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汉桥

《中国产经新闻》汽车版主编

卡罗拉:捍卫细分市场领先地位


 尽管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但依靠优异的商品性能和高性价比,卡罗拉还是有效地捍卫了这个细分市场领先者的地位,并且继续一枝独秀。

  8月18日,一汽丰田在2007年年中媒体发布会上宣布,5月29日上市的卡罗拉和COROLLA EX花冠,在两个月时间内,卡罗拉的订单达到26500台,花冠则达到10000台。

  这对于任何一个品牌的汽车制造商来说,都是一个诱人的数字。但实际上,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卡罗拉所取得的这一成绩可并不轻松。

  就在卡罗拉上市后,为了争夺这一细分市场,卡罗拉在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速腾就官方降价了2万元,随后,思域也加入到其中。另外,包括福克斯...

Read more

长安福特:“致胜”裸奔


(当长安福特蜕去了诚信的外衣,剩下来的,就只能背着“致胜”祼奔了!)

 

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二十一世纪最不缺的是什么?忽悠!

 

今天遇到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早晨起床去卫生间,忽发现头顶滴下水珠来,大惊,忙给物业电话,半时后,物业来人,稍做检查后认定,是楼上地面渗水,说马上上去解决。再过半时后,下滴水量加大,忙上楼,楼上兄台曰,没人来过,再电物业,才知,正赶上交班,先前来人可能没上楼就换班走了。晕倒!

 

第二件,上午打开电脑,习惯性进入某门户网站汽车频道,忽然一则新闻跳入眼帘,某媒体报道,经长安福特高层证实...

Read more

谁是新的年度中级车?


    随着岁末的来临,不安定的2007年车市也渐趋平静。回首一年来,在全球车市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众多汽车厂商也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现象,但在中国,2007年的汽车产销量却再创新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前三个季度统计数据显示,1—9月,汽车产销650.96万辆和645.80万辆,同比增长22.78%和24.46%,按此速度,07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将突破900万辆,比上年增长近三成。

   

    历史的一页正在翻过去,但不平凡的事迹总会在历史中留下它的不平凡印迹,现在各大媒体正如火如荼举行的年度车型评...

Read more

奔驰重建 “声誉”谋求中国市场突围


 

一直以来,由于奔驰S级顶级豪华的概念,奔驰给国内消费者的印象都是高高在上的, 但随着奔驰C级的即将在北京奔驰-戴克的国产化,这一形象正在得以改变。

 

走下“奢华神坛”

“我们要让更多的消费者去了解原来梅赛德斯-奔驰还有这么多的产品,不仅仅只有S级,还有C级、E级、M级、A级、B级、R级等等”,11月19日,在广州车展上,北京奔驰-戴克执行副总裁董长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而在十天前的11月8日,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全球首发的第四代新奔驰C级轿车才刚刚登陆中国市场,只不过先期采用进口方式小批量引入,车型为C200K时尚型和优雅型、C280时尚型,售价分别为4...

Read more

南汽副总张欣:名爵已渐入佳境


 

仅用2年间,南汽名爵便一跃成为中国汽车自主高端品牌的翘楚,

似乎用任何语言来描述这一变化的意义都不为过。因为从两年前的7月22日中国南汽集团正式收购英国MGR资产合同的签署,到今天南汽名爵MG7系列产品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南汽已创出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发展之路,中国人从此拥有了一个闻名世界的百年英伦汽车品牌并正在发扬光大,南汽也因此为中国汽车工业交出了一份合格的、远见的、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答卷!

11月19日下午3点,在中国最发达的三大城市之一的广州市,当南汽集团副总经理、名爵公司总经理张欣在名爵的展台上稍稍站定时,他仿佛已感受到了这一变化,凭借充满英伦风范...

Read more

红旗噩梦余波


 

    如果我们可以以一款汽车的成长之路来见证整个中华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的话,那么它将只能是红旗,因它是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共和国的汽车长子一汽在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上,以一种舍我其谁的伟大责任感和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用一个月零三天的手工作业敲打出的中国汽车产业的骄傲。

 

但回顾红旗的国车之路,其命运却是多舛的。

 

1984年,红旗因产量小,投入成本太高原因被迫停产;

 

十年后的1993年,依托奥迪100底盘、车身和克莱斯勒发动机技术, “小红旗”正式面世,但由于发动机的技术问题,让当年许多冲着大红旗去的...

Read more

青年汽车:联合英国莲花谋求行业霸主地位


 

随着青年莲花首款轿车竞速的正式上市,青年汽车集团进军乘用车领域的战略布局终于尘埃落定。

 

“RCR竞速是莲花工程历时3年时间精心打造的一款世界级轿跑车,总开发费用超过20亿元人民币,我们相信,以追求时尚,享受生活,充满个性,追求驾驶乐趣的年轻人士都会成为我们的目标用户群体。” 1月9日,在青年莲花RCR竞速上市仪式上,青年汽车集团董事局主席庞青年对记者表示。

 

但更重要的是,随着RCR竞速的上市,青年汽车集团也完成了其战略棋局的整体部署,即走国际品牌路线,与尼奥普兰(NEOPLAN)、德国曼(MAN)、英国莲花(LOTUS)等国际汽车巨头深度技...

Read more

汽车零部件关税争端升级 中方或将失利


 

一项违反贸易规则的初步裁定,在中国经济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一旦终裁败诉,这将被作为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首度败诉案例而载入史册,可以说,此案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汽车业本身。

 

起因

2月13日,由3名成员组成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小组,对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投诉案作出了初审裁定,认为中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大额关税的政策,违背了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判决中方败诉,并要求中方给予进口汽车零件更多优惠。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专家组的初步调查结果要经过各当事方大约三周时间的审阅和评论之后才能成为最终结果...

Read more

理性看待车价涨跌


    复杂的中国车市,因为经济的全球化而变得更为复杂。

  随着汽车制造所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车成本增加,国内汽车企业一步跨入新的尴尬而窘迫的两难境地:涨了,可以把外来压力向外分散出去;降了,则可以谋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是涨还是降?

  但谁也不敢做出判断,为何?因为中国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太不遵循经济规律了,市场预测失误,就等于企业慢性自杀。

  此前,一些企业嫌“价格战”是低级竞争,可是放眼一看,新到的竞争者一个比一个降得厉害,于是,最终还是选择降价。毕竟,在中国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价格依然是竞争第一要素,谁也绕不过这道坎。

  可随...

Read more

谁在阻碍汽车业重组兼并


 资本搭台企业唱戏,我们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集中地关注过汽车行业的重组事件,但东风重组哈飞的事件,还是给行业亮出了一个明显信号,那就是在外部竞争压力加大和内部做大做强的渴望推动下,汽车业联合重组已是大势所趋。

  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的话说,“中国汽车企业目前经营压力比较大,大家都在熬。”

  为此,中国的政府部门也一直希望主导新的一轮整合,并且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也受到了政策的支持。

  早在2006年底,国家发改委就出台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推进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跨地区、跨部门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