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展上,苗部长亲口证实将在今年年底前发4G牌照,这意味着中国在2014年进入4G元年已经没有政策上的限制,有关各方只需静待靴子落地即可。尽管4G令人兴奋,尤其是令中国移动人兴奋,也让那些不愿意换号而忍受了多年2G网络的忠诚用户兴奋,但是考虑现实和未来,我们不得不认真的思考在4G之旅开启之后,中国移动的3G应该何去何从,或者说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3G与4G的关系?
1)正确认识4G与移动互联网流量暴增的时间窗口差
这不但是关切着中国移动如何在已经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大爆发中用什么样的手段应对,更关切着中国移动的长期健康发展。
这其中的关键则是如何正确的认...
作者文章归档:陈志刚

新型电信业务管制当以社会性管制为主
微信、微博到底是不是电信业务?这些被传统电信运营商视为洪水猛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到底应该如何监管?
中国的行业监管部门最近开始小心谨慎的寻找回答这个问题的方案——工信部近日发布《试办新型电信业务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以备案管制的方式向新业务的创新伸出了有形之手。
但是对新型电信业务的管制如何在创新与公平之间兼顾平衡,则是决定管制政策能否成功的关键。
新型电信业务的界定因循传统会造成管制的不确定性
工信部在管理办法中对新型电信业务的界定是在《电信业务分类目录》未列出的电信业务。
按照管理办...
4G加速市场化已是天时地利人和
在一个非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体中,政策信号对市场参与者有着现实的扭曲力,显然,越清晰的政策信号,越早的政策信号的释放,将会对整个产业带来越积极的促进!
我是在说有关中国的4G牌照的事儿。
当中国刚刚发完3G牌照,还沉浸在3G拉动内需的酸甜苦乐中的时候,放眼望去,全球已经是4G的海洋:GSA的统计显示,到2013年1月底,全球共计有145个LTE商用网络, 114个国家的381个运营商正在进行LTE网络的相关投入。
因为,我们不能让同样的错误继续重复。
当2010年美国运营商正式商用LTE的时候,刚刚是中国发3G牌之后的两年;当2012年美日韩LTE...
OTT全球监管迷失
全球的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巨头已经结束了卿卿我我的蜜月期,两者的矛盾因微信、Skype等OTT业务是否应该收费,而再次被摆到了桌面上。
总结国外电信运营商过去数年对待OTT互联网企业的经验,或可为中国提供镜鉴。但如何将OTT纳入电信监管范畴之中,这在全球范围内均无答案。
从阻断到选择性阻断
由于发达国家的3G网络建设比中国早近十年,这些国家的运营商已经形成了应对OTT厂商的一套逻辑和理念。尽管由于自身的市场地位不同、竞争战略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竞争或者合作的市场策略,但综合来看,全球运营商的做法基本经历了从完全阻断到选择性阻断的发展过程。
在OT...
运营商“去电信化”绝非“互联网化”
电信运营商“去电信化”的结局将是什么?答案显然不会是“互联网化”。“去电信化”概念的提出是在全球电信行业增长乏力,以及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局面下,全球的电信运营商在面临来自移动互联网的替代性竞争压力下,所做出的一种刺激性反应。
去电信化的背景:成功反被成功累
对去电信化这一话题的做出最完整阐述的是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先生。在一次公开的演讲中,韦乐平先生指出,从信息产业各环节利润占比来看,电信制造行业和运营行业已经是整个信息产业利润的最低端,占比仅有6%-7%。即使一直依附于运营商的SP和CP,...
去“电信化”漫谈:电信化的概念与内涵
自从韦乐平先生提出去电信化之后,业内很多人都在思考如何去电信化,也在思考去电信化的理由,同时也会有人在畅想者去电信化之后的金玉满屋。
但是还鲜有人对去电信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出仔细和认真的探讨。笔者有幸最近旁听了北京邮电大学吕廷杰教授的一次公开演讲,吕教授就谈及了这个问题的本质,他认为去电信化之前,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电信化。如果打了半天狼,结果连狼与哈士奇都分不清楚,岂不是会被贻笑大方?
电信产业,作为典型的自然垄断产业,其基本产业特征包括:
1)横向的全程全网:通俗的说就会要完成跨地域的电信服务,必须依靠全网的配合,区域的的运营商不可能完成完整的服...
运营商的平台战略与去电信化
所谓平台,本质上是什么?
我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即平台是一个交易市场,这个交易市场介于传统企业边界与市场边界交汇的地方。是企业为了达成某种战略目标,而主动放弃一部分企业内部的控制权,从而实现与外部企业的合作的一种准市场化的交易机制。
从这个本质来看,所谓运营商的平台形成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如何建立一个广受欢迎的交易市场形成的过程。但是无论形成的过程如何,如果运营商的那些吹动天花乱坠的平台,不能让合作者赚到钱,就只能是自娱自乐。
至于如何赚钱,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对于运营商的平台来说,显然只有一条路:共享客户,共同创造新增收益并共享这种收益。
...
运营商营业厅外包改革,关键在于保护既得利益者利益
据通信产业报报道,天津联通营业厅外包改革已经由此前参加试点的18个外包营业厅缩减至10家,之前转出去的员工也已经全部回流,重新与联通签订合同。
尽管天津联通继续声称新建厅继续外包给联通华盛,并在自建厅推广店长负责制和积分制,并信誓旦旦声言70%的运维人员也将继续转为销售人员,继续朝着销售+体验的方向努力,但是笔者以为,在实质上,以天津联通为代表的这场营业厅改革已经处于失败的边缘,尽管改革者并不承认这个冷酷的现实。
“人手不够”,是天津联通这次体面的缩减试点外包厅数量的体面理由,因为无法完成销售任务,但是可能过于不合理的考核任务的设计是导致问...
二维码抢跑:运营商布局移动互联网入口
近日有两件事情引起笔者的注意,一件是腾讯的马化腾先生公开表示腾讯“正在大力推广二维码的普及,这是线上线下的一个关键的入口”,一件是广东移动在广州地铁站开设的一个名为 “移动闪拍站”数据业务传播和销售的新东西,无独有偶,也是集成了二维码,通过二维码购买各种数据业务。
一个是移动互联网的巨头,一个是正在大举进军移动互联网的运营商巨头,在二维码这个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不期而遇,耐人寻味。
我们知道,每年广告主有很大一部分广告费被浪费掉,但是往往又不知道浪费在哪里,而大部分广告主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那些通过广告激起的消费者的购...
阻碍运营商移动支付爆发的两大拦路虎
联合起来,是海外运营商开拓移动支付市场和应对竞争的策略之一。
2011年德国运营商合资成立mpass品牌推广移动支付服务,英国运营商抱团成立移动支付合资公司的计划也到欧盟的支持。美国运营商合资成立的家合资公司Isis在本月也开始在盐城湖等地提供服务,并宣布将有20款支持移动支付的手机很快面世。
而在中国,最近有关移动支付的好消息听上去鼓舞人心,银联和运营商不再争执有关标准的问题,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开始围绕手机支付做文章,有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在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速,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742亿元,同比增长67.8%;移动支付用户数同比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