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海峰

金融学硕士,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金融学专业 qq:287176113

国企巨亏的深层原因被忽略


        近日媒体关于中国国企亏损达到历史第二高峰的一则报道,让人莫名惊诧。报道称,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国有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

  就在上个月23日,财政部公布了2005年企业财务快报:2005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25%,再创历史新高。而销售收入实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9%。

  请注意,这里的目标数据都来自于全部国企,时间仅相差一个月...

Read more

开放条件下GDP 与GNP指标的选择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而这无论是对于中国经济还是中国企业界,都将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认真研究的课题;因为如果长期存在这一现象,中国经济的前途和社会福利将受到长远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GNP及其差额的相关度分析和对进出口企业性质分析,得出来自国外的投资收益大大低于支付给国外的投资收益,在中国范围内生产的由GDP所反映的财富并没有很好的为中国国民所分享的结论。并提出在开放条件下,我国应该更重视内资企业的发展,重视GNP指标而不是单单做大GDP

关键词:GNP GDP;宏观经济指标

...

Read more

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


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著作很多,但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著作,则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指出以往传统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他说,这只适合于特殊情况,而通常情况下则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他自称他的就业理论才是一般理论,即通论,既...

Read more

由"三个和尚是否有水喝”引发的思考


内容提要:经济学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告诉我们应当做什么,应当维护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不应当维护什么,应当坚持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反对什么样的道德观念,我们不应当以别人的牺牲来换得自己不自私的美名。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一些类似“两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无水喝”等诸类问题运用经济学观点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其中效用问题,博弈问题……对分析问题很有帮助

    关键字:纳什均衡 纯策略纳什均衡 信息不对称 选择性激励 经济人假设 搭便车 林达尔均衡&...

Read more

高成本监控与效率工资理论分析


高成本监控与效率工资理论分析
     我们知道企业在制定工资的时候是以合同的形式签订的,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传统的凯恩斯理论并没有假定工资不变,而只是假定工资是由粘性的,以使工资不会迅速变动以出清劳动市场)凯恩斯理论中假定名义工资是刚性的,工资可以提高但不可以降低,即工人反对工资降低,欢迎工资提高。由于“货币幻觉”工人会反对在价格既定下工资的降低,而不反对在货币工资一定下,价格的上升,工人会对同样的结果采取截然不同的反应。
      由于名义工资和名...

Read more

“通货膨胀”之我见


    假期留校,有了充足的时间看书,此乃梦寐以求之事,远离外面的嘈杂之声,埋头于字里行间,快哉!乐哉!若不读一下《全球视觉的宏观经济学》,实为遗憾。哪怕对它只有一点感性认识,也是有益而无弊。诸位是否也有同感,当你看的书日渐增多的时候,先不论自己掌握的程度如何,以及观点是否成熟,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书中的有些理论让你感觉到茫然,似乎有不明之处,但又不敢枉自批判,汗颜!!我想我们应该以合理批判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不论是经济学,即使是别的事物也应该抱着这样的态度,将会发现对你大有益处。
    今闲暇之余,拿起经济学书随意的...

Read more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经济福利(economic well-being)


         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最普通的一个标准,人们通常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富裕国家—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的国家,具有更高的经济福利水平,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前十位分别是:以美元为单位(1) 卢森堡 43,940 (2) 挪威 43,350( 3)瑞士 39,880   (4) 美国 37,610&nb...

Read more

论2006年银行业在防范风险前提下的创新理念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和综合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将越来越多地涉足有价证券、外汇以及衍生产品交易,金融产品价格变动所引致的市场风险也在不断显现和增长,与国际银行业日趋成熟的管理方式,管理质量,在风险管理上有很大区别,因此加强银行业的总体水平,实行金融业创新迫在眉睫。
   关键字: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脱媒”现象  金融创新  不良贷款  内部控制
   2006年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