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双标价800元的耐克鞋和一双标价700元的李宁鞋摆在消费者面前,消费者会选择耐克;如果一双标价330元的李宁鞋和一双标价250元的安踏鞋摆在消费者面前,消费者无疑会选择安踏。
不是国际化大品牌,还想收大品牌的高价,这就是李宁目前在消费者眼中的位置。
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本土体育品牌领先者的李宁,2012年伊始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不是因为李宁公司的业绩,而是多年来对于李宁公司诸多来自外部和内部杯葛的阶段性了结:以TPG团队为代表的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和投资人团队的进入、原行政总裁的退出。之后,李宁开始推进实施一系列的精简和收缩策略,明确说明未来将更加关...
作者文章归档:陈司星

从一张废纸巾看中外差距
作为咨询顾问,我们经常为了无法获取准确而权威的数据而烦恼,有时候想花钱都买不到,这是企业的问题、还是行业的问题,其实,是整个国家的问题,中国的数据与统计产业远远落后于QDP的增长、也大大落后于产业和人们的需要。
近期偶然从一家日本社团网站上看到一篇日本造纸产业的介绍,其中数据之公开、模型之翔实,而且还有中英文数据和报告,看得笔者心惊肉跳!
这些数据让你想象着一个场景:一位日本OL餐后抽出一张纸巾、轻沾嘴唇后丢进纸篓,一位地铁里上班路上的经理读完报纸后随手将报纸扔到货架上,以后几个月内,这张用过的纸巾和一叠报纸将经历怎样的一段路径:经过谁的手和工作,让这片纸巾和几张报纸筛选...
关于国际化的一些思考
刊登于《经济观察报》2011年8月29日观念版的“请集体关注TCL国际化”一文,作者姜汝祥博士视角独特、引发思考。但是,对于“国际化”的理解,笔者在此与姜博士商榷。
按照姜博士的主要立意,“中国经济发展三十多年来,最大的误解是把出口化当成了国际化。”这种观点和定义容易引发误解。
首先,根据笔者浅显的理解,出口与国际化不是分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出口的过程属于国际化的一个阶段。很多中国企业正是从产品的贸易型出口、才逐步迈向更高级阶段的国际化实践。所以,众多还在出口阶段的中国企业大可不必为自己坚守...
狗不理啤酒
逛商场赶上饭点儿。扭头一看,“狗不理”招牌豁然眼前,可时尚靓丽的装修感觉与传统的狗不理形象截然不同。出于好奇走了进去、坐下一问,就是狗不理的直营店。看来,狗不理包子卖给天津的同仁堂并改制数年后,也玩起了时尚转身。打开菜单,无论从菜品到外观设计,还真是一幅时尚中式快餐的模样。
点了一笼包子、双样煎饼、乌鱼蛋汤、麻酱凤尾后,问店小二有什么啤酒?回答,我们有两种啤酒:青岛纯生和狗不理自酿的啤酒。嘿、新鲜,一定要上一瓶狗不理啤酒尝尝。啤酒拿来,眼前一亮:不仅仅是始于1858年的字样,狗不理中文标识下面也印着GoBelieve,据说是2007年由消费者起的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