速,中国大宗商品需求依然旺盛,拉动国内产量大幅增长,同期市场价格高位震荡,创下新高后又大幅回落。展望2012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形势,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供求关系与价格行情,主要受到全球经济减速与货币贬值两大因素博弈,呈现先抑后扬,宽幅震荡格局。

  (一)消费需求继续增长同时,消费结构发生调整

  2012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如果不发生大的意外,全年经济增长能够在9%左右。从名义增长率来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20%以上增幅,工业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16左右,外贸出口回落到20%以下,甚至有可能更低。受其影响,全年8种...

Read more

全球印钞救市将影响大宗商品市场


  全球“救市”与中国处境

  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使得世界经济再次衰退的风险不断增加,救市成为必要选择。

  1.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全球救市成唯一出路

  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些国家有还不上债的危险。比如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由于上述国家债务评级不断下调,其后续告贷越发困难,“硬性债务违约”只是迟早事情。如果这些国家还不上债,其风险外溢,势必导致欧元区金融体系与世界金融体系重大冲击。而最糟糕局面,将是欧元区解体,包括欧元成为“废纸”,这一定是世界经济的重大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