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安家良

安家良StevenAn 沪江网总编(沪江是中国最大的在线语言文化媒体) Ying etSteven's当代艺术工作室创办人 曾先后现代舞剧《梦境与消失》等文化项目 独立制片《垂直牧场》监制,该片入围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纪录片竞赛单元 大型人物访谈节目《Steven视线》制片人/主持人先后专访了数字化学习之父NecholasNegroponte、资深媒体人靳羽西、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现代舞蹈家金星、爵士歌后LauraFygi等300多位文化和企业界名人 CCTV希望之星全国英语大赛评委 SAGE国际学生创业大赛评委 2002年创办《自由英语》杂志 2003年出版《英语五句口语学习法》 2005年出版《英沙半岛系列丛书》 2007年出版Steven互动外语系列丛书共三本

Steven和山里的居民--我在布尔津(上)


原本在布尔津只是会朋友,没想到我好命被安排到了当地冰雪节的招待团里,被奉为上宾。虽说我也算是北方长大,但零下四十度的低温还是首次经历,这零下四十度的美景和当地人的热情也是首次经历。语言难以尽述,看图吧。Photos all by Steven An


这是在去禾木乡的路上,无际的大雪覆盖的荒凉上,升起一团希望。

半路上,车队中的一辆陷在雪里,我们才得闲下车拍照。山谷里现出一束光,神奇!

你看到了吗?

想起一句诗:大漠孤烟直!

当你觉得这苍凉中少了生气,上天总安排点活生生的点缀。上帝是最棒的艺术家!

这点缀,小而必需!

银装素裹的美!

当地的狗帮我们引路!

上山参加喀纳斯...

Read more

专注前行


去布尔津,有点像修行,为得几日清静,也为自己掸落一些虚伪和浮躁。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大城市生活了多年之后,还能安于在边境县城安静乏味的生活,可是老杨做到了。

 

和他共处的几天里,有些话不需说明,我已经感觉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有些人看来是固执偏激,而有些人觉得是执着和专注的东西,我取那专注的部分,我缺的部分。

 

2010年我过了一段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日子,要投资新项目,还要建立《Steven视线》SPW www.Stevens.cn的新团队,要应付很多活动和出版的邀约,还要写杂志专栏,我常得意于自己的“左右逢源”,生活的“精彩纷呈”,这种“丰富”给过我快...

Read more

亦儒亦商?



(2010年12月14日 和杨澜 在北京)

 

这两年,我一直在假定自己是个100%的文化人。想同我合作的人也会说:Steven,商务我来帮你做,你要保持好自己文化人的形象(如果有的话),否则烂了牌子。起初,我很高兴,心想哥们巴不得不谈钱的事儿,数钱有的参与就行;不过,那是真空,可能吗?于是,过了一段时间,我急切地反问:钱呢?

 

“没有”。

 

愿望都是好的,大家可分工明确,Planning是planning,BD是BD,问题是:你在这个阶段真的能将两者分开吗?进而,我常想起前两年为沪江网开拓时的“叱咤风云”,因为团队没人能“商务”,我要硬着头皮上,...

Read more

我和陈凯歌没高潮


看过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看过《无极》,看过《赵氏孤儿》,不禁感叹,前几部电影造就的大师,在商业片时代断送了名声。

 

进步是纯技术的:是摄像、是后期、是服装,但也都仅仅是手段。

 

为什么在手段都有的情况下,影片却不能感动人到淋漓尽致?

 

节奏。整个影片节奏存在内伤,前半部分还算紧凑,后半部分就纯粹是赵家孩子的成长加两个男人的插科打诨,葛优和黄晓明果真暧昧,似是动了龙阳之兴,更像是导演在“没话找话”,十分鸡肋。原本积蓄已久的观众情绪指望在最后的对决中得到释放,陈导设计了双剑相刺的桥段,但或许国人对故事已够熟悉,总觉得就这么结束有些不够过瘾。后弥留间,程...

Read more

冬日杂记


像今天这样好的天气不多,忍不住要写点什么记录下来,造成一种永恒的假象以期留住这瞬间。

 

好吧,那盘点一下本周值得留恋的记忆:

 

a.拍平面大片。拍平面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那时候的我带着婴儿肥拍过模特卡,鬼知道真的会有人找我拍广告,case确实有些,但后来都没接,原因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还是自己当时不够努力,否则这张脸早就向这camera-friendly的走势发展。

 

今次拍摄,算是动用“大”团队,有摄影、灯光、助手…呼啦啦地一车。想想年纪到了这样一把,还能耗、还能玩,也算是个奇迹,当然包括两个“姐夫”,和4岁孩子的妈summer。于是,几个人、三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