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韩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第九届、十届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及专家组成员、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

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一、全球进入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和高粮价时代,必须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的基本供给,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实现“七连增”,且从2007年以来连续四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这次粮食“七连增”是在国际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市场形势多变、通胀预期加重等严峻环境和挑战下取得的,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粮食实现“七连增”,不仅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管理通胀预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缓解贫困和饥饿作出了重要...

Read more

“十二五”时期“三农”政策基本走向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必须看到,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发展方如加快转变,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扩大的势头仍然没有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

  “十二五”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项重大任务,必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