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付兵涛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处副处长

银行业乱象有五大深层次原因 整治需正本清源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一纸发文,再次引发人们关于银行业市场乱象的热议。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在经历了2017年“三三四十”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之后,银行业经营发展呈现出积极变化,金融市场乱象和违法违规行为高发多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金融风险高发多发态势依然复杂严峻,银行业股东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还比较薄弱,市场乱象生成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打赢银行业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的任务仍很艰巨。

  透过《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意见》和《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

Read more

赴一场中等收入群体的金融盛宴


  近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开会研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作,并提出了六个“必须”要求。其实,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正式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十八大报告将“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作为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

  所谓中等收入群体,并不是仅指按照收入由高到低均等分类位居中间的那部分人,因为那样的话,中间收入群体的占比将永远是一个固定值。衡量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收入并不是唯一的指标,而是通过考察职业、教育背景、社会地位、消费能力、财富水平、主观认同等一系列指标后综合界定的结果。在经济学界,得到较多认同的一个标准...

Read more

银行转型“旧题新解”


  [ 态度决定行为,一家银行要想成功转型,首先要使全行上下特别是各级行的行长们,真正改变各级行之前的急功近利思想:重视批发业务,轻视零售业务;喜欢大型客户,嫌弃小微客户;倚重存款贷款,疏于改善服务]

  银行经营转型是个老话题,如果翻一下国内主要银行的历年年报或者内部文件,就可以发现,至少从本世纪初开始,加快业务经营转型就成为整个银行业每年必谈的重要命题。

  公道地说,这些年的银行转型还是取得了很大成效,有两个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一是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十年前,国内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没有超过10%的,年报数据显示,2003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中国银行也只有7.9%,而到...

Read more

没有永远的3A级


  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之后,国际金融市场一时间阴云密布、风雨飘摇,特别是部分持有较多美国国债的银行,股票价格出现大幅震荡。受此影响,国内股市也在恐慌之中遭遇了“黑色星期一”。

  庆幸的是,国内银行由于外汇资产占比较低,持有的美国国债更少,因此并没有出现恐慌性抛盘。部分海外机构投资者减持国有大银行股票,更多的也是源于其自身资金需求,而非对前景预期的改变。不过,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事件本身,仍有很多值得国内商业银行警醒和反思的内容。

  首先,主权信用风险不仅仅是一种偿付能力问题。在银行传统的债务人信用风险评估中,最看重的...

Read more

筑牢银行与民间借贷之间的篱笆


  近期,关于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事件时有报道,社会各界开始讨论民间借贷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

  对此,笔者认为,有两个有失偏颇的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是把民间借贷妖魔化。毋庸讳言,民间借贷利率远高于一般银行贷款利率,但这并不能成为其罪证。对一些确有需求的企业或者个人来说,民间借贷利率尽管高,但毕竟可以救急。实际上,民间借贷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最突出的,就是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能够满足部分无法在正规金融体系获得满足的资金需求。在货币信贷政策趋紧、整个社会资金流动性下降的情况下,对民间借贷的需求会增加,这也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现象。因此,对民间借贷...

Read more

中国加息为何难预测?


  去年以来,中国已经5次加息,最近一次是在7月7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去年10月份的之前2.25%提高到目前的3.5%,累计上调1.25个百分点。

  尽管7月7日宣布加息之后,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符合此前预期,但对于年内是否还会加息,或者说是否还应该加息,市场开始分歧加大。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因此下半年仍有加息的必要和可能。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目前通胀压力确实较大,但CPI涨幅在三、四季度将逐步回落,加之利率过高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下半年没有必要再加息。

  显然,两种观点分歧,首先在于对通胀走势的判断不同,这本身是很正常的,反对加息者除了认为通胀将...

Read more

中国加息为何难预测


  去年以来,中国已经5次加息,最近一次是在7月7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去年10月份之前的2.25%提高到目前的3.5%,累计上调1.25个百分点。

  尽管7月7日宣布加息之后,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举符合之前的预期,但对于年内是否还会加息,或者说是否还应该加息,市场分歧开始加大。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因此下半年仍有加息的必要和可能;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目前通胀压力确实较大,但CPI涨幅在第三、四季度将逐步回落,加之利率过高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下半年没有必要再加息。

  显然,两种观点的分歧首先在于对通胀走势的判断不同,这本身是很正常的,反对加息者除了认为...

Read more

美国量化宽松成银行盘中大餐


  美联储QE2增加的流动性,并没有流到最需要的实体部门,而是成为银行的盘中大餐

  美国危机根子上是结构失衡,货币政策可以救急、救火,但是对调整结构基本上无能为力,也许这才是美联储决定QE2不再续期的根本原因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什么真正是被“举世瞩目”的,美联储平均一个半月一次的例会显然可以位列其中。因为美元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美联储的一举一动,莫不牵动着全球各个经济体的敏感神经,当然,个别极端闭关锁国的地方除外。

  之前,市场关注美联储例会,主要就是其利率政策,诸如要不要加息,加息的幅度,等等。但自从这次史无前例的国际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