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安国俊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高级经济师、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与风险防范、期货市场、国际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定价、债券市场发展国际比较研究。曾先后参与财政部与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政府债务管理与债券市场发展战略、国库现金管理的合作项目,参加多项社科院、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商业银行的课题研究,参与多次政府主权信用评级与国际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协调工作,商业银行投资运作与财富管理评价、地方政府债问题、金融市场投资分析与风险管理等课题。曾担任中国银行业协会与香港银行业协会共同举办“全国杰出财富管理师”的评委。1995年至今在《财政研究》、《财经问题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等学术类或经济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文章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著有《国债管理研究》、参与编写《中国的金融问题》、《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研究》、《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研究》等著作多部。具有会计师、银行间市场本币交易员资格、外汇市场交易员资格、证券投行(发行与承销)、证券经纪(交易与咨询)、期货从业等多项执业资格。

财政部赴港发债为市场注入稳定剂


  中国财政部将于近期赴港发行总额200亿元人民币国债,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财政部曾于2009年和2010年在香港发行国债,规模分别为60亿和80亿,此次发行相比前两次不仅在发行规模上有所扩大,而且涵盖3年、5年、7年及10年的期限结构,有利于收益率曲线及定价基准的完善。

  在欧债危机和美债事件影响下,尤其是经历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调降,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亚洲主权债券看起来正日益成为安全的避风港。因此,财政部选择此时赴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无疑将为全球金融市场注入稳定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体来看,此次赴港发行首先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债券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推动力。此...

Read more

实施稳健债务管理 防范主权信用风险


  近段时间美债危机牵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尽管本周初美国两党已就国债上限问题初步达成一致,但是美债危机的出现为后危机时代缓步复苏的全球经济敲响了警钟,有关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的讨论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应该说,从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上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如今的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充分说明了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应对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金融市场及汇率的稳定乃至经济的快速复苏至关重要。爱尔兰债务危机爆发更警示我们关注资产泡沫、银行业流动性危机与政府债务危机的内在连锁关系。

  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制定宏观政策必须从动...

Read more

中国市政债券发展思路


  在解决财政分权下体制性矛盾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地方政府的融资经验,发行市政债券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市场化路径选择。

  在“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中,发展债券市场被列为重点内容,而市政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与管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逐步推进市政债券的发行,降低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完善直接融资体系,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融资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快速增长的信贷投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快速增长的货币信贷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

Read more

稳步发展地方政府债券


  目前,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再次采用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包括4 万亿元的投资刺激方案,在2009 年预算中安排2000 亿元额度的地方政府债发行,推动商业银行重回交易所进行债券交易,推动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等措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适时调整会从债券市场供给与需求、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市场基础设施、监管的协调与统一、减少制度性障碍等方面促进债券市场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为有效防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促进金融稳定奠定基础。

  地方或市政债券市场

  在全球呈现迅速发展势头值得一提的是,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市场出现了以金融市场的...

Read more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启示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直到最近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充分说明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应对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金融市场及汇率的稳定乃至经济的快速复苏至关重要。宏观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动态的、长远的视角去权衡、审慎考虑,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量财政赤字解决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应避免制造新泡沫以缓解旧泡沫破裂的短期影响,在运用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以及预防未来通胀之间寻求最优平衡点,以免为下一个危机埋下隐患。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分析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与GDP之...

Read more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与政府债务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问题已经受到了政策部门、监管层面及学界的广泛关注。考虑到在我们目前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不能破产清算,一旦地方政府出现难以清偿债务的情况,中央财政不可避免成为作为“最后支付人”进行兜底,地方财政风险必然会转移为中央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合理债务负担水平或能承受的最大债务警戒线值得进一步探讨。银监会于2009年底发出通知叫停了商业银行对县级融资平台的放贷以防范信贷风险,城投债的发行也逐步收紧,而财政部则于今年2 月发通知严禁财政部门和人大继续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提供担保,以切断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移的链条,国家发改委则随后表示要保持项...

Read more

发展碳金融市场 助推低碳经济


  哥本哈根会议后,低碳经济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如何深入研究国际主要碳交易体系,建立我国的碳金融以及碳交易体系,从而为提升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现有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进行战略性安排,是目前亟待深入解决的问题。

  碳金融是指与碳排放交易有关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也包括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作为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一项重要金融创新,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基于碳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包括远期产品、期货产品、期权产品及掉期产品不断出现。目前,全球已建立20多个碳交易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