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 王晨波 陈晓 刘彦
10多年来,中国股票发行的审核权力,经历了上收—分权—半透明的演化过程,但变的只是审核形式
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中国的证券市场已发展了15年。这期间,
证券的发行审核方式可谓变化多端:额度管理、指标管理、通道制、保荐制……各种称谓的背后是权力的转移和变迁。
权力拉锯的产物
“最初高层在对证监会的权力设计中并没有将发行审批权纳入其管辖范围。”证监会原发行部官员对本刊说。但经...
作者文章归档:黄海懿
中国新闻周刊 王晨波 陈晓 刘彦
10多年来,中国股票发行的审核权力,经历了上收—分权—半透明的演化过程,但变的只是审核形式
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中国的证券市场已发展了15年。这期间,
证券的发行审核方式可谓变化多端:额度管理、指标管理、通道制、保荐制……各种称谓的背后是权力的转移和变迁。
权力拉锯的产物
“最初高层在对证监会的权力设计中并没有将发行审批权纳入其管辖范围。”证监会原发行部官员对本刊说。但经...
黄海懿
监管层曾多次强调:不惜一切代价推进股改!
事实也是如此。半年的股改进程中,监管层洒下一场政策雨,向上市公司、高管层乃至国外资本划拨着或大或小的股改利益。而最近两个月,为了推进重中之重的国企股改,监管层再次以令人眩晕的速度释放着重量级的股改政策,迫不及待地烘托出一片热络气氛。
当大大小小几十个政策共同改变着股改的轨迹,去分辨何种政策产生了何种影响就几乎成为了不可能之事。于是我们既难以分析某条单独政策的利弊,更无从谈及对政策的修改建议,只有在轰轰烈烈的国企股改中愕然。
然而,如果将这些股改政策与原...
黄海懿
继QFII之后,外资全面敲开了中国股市的大门,它们在期待获得中国的“国民待遇”。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的监管层竟然如此慷慨,正打算向它们提供“超国民待遇”。于是美国资本惊呼:中国的监管层疯了!
监管层也许想得比较简单:既然中国的股民都不看好后市,那么让外国的狼来吧,它们会争相撕抢千点股市的筹码。不是有人说,股改是最大的利空,股市会跌到700点吗?那么让这些看空者在踏空的极度懊恼中反省中国股...
黄海懿
何为股改的对价标准?这是一个在股改中始终引发巨大争议的问题。正是因为对价标准的缺失,股改陷入了一种混乱的局面:流通股民在疾呼股改是一种侵权和掠夺,非流通股东则声称是已方资产的流失,更有一些法律专家认定“股改是无效的法律行为”。
在《重复博弈与股改方向的调整》一文中,我们曾经根据“重复博弈”理论推导出股改博弈成功的条件是对价必须“善良”,是博弈双方需在对价中获得等额的最大利益,如此方能获得“共赢”而非“共损”的博弈效果。在得出这一结论后,我们感到:...
股改环节讨论10:
黄海懿:散户的股改博弈策略
对于散户而言,股改由两层博弈构成,一层是在“对价”阶段的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之间的博弈;一层是在“股改后的股价走势”阶段流通股东之间的博弈。
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来探讨在股改的两层博弈中,散户可选择怎样的博弈策略。
一、股改中的市场环境
为了解近期的股改市场环境,可以看一下最近刊登...
股改环节讨论8:
黄海懿:股改是“无限次、重复”的超级博弈
从“开弓没有回头箭”那天起,我们的股改进入了标准的博弈论的研究范畴。如果说此前的中国股市运作借鉴了多国股市的成熟经验,在发展方向上尚属可知,那么股权分置改革却在全球范围内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效果未之且发展方向不易判断。
此次证监会对股改的决心很大却未能给出清晰的改革思路,它暂时放弃了监管的角色而转为纯粹的力量型的推动者和鼓动巨额资金入市的融资者。模糊的思路、闲置的监管再加上巨额资金,股改成为了一场超级博弈。
...驳单伟建的逻辑,论吃梨要不要掏钱?
黄海懿
最近单伟建连发三文,都在谈他的宝钢股改单氏逻辑,读来颇觉有趣。凭此单氏逻辑不仅宝钢无需支付对价,似乎走遍天下也不是什么难事。于是以“吃梨要不要掏钱”为例,演示一下单氏逻辑的推理过程。
一、吃梨要不要掏钱?
背景:话说那一日与单兄出去巡游,见一路人捧着鲜艳欲滴的一只大梨正待下口,单兄忙喊:“且慢,我拿钱换梨”,掏出纸笔写下这几个字递与路人。那路人便将梨递交单兄。此时单兄眉头微微一皱……
&n...
股改环节讨论6:
黄海懿:股改的重大问题将集中爆发于2008年
证监会宣布“一年内完成200-300家公司股改”后,为配合股改的具体实施,我们做了些基础性的统计工作。然而统计的结果却让人颇感意外,这一结果显示:股改的重大问题将集中暴露于2008年。
本文将在非流通股东逐年“理论利润值”的数据基础上,分析股改的重大问题,就可能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方案分别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种解决的建议。为抛砖引玉,对个股统计的详细表格将在文后作为附件列出。
第一部分:分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