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世锦

刘世锦,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办公厅主任、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5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82年2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3月至1986年10月,在西北大学经济系(后为经济管理学院)工作,任讲师、教研室主任,并在职读硕士学位。1989年11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年12月—1994年3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4月至今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曾任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宏观调节研究部副部长、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目前兼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产业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改革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等。兼任若干城市、企业的顾问和若干大学的兼职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与政策等领域。先后在一些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二百余篇,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10余部。撰写一系列内部研究报告。曾多次获得全国

中国转向中速高质量增长期,未来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党的十九大做出一个重大判断: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一表述虽然没有直接讲速度的问题,但其实高质量阶段就是中速增长。大的判断是中国经济初步转入中速增长平台

  1

  初步转入中速增长平台

  过去六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的分析框架是增长阶段转换。2010年提出中国经济将要下一个大的台阶,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的判断。增长阶段转换是一个“转型再平衡”过程,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平台转向未来的中速增长平台。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处在增长阶段的转换期,面临着较大的增长下行压力,是因为中速增长平台还没有找到。...

Read more

推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配套的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功,是建立在“发展是硬道理”的社会共识之上的。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发展的社会共识也需要相应转变。如何把发展更多地与“质量”“效率”等概念挂钩,需要从决策者到普遍民众系统的理念转变,或者说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共识。

  我国税制改革的方向,应以间接税为主逐步转向直接税为主。减税与税改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推进。一方面,应当把房地产税、环境税等征起来,消费税作为地方税的一部分,相应降低企业生产环节的税费。部分国有资本用于充实社保基金,相应降低企业上缴“五险一金”等的负担。

...

Read more

土地财政逐步走到了尽头


   以土地谋发展的城市融资战略模式,逐步走到了尽头,很难再持续了。过去土地政府所有,单边垄断供给,而且住宅用地比重过低,中国一线城市住宅用地过去是低于2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40%以上,像首尔在60%。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定价严重差异化,工业用地的价格相当低,有的时候零地价,相应把住宅用地价格抬的很高,最后把价格抬的最高的方式拍卖,最后政府得到了一个很高的收入,这个收入严格来讲和把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获取的收入,已经是大大的高于那样的数值了,实际上获得一种超额收益。政府拿这个钱作为卖地收入,实际上成为财政收入很重要的一部分,相当多的城市这块收入占到财政收入的40%,有些地...

Read more

中国经济的“要害问题”


  1、在低经济增长下稳定盈利,欧美企业行,为何中国企业不行?

  中国的企业大多是速度效益型增长模式,这一模式存在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当速度开始下降时,效益随之下降。

  十几年前我们做过研究,如果速度效益型的模式不变,GDP增长速度低于7%时,有40%甚至一半的企业会亏损。

  我们的企业在高速增长时才能赚钱,但国外企业却是另一种情况。美国平均增长速度2%-3%,日本1%-2%,欧洲甚至零增长,但大多数企业能稳定盈利。

  所以,中国企业一定要适应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现在的增长速度已经是7%以下,以后还会有5%-6%,甚至更低一些,大多数企业要有稳定的盈利,就需要盈利模式的转型...

Read more

以改革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发展的基础做得更实一些,提高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辽宁日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大判断的依据何在?您怎么看今年的经济形势?

  刘世锦:2016年,我们就提出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底部或开始触底,正逐步进入中速增长平台。从刚刚过去的2017年情况看,这个判断得到确认。可以说,中国经济中速增长平台初步确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换一个角度看,也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二者在逻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

  今年上半年,终端需求可能会有一个季节性回升。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是一个大的不确定因素。目前,这部分投资在终...

Read more

2018,这五个方面的改革关乎每个人的生活


经济触底,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过去七年,中国经济已处于回调态势,我领导的团队曾于2010年提出基本判断: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从2016年开始,我认为中国经济开始触底,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过程确实发生了。从需求侧来讲,主要是带动高投资的三只靴子基本上触底了。从供求侧来讲,两个基本指标,PPI和工业利润近几年增长幅度比较高。2017年,触底得到了基本验证。有些人又兴奋起来,开始在反弹上做文章。近一段时间关于新周期这类的说法相当流行。这类说法的集中判断是中国经济会重...

Read more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几个关键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判断,就是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攻下这个关,就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要建立一个新的产业体系,也就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以及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此外,要建立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是推动三大变革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都已经在十九大报告里明确提出了,但我们深入全面理解还要抓住一个重点,就是要推动三...

Read more

如何使“老经济”释放出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一时期,如何激发发展新动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来看,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动能,部分来自既有经济部门的效率提升;部分来自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新”、在发达国家属于“老”的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还有部分来自创新前沿的成果。现实地看,大多数增长动能还是来自前两部分,或者说源于广义上的“老经济”。

  如何使&ldqu...

Read more

做好“加法” 让“老经济”释放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一时期,如何激发发展新动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来看,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动能,部分来自既有经济部门的效率提升;部分来自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新”、在发达国家属于“老”的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还有部分来自创新前沿的成果。现实地看,大多数增长动能还是来自前两部分,或者说源于广义上的“老经济”。

  如何使&ldqu...

Read more

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提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想结合十九大报告的学习,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需要配套推动的改革,讲一些想法。十九大报告提了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就是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一个攻关期。那么在这个攻关期,要攻下这个关,就必须要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怎么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呢?这个中间有一大段内容,我觉得大家需要好好的琢磨琢磨,就是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又讲了建立一个新的产业体系,也就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