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志云

供职于政府机关,热衷于经济观察。

Google上市的教训




两个月能造就什么样的变化:应当在周四作为上市公司首次公布其盈利报告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度过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华尔街蜜月。它的股票自从首次公开发行(IPO)以来就一路飚升了70%多,本周初,其股价一度越过150美元,使得公司价值超过400亿美元。人们的心情是愉快的。

然而回顾8月,Google董事会成员却因为听到公司IPO获准的电话而脸色阴沉。一位接近该公司的人士称,Goolge充斥着“听天由命”的情绪。围绕着这次最受期待的股票销售的兴奋之情最终冷却了。

Google的股东甚至在谈论干脆整个儿放弃IPO,到今年晚些时候再试。但尽管如此,据...

Read more

雅虎“合作魔咒”:三大门户还有18月寿命?


 

  皂君庙“恐慌”

  通往北京皂君庙电信枢纽大厦14楼的大门始终紧锁。据说,大门之内是不久前雅虎不远万里从美国运抵中国的上千台服务器。楼里的人说,雅虎专门从美国拉了条光缆可达14楼机房。
  一切都秘而不宣,焦灼着楼里的其他房客。就在同一幢大厦里,11、12楼是搜狐、百度的服务器机房,而网易、新浪的服务器也部分地存放在其它的几个楼层。
  那把看守14楼的大锁让楼里的房客们生出许多惊恐的猜想:多年来,在中国无甚大作为的雅虎真的要玩中国跃进的游戏了吗?
  猜想变成了事实。10月19日,雅虎中国区总裁周鸿衤韦高调宣布,雅虎中国已经与中国12家网站结成“电邮联盟”,雅虎将为这些网站...

Read more

谁在做空中国地产?建设部驳斥地产泡沫论




      尖利的警报声在中国地产的上空不断响起。
  紧随房价高涨之后的,是“地产泡沫”将导致中国地产走向崩溃的言论。

  中国地产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吗?正过着好日子的地产商们的心突然悬了起来。

  摩根看空中国地产?

  三人成虎。仅仅是今年,发出中国地产“泡沫”论、“崩溃”论有关的预言的,远不止三人。

  经济学者易宪容7月份在一篇广为转载的文章中说,房地产业正挟持着中国整个经济、挟持着各地方经济。如果让国内房地产的泡沫任意地吹大,泡沫的破灭将不可避免。

  几乎同时,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一篇研究报告称,...

Read more

消费信贷扩张下的中国金融运行




  199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此后,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快速发展,消费信贷由最初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种,发展到如今的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医疗贷款、家庭装修贷款、个人旅游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房屋按揭贷款、婚嫁贷款等八大类。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1997到2003年,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从172亿元增至16732.6亿元2004年上半年消费信贷持续快速增长达到17000多亿元,是1997年的90多倍。消费信贷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也由不足0.3%上升到7%。

  快速扩张的消费信贷对于当前的中国金融体系必然会产生多方面的...

Read more

地产泡沫"崩溃论"能否成立?


 

    国外投行或媒体倾向于从全球视角来观察中国房地产问题,但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另外,他们考察的重点往往是重要城市的中高端市场,因此他们的判断很难说是全面的。

    以大摩为代表的外国机构或媒体发布中国房地产泡沫论已经颇有一些时日,并以其影响力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和讨论。
 
    国外投行或媒体在观察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上涨时,往往把中国的情况与全球主要西方国家的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进行比较,显示出他们倾向于把中国纳入到全球经济大背景中加以理解。但事实...

Read more

司法的边缘性地位与司法公正



  一 

  近年来,司法公正已为整个社会所热切期待。无论是报刊上还是英特网上,“司法公正”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都出人意料地高。更有一些“青天戏”如关于包青天、刘罗锅、纪晓岚等古代清官的影视作品,无不打上了国人渴求司法公正的印记。 

  当然,在人们大声呼唤司法公正的时侯,并不意味能司法就公正了。事实 上可能正相反,司法腐败了!报刊上披露的如云南昆明的杜培武杀人案(一个警察被怀疑杀了自己的妻子,几乎被执行死刑,直到以铁路警察杨元勇为首的特大杀人团伙案被破获后,才被宣告无罪)、我们安徽利辛县的农民张家清强奸杀人案(一个14岁的少女被人强奸杀害后,张家清被无端地抓了起来,经历了5年的风霜雪雨...

Read more

当前社会金融诈骗的集成因素




   市场开放激活市场竞争,金融诈骗亦趋之而生,对国家金融秩序破坏力大,也阻碍金融经济发展,反金融诈骗关键要找准症结。金融诈骗的特征繁杂,集成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客观缘由,又有主观问题,既有市场因素,又有管理弊病,既受环境影响,又未免操作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欠缺,监控乏力。金融诈骗实为“金融窃贼”,无疑酝酿预谋,事前了解金融机构,而进行踩点选定目标,主攻金融机构管理薄弱环节,实施骗技作案。大凡得逞者无不与金融机构监控管理欠缺乏力相关。一是内控制度不健全。有的金融机构不注重制度约束控案,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Read more

葬送布什的四个财经老头儿




  美国现任总统乔治·布什正在全力以赴谋联任。可以想象因为9·11恐怖事件阴影,加上伊拉克虐俘时间,布什的公信力正在下降。

  本剧无意讨论布什总统上述层面问题,而是通过四个享有世界性声誉的老头儿,来解释总统布什为什么这么糟糕。

  为加深各位观众对剧情的了解,请先看一张统计图表。

四老对布什伤害力比较

  姓名 年龄 Google中文排名 公众影响力 伤害行动 伤害指数

  格林斯潘 78岁 70700项 第一位连续四任美联储主席;2004年6月17日获得第四任提名;有经济总统美誉。 2004年2月,在国会听证会上对布什总统高达726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提出了质疑。★★★★★

...

Read more

西方视野中的义乌假货与中国的体制之耻




  据美国海关的数据,2003年,在美国口岸被查获的假冒产品中,来自中国的产品占了66%,远远高于居第二位中国香港的5%和第三位墨西哥的4%。美国俄亥俄大学Daniel Chow教授认为,如果考虑转口贸易的因素,80%被美国海关截获的假冒伪劣产品都来自中国。 

  美国《采购》杂志2002年就报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伪劣零部件正在进入美国家庭。一位美国某公司副总裁说:"我们曾经想在中国建立采购中心,但是我们在中国工厂看见零件乱贴、改贴商标牌号的现象非常普遍,于是我们打消了这个念头。"一些极端的人更是声称,2004年所有伪劣的零配件都来自中国。几年前,美国电子制造商就发起了"...

Read more

别拿东欧说事:我们要付出的成本到底有多大?




别拿东欧来说事,他们的改革成本已经提前付出了,而我们到底还要付出多少改革成本,谁也不知道!不要再嘲笑东欧,如果我们现在所有的人失去了自量的远见,那么,你还是留些力气等着嘲笑自己吧! 

在中国,有一个现象,就是如果谁能找出别的国家比我们的国家差的方面,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受到某些人的追捧,甚至会得到某些官员的赏识,甚至说是“爱国”的。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所以,长期以来,有些人在挖空心思地寻找美国比中国差的地方,实在找不到,就划拉一些类似于“警察打黑人”、“校园枪击案”、“虐囚”等个案来说明问题。但是,到最后总是被中国大多数人发现,原来美国的纠错机制比我们好多了,他们对发生于社会上的特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