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差价补偿声。
还是在北京通州。一个叫京贸国际城的楼盘,因每平方米直降6000元而引发老业主维权,向地产商索要差价补偿。如你所知,此前同在通州的华业东方玫瑰,降价后因前期业主大闹而被迫给予补偿。这次闹得更大,警察都惊动了。是不是所有业主都以为,只要维权就能获得补偿?
这样的诉求当然毫无道理。如果以前我还会表示同情,现在连这句话都不想说了。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每逢楼市调控稍稍见效,就要出现几起,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民众连最基本的契约精神都没有,倒是颇具泼皮之功。我突然想起,2008年因为万科杭州降价而砸坏其售楼处的那些业主,当2009年房价大涨时,他们躲到哪里数钱...
作者文章归档:袁一泓

保障房分配比建设重要
京津城际高铁近日已经开始网上售票,京沪高铁开通后也将同步实行网上售票。根据铁道部的安排,此后将向其他高铁推广网上售票,年底前在铁路全面推开。铁道部换了部长后,人们对铁路改革的期望值大增。
当然,我们不会天真地认为,实行网上售票后,火车票买票难的问题,从此就完全解决了。譬如,节假日期间,铁路部门是将全部票源都放到网上,还是会继续留相当一部分“自用”?哪怕它声称是前者,但由于铁路部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如果不引入外部监督机制,人们就继续有理由对内部人寻租抱以怀疑态度。
人们对社会公共资源透明性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保障房更是如此。我个人建议,各地应根据中央的要求,尽快梳理、完善所在地区...
联合利华与钓鱼台七号院
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条消息:国家发改委5月6日宣布,因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上海市物价局近日对其作出2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其时,价格主管部门正在紧张地约谈各行业主要企业,设法说服他们别涨价,以共同摁住物价这只倔强的牛头。但联合利华企图“顶风作案”,撞在了枪口,罚一儆百是必要的。
没想到,200万元刚到账,又传来消息说,5月24日联合利华旗下日化产品已悄然涨价,最高上调10%。这一次,联合利华没被罚款,因为发改委有关人士说,联合利华有权涨价,官方不会干预。
像我这样头脑简单的普通消费者,则会很自然地得出结论说,联合利华前一次被罚款,是因为他们原本...
到抉择的时候了?
有消息说,温州有20%的中小企业倒闭。更夸张的说法是,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估计会有40%的中小企业倒闭。
这种传闻并非第一次。2008年就曾传出温州20%中小企业倒闭的消息,但温州官方否认了这个传闻。同样,2011年5月,温州官方的调研报告也否认了该地区中小企业扎堆倒闭的消息。
正如每年都有大量中小企业创立一样,每年也有大量中小企业关闭。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宗瑜说,我国每年有5%-10%的小企业倒闭。2008年中小企业倒闭数量增多尚可以理解,但今年为何也如此引人关注?
缺人缺电是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缺钱。中小企业从出生那天起就面临贷款难的问题,今年是特别难。温州盛行民...
限购令与房产税
以限购令为代表的行政调控,我个人认为是权宜之计,不管是实行2年还是3年、5年,它终究是要退出的。而业内有一个相当普遍看法是,若限购令退出,而无其他政策替代、跟进,房价将会面临报复性反弹。
这种猜测性的看法会不会成真,谁也无法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可能性应会被纳入未来的政策考虑范围。房价若大幅反弹,没有人冒得起这个险,因为它不仅仅意味着2010-2011年的调控成果前功尽弃,而且会更恶化。
假设限购令退出,有什么较好的替代性政策?现成的政策是正在试点中的房产税。但前些天有媒体说,沪渝房产税试点3个多月,对抑制房价的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上海累计征收的房产税尚不及一套商品房。
顺便提一句...
变味的保障房
据媒体披露,哈尔滨铁路局计划在哈尔滨建设2.5万套限价商品房出售给内部职工,售价每平方米4000元以下。若内部职工购买力不足,还将对外销售。该项目所在区域商品房价格现已超过每平方米8000元。
垄断性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建房出售给内部职工的现象,这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5月初,有媒体报道,国家电网安徽分公司在合肥市翠薇路698号院,建设888套房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双拼别墅,“最普通的房子也是四室两厅”,内部售价仅为平方米1000多元。人们有理由相信,被披露出来的,只是小小一部分而已。
垄断性国企尤其是央企内部建房分房,与公务员建房分房一起的现象,最近广受社会关注,这是因为,...
大惊小怪
有这么一份统计数据:上周,北京市新建商品房网签总量为1790套,环比前一周下跌31.8%,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1.9%;全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1407套,环比前一周下跌46.7%,与去年同期相比大跌62.5%。单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什么?最多是:成交量在下降,而且降幅不低,说明购房者仍在观望。
然而,五一刚过,我分明听到惊呼:楼市在回暖。为什么?因为深圳、广州又出现了千人排队抢房的场景。在某机构监测的重点城市中,也只有深圳和广州的成交量环比在增长。有人甚至称这种回暖将招来新的调控政策。
过去楼市狂热的时期,千人排队抢房,是屡见不鲜的情景。稍稍关心市场的人都知道,这种情景如今重现深穗,不...
餐馆里的对话
据说,朋友在一起聊天,半小时内必定要谈到房子或房价。那天在餐馆里就听到这样的对话:
A先生:你说下半年房价会不会真的跌下来?
B先生:可能统计数据里的房价会下跌,但实际房价究竟怎么样,说不好。
A先生:如果下跌20%,我就准备再买一套。
B先生:你还买?这是第几套了?你好像是属于被限购的对象吧?
A先生:想买总是能找到办法嘛。你说不买房还能做什么?
B先生:炒股啊,今年股市肯定让你赚20%以上。
A先生:那个我不懂,也不想。还是房子安全,即使再怎么跌,房子也是自己的。
B先生:我再次明白房价为什么上涨个不停了。
A先生(显然上当了):为什么?
B先生:因为有大量的你这种人存在,房子买了一...
组建房价执法大队如何?
食品安全形势很严峻,非法食品添加剂如此猖獗,以至于卫生部专门发文要求各地成立食品安全事故调查队伍。按照惯例,不妨将这种调查队伍暂且称为食品安全执法大队。
为什么这么称呼?主要是借鉴:工商部门有工商执法大队,建设部门有监察执法大队,文化部门有文化执法大队等等,在这些执法大队之外,各地还有一个执法大队的综合——城管。顺便说一句,“城管”早年间就叫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后来变身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不过,有了“城管”,其他部门的执法大队仍然健在,这且不提。
各种名目的执法大队,是否将各自门前的市场秩序管理好了,规范好了,无须我多嘴,大家都看得到。我之所以拿执法大队来说事,是因为,食品安...
深圳限价令是否值得推广?
深圳市为了实现2011年房价控制目标,将行政干预商品房定价的做法发挥到最大化。深圳房地产调控从“限购令”升级到了“限价令”。
如果我们能穿越时空提前到达2012年初,就会发现,深圳如期实现了2011年房价控制目标。我敢于用“绝不会”,是因为我相信深圳市动用最高限价的做法,一定可以将房价控制住。甚至,假如所有申请预售的楼盘均价,不得超过该楼盘此前的均价或周边楼盘的均价,反映到年末的统计数据里,平均房价甚至可能会下跌。
广州增城也是全城限价,不过深圳市的影响显然更大。有朋友问:如果能让房价降下来,那么深圳直接限价的做法是否值得在全国推广?
我不认为有关部门会简单发文要求各地效仿深圳。但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