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林江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

改革分税制分成比例“放水养鱼”


  作为每年两会的例行话题,“分税制”再次出现在广东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中。面对财政部副部长,有代表直指中央拿得太多了,“希望国家财政对广东财政放水养鱼”。更有代表直言一个镇挣了100块,镇级自留仅有12块。广东光支援别人,自己变穷得有点过了。

  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财政大省,在过去的十年,广东GDP和财政收入都连续居于全国首位,这本是一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的外向型经济面临后劲不足,要继续维持经济大省和财政大省的位置委实不易,加上在分税制的安排下,广东需要向中央上交相当部分的财政收入;而作为一个经济富裕的省...

Read more

为何部门报表不愿单列“三公”预算?


  市政府被要求晒“三公”经费,而正在召开的市两会期间,广州市政府和市财政局提交的《2013年部门预算编制概况》之中,对109个部门的“三公”经费总数做了披露,然而各部门的报表当中却没有把“三公”经费预算单列出来,引起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论。

  我认为部门预算没有单列“三公”经费的做法有以下可能:一是部门在现阶段无法得知2013年全年到底应该花多少钱在“三公”支出上。此种解释显然不能接受,因为此时此刻市财政局肯定已经确定了某一个政府部门的预算盘子了,只是...

Read more

“全国最短”不是延长医保缴费年限的合理依据


  “广州市民不一定反对官方所提出的延长医保缴费年限至15年的建议,关键是官方提出的依据和理由是否为大多数市民所接受。”

  12月2日是广州市社会医保条例网络听证的最后一天,据报道有超过3300名广州市民对18名听证代表表示支持或“拍砖”。

  这次听证的焦点问题之一是条例拟把广州市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从目前的10年延长到15年。官方的说法是,因为广州目前的缴纳年限全国最短,同时大部分职工的缴费期可以达到15年,故延长缴费年限5年。

  这种说法有点匪夷所思:我们想知道的是,目前规定的10年缴费期是怎么来的,有评论认为,1...

Read more

延长医保缴费年限的依据是什么


  “政府应该把所征求到的对条例草案的意见向社会公开,是支持人数多还是反对的人数多?支持的、反对的意见及其理据又是什么?另外,为什么要延长职工的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五年?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有没有法律依据?这些信息都应该让市民大众知道。”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草案)》近日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最具争议的一点莫过于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从目前的10年延长至15年,与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保持一致。

  按照相关报道,该条例草案是经过了“前期相对长时间的酝酿、筹划和征求意见后”才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我个人的理解,政府应该把所征...

Read more

制造业利润低迷未必是空心化


  日前,中国企业联合会发表的《2012中国500强发展报告》称,中国最大的5家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占500强企业营业总收入的5.7%,但其利润却占到32.2%;而272家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虽占500强企业的42.7%,但利润却仅占25.04%。这一数据对比引发了对中国经济空心化的讨论。

  272家制造业企业的利润不及5家商业银行,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有空心化的隐忧?其实不然。

  其一,经济走向虚拟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点。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全球资本市场的总规模依然大于实体经济的总规模,当中有经济虚拟化的成分,其中金融业表现最为突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不高,...

Read more

医保缺口,别只想着提高缴费标准


  广州市人社局日前就居民医保缴费标准的提高幅度公开征求意见,在其征求意见稿中建议把缴费额度提升50—108%,立刻引发热议。人社局发言人对于增加医保缴费额度所列举的理由主要是医保基金存在1.3亿元的缺口(截至2010年),然而出于谨慎考虑,人社局表示今年9月依然按照现在的标准缴费。

  从人社局的公开表态看,只要医保缺口长期存在,要弥补缺口的话似乎就需要提高缴费标准,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做法,就是由市财政局对该缺口进行全额补贴。

  事实上,目前我国纳税人的各种税费负担十分繁重,根据国内一个权威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一位月收入5000元的纳税人,在现行税制下其缴纳的个...

Read more

广东经济筑底回升的底气在哪里?


  广东经济比其他省区下跌得快,回升得也早,从而形成了今年下半年经济筑底回稳甚至回升的基调。以上是广东省主要领导同志对近期主要经济数据公布以后的评论。

  个人认为,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广东是外向型经济特征表现最为明显的省,受欧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也最大,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内需没有突出表现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广东出口形势严峻,对经济增幅影响最为显著,据个人调研所得,珠三角地区相当一部分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即使其订单数量不减反增,可是由于订单的价格没有相应的提高,而在原材料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于高位徘徊甚至回升的情况下,企业订单反而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

Read more

广东金融创新的落脚点是重塑创新主体


  广东不缺金融机构,大至国有和外资的商业银行、券商、基金管理公司,小至民间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公司,应有尽有,因此,过去一段时间广东省在金融改革与创新的进度未如理想,甚至不如长三角地区、西部地区的金融创新力度强,归根结底不是金融机构缺位,而是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改革与创新的积极性不够高。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金融机构的业务非常畅旺,尤其是在央行收紧银根,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市场水涨船高,带动金融机构几乎无须创新都可以赚个盘满钵满!更何况国有商业银行还有垄断、至少有寡头垄断之嫌,利润自然相当丰厚,何必去冒金融创新的风险呢?这就带来了一个难题:金融创新的主体理应是金融...

Read more

增值税改革: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契机


  传闻已久的增值税改革试点终于启动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个人认为,这项改革首先有助于降低服务业的税收负担。增值税的税率由13%至17%,而营业税的税率则由3%至20%不等。表面上看,增值税的税率较高,可是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其本质是利润,而营业税却不管企业是否盈利,都要缴纳,故实际税负会比较高。

  其次,此举意味着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逐渐失去其必要性。一般而言,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两个平行的税种,缴纳了增值税的企业无需缴纳营业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形...

Read more

如何看“××税”背后的“税感焦虑”


  话题缘起 近日,“月饼税”、“加名税”等在社会上吵得沸沸扬扬,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缘何在民众中产生如此大的反响?值得深思。其实,从近年民众对个税减除费用标准调整的高度关注,到近日对“月饼税”、“加名税”的争论,无不反映了民众的“税感焦虑”,尤其在当前通货膨胀比较严重,购买力日见缩水,且国家税收年年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希望税负尽可能轻些,也在情理之中。究竟民众的“税感焦虑”背后反映出什么问题?如何消除民众对税收的焦虑?本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