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志乐

著名研究世界近现代历史的经济学家。现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兼任国家产业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贸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获国务院颁发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对外投资需强调全球责任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易忽视合规经营风险

客观上讲,我认为中国企业面临四个非商业风险。90年代,大规模引进外资的时候,中国对外投资每年只有很少的十几亿、二十几亿,而入市之后,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急剧增长,到现在海外投资存量已为上万亿美元。但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急剧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比如地缘政治风险,社会责任风险,环境责任风险,特别是合规经营风险。

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趋势(1990-2015)

目前合规与否受到了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各国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的特别关注,而合规、程序、腐败等问题也是容易被我国企业所忽视的。比如2009年1月12日至2015年9月1日...

Read more

中国企业如何成为全球公司?


  促进中国企业成长为全球公司

  这里提出三个问题,中国企业为什么要成长为全球公司?第二,有没有可能成为全球公司?第三,怎样成为全球公司?

  中国最大100家跨国公司在2013年大概是13%的跨国水平。这意味着什么呢?你在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还是很低的,人家用全球市场和全球的资源,在全球市场上挣全球的钱,中国企业基本上还是在中国的市场上用中国自己的资源,挣中国人自己的钱,你怎么和人家拼呢?所以,我是觉得我们必须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转型升级,现在很多人讲转型升级,它是抛开全球化,光考虑我自己怎么转型升级,实际上做不到,因为全球价值链出现以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地方的中...

Read more

中国企业面临严峻的合规反腐风险的挑战


  我们这个研究所几年来一直把合规研究作为跨国公司研究的重要课题。起点是2008年12月西门子公司被美国按照《反海外腐败法》进行处罚之后,当时我正好在德国访问,专门去了西门子公司,这个公司有一个很好的团队,跟我讲了差不多半天时间,介绍来龙去脉。这件事给我一个很大的震动,这样一个百年老店,全球影响这么好的公司,他在这个地方栽了跟头。但是他们后来又做了非常好的改进,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带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给我的研究所提供了一个思路,我们研究跨国公司,合规问题显然现在是一个大的问题。

  几年来,我们感到要推动合规总得有一个抓手,因为中国各个方面的领导官员经常提要有抓手,你做这件事要用...

Read more

提升利用外资质量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利用外资是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2002年以来,我国每年引进外资的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知名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

  2002年~2011年,外商在华投资接近8000亿美元,约占改革开放30多年吸收外资总量的70%。以2010年为例,当年以跨国公司、全球公司为主要代表的外资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税收、进出口额分别占到全国的28%、22%、55%,直接吸纳就业约4500万人。通过引进跨国公司的投资,我国引进了资金、技术和管理,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来...

Read more

走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误区


  一:“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

  发明并不等于创新,只有将发明转化为产品并实现市场化以后,才能称为创新。创新分为三个层面,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发明只有转化为产品并且市场化的时候,我们才叫它创新。我想引用一个国际上知名企业飞利浦公司总裁柯兹雷讲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创新和发明不同,一项创新只有转换为产品或者服务才能称为创新。创新的关键是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当然是消费者了。所以我觉得搞创新,关键看做到市场化没有。创新应该是市场化的创新。

  中央最初提到自主创新是三个层面,原始创新、集成创新...

Read more

如何成功“走出去”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始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开始规模不大,2002年和2003年还不到30亿美元。“入世”五年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急剧扩大。最近四年来,中国企业每年对外投资都在600亿美元左右。“入世”十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累计达到3124亿美元。中国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跨国公司群体。我们为中国跨国公司迅速成长叫好,同时,也深感其走向世界的道路之艰难。

  四大挑战

  “冷战”后全球市场逐渐形成,传统的跨国公司已经或正在转型为全球公司。它们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调整了全球...

Read more

入世10年:竞争中合作 磨合中融合


  自述:中国入世10周年在即,人们纷纷发表对入世十周年的感言。我写了一篇文章,不仅肯定了入世十年中国取得的进步,而且探讨十年间我们在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跨国公司在全面进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双向磨合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合规过程。

  入世10年,中国经济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入世10年,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中国,与中国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竞争中合作,在磨合中融合,实现了互利共赢。入世在中国现代历史中必将成为彪炳史册的里程碑。

  一.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开始全面融入全球经济。...

Read more

中国企业在海外要合规经营


  我今天想就一个问题集中谈一点看法,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应该说是不缺钱的,还缺什么?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最近我担任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中国专家,我认为中国企业面对新的挑战,就是合规经营的问题。大家注意到!今年以来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中,中国公司有30家左右被停牌、退市,上了世界银行黑名单的有5家中国企业,在9月份,中国一冶进入了这个黑名单,他们为什么出问题?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合规性有问题。而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要想成功地走向世界、可持续地走向世界是不可能的。

  在这方面,不光是中国的企业有问题,国际上着名的老牌的跨国公司也有一些问题,2008年12月西门子公司被罚1...

Read more

中国民族品牌是“伪命题”


  发改委为什么管不住猪肉价格?

  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猪在飞”完全是高盛一手炮制的。买下雨润和双汇后,高盛又一口气在湖南、福建收购了几十个养猪场(这两个地区为广东生猪和猪肉制品输入源,福建也是浙江、上海的屯猪重地)占据中国生猪市场22%的市场份额,并掌控了整个上中下游产业链。中国猪肉价格的话语权,拱手让给了华尔街。

  这不又让人想起了已经几乎被外资一统江山的大豆,以及那些被外资控股的耳熟能详的本土品牌:中华牙膏、白加黑、小护士、大宝、金龙鱼、娃哈哈、汇源、苏泊尔、南孚……

  中国民族品牌危矣!中国经济安全...

Read more

中国自主品牌还是中国企业自主品牌


  在中国品牌节大会发言后,又收到“新华信汽车网”发来的“每日车市”信息。“每日车市”常年坚持非常难得,我对这个团队持之以恒的工作十分敬佩。“每日车市”提供信息的质量也相当不错,据此我们可以了解汽车产业的发展。我还没有看到其他比这个信息更全面更持续的信息。但是有一点我不能认同的是他们1,没有”中国自主品牌”,只有“中国企业自主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与企业自身努力、政府部门的指导以及行业协会等非政府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