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来了,又一轮节日促销活动正火热展开。每年的情人节都是商家用尽浑身解数开展营销的好时机,多家电子商务网站和团购站纷纷上线促销专题,对多种品类的商品开展促销活动,基本涵盖了鲜花、香水、巧克力等多个品类,同时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特色搭配,升级情人节礼物的情感指数。比如在淘宝上,“情人节”已经成为热搜的关键词,并推出了“情迷情人节”专场促销,主打求爱蜡烛、创意装饰、化妆品等商品。当当网也推出了“求爱总动员”,主打男装、女装、内衣、箱包等垂直类商品。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多家团购站在低价之外,开始了更多创意策划...
作者文章归档:张旭东

垂直搜索是电商的催化剂而不是扒钱利器
随着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增量速度日渐加快,信息冗余的问题已经给越来越多的B2B、B2C商家和用户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精准、专业的搜索逐渐成为了通用搜索引擎的一个短板,如何在愈加细分的行业中迅速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利用搜索工具推动电子商务的创新和多样化发展,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
众所周知,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一种与传统门户网站类似的互联网入口应用,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搜索引擎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垂直搜索商因为精准、深入挖掘,提供一些百度等通用搜索做不到的搜索结果,一直以来得到了众多商业化的青睐,但除了在招聘、旅游等几个行业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外,大多数垂直...
2012来了 电商有木有末日?
近些时日,继拉手网和凡客推迟了IPO进程之后,众多电商们不得不淡定一些。与此同时,一些垂直B2C网站、团购网站不是停业整顿就是关门大吉,资本已经嗅到了部分电商的死亡气息,正迅速从电商行业开始抽身暂退。记得电影《2012世界末日》从公映的那天起,各种大灾小震都开始挑逗着人们已经脆弱的神经。同样,电商业界也开始流传各种各样的说法——冬天真的要来了,电商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在2011年电子商务在规模增长和投资增长都明显增长,电商市场依旧热闹纷呈的情况下,2012到底是不是电商们的末日?
谁在囧途
的确,对于2011年的中国电商们来说,这是一个&ld...
孩子,我们能给你多少欢乐?
现代社会中,由于计划生育和互联网络等高科技技术的共同作用,让许多孩子孤零零地坐在电脑前面,这也成了他们乐趣主要的来源,比如玩虚拟游戏等。由此造成对孩子身体的戕害日益严重,曾记得,小时候和一群小朋友玩游戏捉迷藏的那样快活,现在几乎成了绝唱。如何克服这样的困难,度过这个窘境,也是作为每个父母考虑的问题,面对自己的儿子,我突然觉得自己在教育上是那么的孱弱。
现在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多少家长给孩子安排了各种特长班,没有这些,家简直无所适从,...
电商们对快递业消化不良究竟有没有责任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快递业水平偏低,野蛮生长却没有良好有序的竞争。尤其是在物价听取“涨声一片”的情况下,更使得快递的不如人意备受诟病。自从快递业开始涨价以来,“四通一达”这些带头大哥在内的多家快递公司已经成功涨价,但快递业的涨价却没有带来多少服务质量的改观,刚刚过去的“光棍日”爆了多少仓,根本数不过来,同时也深刻暴露了当前快递业的问题依然。
快递业是劳动密集性行业,这是很多人的共识,其实这是个严重的误区,快递业是最具技术含量的,问题是我们往往忽略了里面真正的技术含量。如果把电子商务企业的网购订单当做是吃下食物...
新竞争环境下电商开始逐步转型
不久前,淘宝卖家的“十月围城”加速了现在电商的转型和分化,电商要转型,如何转型?透析淘宝围攻事件,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小卖家的“网暴”,同时也对竞争的淘宝江湖提出了新的思考,电商的生态需要演进,提高一部分门槛可以部分优化现有的商家群体。
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的转型已经开始,中国电商初创时期的粗放、混合发展阶段已经过去。相比较国外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国内的电商发展已从最早的淘宝免费电商平台开始进入个性化服务定制时代。而今,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电商行业规范,商业模式已经跃升到新的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
数据分析将是O2O模式发展的核心要素
近段时间,伴随着部分团购网站的步履维艰,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却风声鹊起。多种应用模式也逐渐展开,诸如餐饮、家居、旅游以及健身等多个领域已通过线上信息和线下实物两者对接平台,以互联网和移动手机客户端为媒介,让O2O模式闯入了人们的生活,消费体验现在已成为电商们推崇的推广和销售法宝。
对于O2O模式来说,其核心理念就是把线上用户引导到现实的实体商铺中,并通过在线支付,实体提供优质服务,并实时统计消费数据提供给商家,再把商家的商品信息,准确推送给所需的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对于服务型尤其是体验型的产品将是最佳的方式,与传统电子商务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传统电子商...
"大淘宝"江湖如何不再"伤城"
最近一周多来,关于淘宝小商家围攻事件热点迭出,各方势力也开始运筹帷幄,布局其中。一方面是马云为淘宝商城一些卖家的“网络暴力”而焦头烂额,另一方面却是腾讯、当当、盛大等公司趁乱抢夺商家入驻。很显然,技术服务费和保证金的大幅提高成为了压垮小卖家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也暴露出淘宝一家独大给市场所带来的深刻伤害,让淘宝商城成为了众多媒体调侃的“伤城”。
淘宝围攻事件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小卖家的“网暴”,同时也对竞争的淘宝江湖提出了新的思考,群雄逐鹿是否对现有的电商生态更有益?良好的竞争是否能对淘宝产生更大的变革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