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韩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第九届、十届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及专家组成员、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

从四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和政策角度看,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予以重视。

  第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更好地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过去十几年,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食物供给更加多元化和丰富。根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规模将增加7000多万达到14.5亿峰值,城市化水平将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75%左右的水平。这表明未来20年中国食物消费结构仍将处于升级过程,食品产业还有较大增长空间。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非优势粮食产区的生产,绝不意味着中国要放弃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应树立大食物观,面对整个国土全...

Read more

要加强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各位领导、各位与会的代表,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来参加“第六届品牌农商发展大会”。首先,我代表中央农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品牌建设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质量兴农,要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特别是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推进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rd...

Read more

互联网+农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待挖掘


 

  一、“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

  (一)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商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当前,我国“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以阿里和京东为代表的大型平台商积极下沉推进,以邮政、供销为代表的传统城乡流通网络积极上线发展,以生鲜电商为代表的新兴领域专业电商积极探索商业模式,上行下行双向流通,多元主体良好互动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2015年,阿里平台完成农产品销售695.5亿元,整个平台来自农村地区的消费达到230亿元。截至2016年10月,阿里平台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311个淘宝村,比2014年多了近1...

Read more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稳”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习近平同志3月8日参加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把功夫下在结构调整上,尤其要把精力放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

  做好“稳”的文章。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稳字当头,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农民增收稳定、农村社会...

Read more

我国农业发展也有结构性矛盾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为中国破解“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新形势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抓好“四个调”,即调优产品产业结构,调绿农业生产方式,调新农业产业体系,调顺政府市场关系。

  首先,调优农业产品产业结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了较为有效的保障...

Read more

“互联网+”农业整合不足,基础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为代表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大动能。2015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交易额达到3530亿元,同比增长了近一倍。

  农村电商迅速发展,为解决农村商品“买难”和农产品“卖难”开辟了新路径,为优化重构我国农村产业链组织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增添了新动力,正成为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生力量。

  一、“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

  (一)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商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格局初...

Read more

中国农业正进入高成本发展阶段


  由于农业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土地租金水平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中像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等现代生产要素的使用越来越多,农业正进入高成本发展阶段,农业成本抬升对农业盈利水平的挤压越来越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营养、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中国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资源,养活了近22%的世界人口,在保证粮食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满足人民营养和日益多元化的食物需求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农业的基础条件仍很脆弱,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目前,一些主要农产品...

Read more

当前中国的扶贫投入仍显不足


  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需求相比,扶贫投入仍显不足。各类涉及扶贫的政策和资金,来源和渠道很多,分别由不同部门下达和管理,政策目标和资金方向互不相同,各部门掌握的资金都是按各自规划分配使用,普遍存在分散、细碎、撒胡椒面的现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新要求和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这里,就其中几个问题做简要说明。

  一、关于脱贫标准和全面小康的关系问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核心在仍处于贫困中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在实施脱贫攻坚中,制定大致能够反映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的脱贫标准至关重要。

  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以来,我...

Read more

中国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了


  大家知道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而且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今天我想主要围绕这个话题谈一些看法,与大家一起讨论。

  首先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个背景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对农业的发展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方面我想大家要注意三个显著的变化。

  第一个显著的变化,我们国家这种史无前例的人口城镇化的进程还在快速的推进。过去五年我们城镇的常住人口每年要增加2100万人。“十三五”期间根据我们现在制定的规划,每年城镇常住人口大约增加1400万左右。

  另外一个显著的...

Read more

发展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我们把户籍在农村,但主要从事二、三产业、依靠工资收入生活的劳动力称之为 “农民工”。2010年外出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达到1.53亿人。随着城乡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农民工随迁子女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预测:在高方案下,14岁以下农民工子女规模2020年将达到2502万人;在低方案下,14岁以下农民工子女规模2020年将达到1944万人。多数家庭将0—6岁的孩子带在身边抚养,而且不少孩子出生在流入地,农民工子女呈低龄化趋势。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随迁子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