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这样的情景:在一次讨论会上,你将自己的观点与创意向与会人员表达出来,却得不到大家的任何反应,但接下来有位令人尊敬的领导说了类似的话,就连你们的表达方式也差不多,却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关注和反响。这是为什么?原来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你说了什么,也不在于你是怎么说的,而是在于是谁说的。
因此,在表达时,除了要知道“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以外,由谁说也很重要,因为不同的人,在说相同事,即使表达方式一样,其效果也会相差很大的。由谁说更好,往往取决于“什么事”和“向谁说”。
首先,以“...
作者文章归档:胡汉阳
面对新问题,管理者别忘了最初的目标
一个老师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有人说:“兔子不会爬树。”还有人说:“一只兔子不会同时砸晕三只猎狗。”直到再也没有人能挑出毛病了,老师才说:“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
从“烽火戏诸侯”想到员工被老板“忽悠”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也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 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虢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
再加两把“砍刀”又如何?
李践先生所著的《砍掉成本》中共有十二把砍刀,每一把砍刀如果都能用好了,可以刀刀见效益。刀向何处砍?怎么砍?李践先生在十二把刀法中都有详细的讲解,但先砍什么?后砍什么?被砍的东西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如何将这些砍刀有效的连贯起来使用,在书中似乎没有作特别的交待。
强调刀法之间的连贯性,是因为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环环紧扣,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内在逻辑性。先砍什么与后砍什么?它不仅是章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不能砍对的问题。因此,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想在十二把砍刀的基础上再加两把砍刀,并且将砍刀招式的顺序做一下微调。
李践先生十二把砍刀分别是:砍价专家、砍人手、砍机构、...
让下属心甘情愿地承担任务
一件事情是否出于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会深深影响选择人对其结果的认知与感受。
心理学家金巴铎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让一群受测者接受痛苦的电击,并记录下每个人在被电击时的主观感受、行为反应及生理变化,然后让部分受测者接受第二轮的电击,但接受电击的原因各异,甲组受测者是“能获得金钱的酬劳”,乙组是在“为科学做出奉献”的压力下参加的,丙组则是出于“个人自己的选择”。结果发现,出于自己选择的丙组不仅报告说第二轮电击不像第一轮那样痛,其行为反应和生理变化也显示他们确实比第一轮平静许多。而其他两组的主观感受、行为反应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