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国内股市的人都有一个强烈的印象,即自股市建立以来,市场管理层似乎特别强调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他们不仅在观念意识上将保护中小投资者作为立市之本,而且在施政过程中尽己所能地施展“父爱主义”,显得慈爱有加。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一方面,明知市场陋习难除,不得不对中小投资者实施所谓的保护制度—适当性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似乎放任痼疾,宽容陋习,以致市场积重难返。之所以这样,当然是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投资者免受市场之害,期望市场成熟起来。
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多年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品种不断增多,投资者的适应性范围不仅没有随着扩大...
作者文章归档:肖国元
红利税差别化政策效力面临三大考验
经主管部门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个人红利税按持股时间长短实行差别化征收。持股超过1年的,税负为5%;持股1个月至1年的,税负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的,税负为20%。而原有政策规定股票市场红利税为20%。按照新政,如果持股时间在1个月内的,投资者必须照原来的规定缴纳20%的足额红利税,而持股时间大于1个月但小于1年的与大于1年的,则可以分别免除10%与15%的红利税。很明显,新政的意图是鼓励投资者延长持股时间,减少炒作与换手。依据行话来表达,就是鼓励投资。这样的政策会达致什么结果,会在多大程度上起到鼓励投资、抑制投机炒作的作用呢?笔者对此并不感到乐观。
红利...
不能指望用社保来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是近年来最热络的词汇,上至中央政府,下至黎民百姓,人们念念不完,几乎成了口头禅。它不仅饱含着强烈的生活欲求,也成了政策导向的指南,更是经济学家大展拳脚的学术前沿。原因无他: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虽然总量快速增长,但过分依赖投资、出口的粗放发展模式仍然延续着,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同步得以提升;2、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及后来频频发酵的欧债危机打击了中国的出口贸易,以致传统的仰赖出口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而难以为继。因此,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校经济发展目标就成了当务之急,摆在了我们面前。由此,由消费、投资、出口组成的“三驾...
温和通胀的荒谬逻辑
2008年以来,为了抗击金融风暴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此,我们收获了两个结果:一是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避免了“硬着陆”的风险;一是物价居高不下。也因此,通胀成了全社会不得不关心的话题,消费物价(CPI)成了民众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煽情的穷人经济学
不过,对于政府干预,我们同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政府干预的地方,也就有干预失灵。所不同的是,一旦干预失灵,更缺乏再相对应的力量来矫正。因此,现实中,对穷人利益威胁最大的往往不是市场,而是不恰当的政府干预。
近年来,“穷人经济学”成为热词。不仅民众、学者热议,期盼出现铁肩担道义的穷人经济学家,连政府高层也附和着“穷人经济学”。
非常肯定的是,经济学里根本就没有“穷人经济学”这门学科。“穷人经济学”得以浮出台面,记忆中始于华远地产任志强(博客)(微博)先生两三年前有关&l...
倡导“顶层设计”是向计划经济倒退
今年以来,“顶层设计”一词颇受青睐,尤其在学界与政界。
何谓“顶层设计”?这个词最早用于工程技术行业,比如大型水电工程、核电工程等,源自英文“top-down”,意味着从上到下、由总体到细节的设计过程;后来从自然科学被移植到社会科学,就是从高层开始,站在一个战略制高点,去设计行动方案。
“顶层设计”借用到我国,尤其是我国的经济学领域的历史并不长。这个词之所以流行起来,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第一,改革开放到了一个需要再选择的关口。虽然过去30年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
70年产权的经济解析
来源于人口平均寿命而指向土地的70年产权的法律规定,还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建筑百年大计在中国将成为梦想,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与房地产有关的领域会陷入短期思维。我国建筑寿命超短,建筑质量低劣,重复建设不断出现,与这样不恰当的法律规定有着天然的联系。
令国人忧心的房地产70年产权问题近日又成为舆论焦点。在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与委员提交了“以房养老”方面的提案。其基本思路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养老融资方式,即老人将自有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之后按月从金融机构领取养老“工资”...
揭秘“价格形成机制”
对于关心国内经济生活的人而言,“价格形成机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近些年来,“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电价形成机制”、“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等概念不断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些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是怎么来的、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
不可否认,“价格形成机制”源于价格变化机理。但是,它是一种介入性调节价格的制度安排。说白了,“价...
茅台不能承受之骂名
2011年9月,中秋节的来临再一次将茅台酒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包括茅台在内的与节日关系密切的高档白酒又涨价了。据报道,节前,五粮液公司发布公告称,自2011年9月10日起对五粮液酒出厂供货价格上调20%-30%,令52度五粮液的零售终端价格从之前的899元涨至1109元。而在此之前,茅台酒已经提价8%。虽然茅台公司不久前再次出台限价令,将价格限定在1099元,但各地53度飞天茅台酒的零售价已涨至1600元-1788元不等,比限定价高出50%,比619元的出厂价高出170%。因此,消费者毫不客气,将茅台等的涨价看作是借机“耍酒疯”。
...
ST股复活 百弊丛生的摇篮
由于宏观调控松绑预期因央行扩大准备金存款基数而落空,加上外围股市风高浪急,动荡不稳,从8月10日到9月2日,沪深股市走势疲弱,萎靡不振。但是,在这短短14个交易日里,*ST盛润却从8月10日之前的收市价9.07元一口气涨到9月1日的17.98元,涨幅高达98.23%。是什么原因让*ST盛润一飞冲天?
*ST盛润受到追捧的原因,是公司8月10日发布的一则公告:公司拟以4.3元/股新增股份约9.38亿股换股吸收合并富奥公司。吸收合并后,*ST盛润将作为存续公司承继及承接富奥股份所有资产、负债、业务及人员等,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据悉,上述存续资产截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