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淘宝卖家的“十月围城”加速了现在电商的转型和分化,电商要转型,如何转型?透析淘宝围攻事件,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小卖家的“网暴”,同时也对竞争的淘宝江湖提出了新的思考,电商的生态需要演进,提高一部分门槛可以部分优化现有的商家群体。
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的转型已经开始,中国电商初创时期的粗放、混合发展阶段已经过去。相比较国外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国内的电商发展已从最早的淘宝免费电商平台开始进入个性化服务定制时代。而今,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电商行业规范,商业模式已经跃升到新的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同中国经济转型一样,转型就是新的生态环境重建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转型过程中必有一些企业倒下去、消失掉,有的企业消亡、有的企业开始勃兴,其实都是生死存亡的考验。一个有层次的电商环境才能让大中小企业以及一众跳蚤卖家各得其所,才能照顾到各层次消费需求,实现电商的分层演化和生态发展。
多年以来,淘宝的江湖地位不容质疑,但淘宝一家独大不如群雄并存,相互竞争的状态更利于电商的和谐生态。在当前的情况下,腾讯、当当和盛大已经布局入场,采用了众多优厚的条件吸引小卖家的入驻。对百万中小买家而言,虽然投靠其他“大树”未必就能顺利“乘凉”,但相互竞争的生态和谐性却是生物界和商业界的不变法则。相信竞争对手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积累一部分卖家,走上一个快速发展的道路,游戏规则从来都是多方制定的才是合理有效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比赛注定乏味。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排场,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环境,电商的发展短期内会让部分小微企业发展遭遇困难,并不等于没有机会。谁能够在将来为这些小企业转型提供运作平台,谁就将获得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先机。“淘宝不做,肯定有其他人来做。”从市场的角度讲,为了电商环境更好的发展和完善,新的规则制定已经成为了多方共识,未来亟需完善电子商务市场的游戏规则,大家才能各取所需。
量变终将引发质变,电子商务经历这几年量的积累,毫无疑问将要进入到质的提升过程。对于众多企业而言,如何适应新的电商发展环境,找到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就尤为迫切。虽然目前国内的电商法规制定、环境约束力还有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电子商务领域相关法规和秩序的依然有所缺位。但怎么活下去其实早已是许多中小卖家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商品同质化、平台信誉的流失更令小卖家举步维艰,原有的粗放、低价竞争的模式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任何商业模式由小到大,必然会伴随着内容越来越丰富,组成越来越复杂的趋势,而配合这种趋势需要更加细分化专业化的服务来加以支撑。小微企业急需也必须开始转型了,纵观国外一些成功的电商小企业,往往在个性化、差异化上做足文章,才有求生存的能力,电商小企业应该往小而精、多品种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才有出路。现在机遇的窗口尚未关上,一部分中小电商仍然有机会做大做强,如何把握适度好转型并转型成功,这里面的分寸确实是个很难拿捏的技术活儿。而那些小企业、小商户并不一定缺乏竞争力,如果能尝试走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和个性化定制的道路,未来也许真的不同。
新竞争环境下电商开始逐步转型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