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向松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我们的根本问题不是中美关系


  我认为中国的学界,政界,媒体界人士不应该过分热心参与中美关系的讨论,更不能跟着起哄,炒作什么中美分道扬镳,什么中国挑战美国,什么人民币挑战美元霸权,什么我们要取代美国引领世界,什么美国已经衰落,什么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什么中国已经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姑且不论中国目前在很多方面与美国还有相当差距,尤其我们国内许多重大民生问题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就算是有一天中国全面超过美国,我们也不应该大张旗鼓去自我炫耀,自我宣传,甚至自我吹捧。

  是不是世界领袖,是不是站到了世界舞台中心,是不是引领世界和人类进步,这需要世界人民来公认,需要人类历史来检验,需要具体真实的国际新秩序为基础,...

Read more

关于中美关系的观点


  我认为中国的学界,政界,媒体界人士不应该过分热心参与中美关系的讨论,更不能跟着起哄,炒作什么中美分道扬镳,什么中国挑战美国,什么人民币挑战美元霸权,什么我们要取代美国引领世界,什么美国已经衰落,什么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什么中国已经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姑且不论中国目前在很多方面与美国还有相当差距,尤其我们国内许多重大民生问题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就算是有一天中国全面超过美国,我们也不应该大张旗鼓去自我炫耀,自我宣传,甚至自我吹捧。

  是不是世界领袖,是不是站到了世界舞台中心,是不是引领世界和人类进步,这需要世界人民来公认,需要人类历史来检验,需要具体真实的国际新秩序为基础,...

Read more

什么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


  一个真正全球性的货币和金融市场对人类经济各个方面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影响,我们至今还知之甚少。毫无疑问,唯有从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金融危机爆发和传导的机制,理解各国贸易和国际收支的机构及其宏观政策含义,从而真正理解国际资金流动对各国经济的深刻影响,理解汇率动荡的本质;唯有从全球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的角度,才能理解当今世界各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外部约束,我们才能制定正确的国际经济和产业战略,制定恰当的经济和金融安全战略。

  产业资本主义时代催生的技术创新、全球性产业分工体系和贸易体系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体系的崛起提供了基础条件,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反过来极大地推动...

Read more

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困难已被我们发现


 

  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人员我这些年对中国经济的建议和意见比较多,所以外界认为我对中国的经济很悲观。甚至一些朋友认为我是在唱衰中国经济,我想借此机会做一点声明。

  同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一样,对像我这样出生在六十年代中期,差不多有十多年吃不饱饭的经历的人而言,是没有任何理由唱衰中国经济的,也没有任何理由来否定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

  之所以要提出今天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的困难和风险,是因为我对中国的期望非常之高。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优秀文化财富的文明古国,我们先祖是非常骄傲的,任何事情,我们是不会和我们同水平,或者比我们水平低的国家相比的,我们现在的标的...

Read more

2017年各国货币政策将告别“非常规”


 

  2017年是人类货币史的重要分水岭

  在博鳌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货币政策在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之后,目前全球已经到达了这次周期的尾部,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不再是宽松的政策。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掌门人,周小川行长的这个判断意味深长。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以美联储为首的多国央行实施低利率、零利率乃至负利率的货币政策,实施大规模向市场购买金融资产以创造货币或流动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是人类货币史上史无前例的非常规政策。

  如此大规模和长时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全球和各国经济金融的影响究竟是正面多还是负面多?经济学者和中央银行家们一直有激烈的争论。综...

Read more

为什么经济学在危机时刻总失灵?反思自私的人性


  每一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刺激人们重新审查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济学者尤其如此。经济学者声称可以解释和推测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可以设计让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大政方针,可以规划人人共享福利和幸福的宏伟蓝图,可以制定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甚至可以帮助人类实现长期繁荣和持久和平。

  曾几何时,经济学者似乎无所不能。然而当金融体系轰然崩溃,经济体系陷入危机,经济增长急剧放缓和衰退,失业人口迅速飙升,社会矛盾不断恶化时,经济学者却突然变得束手无策,黔驴技穷。这看起来如此荒诞和怪异的一幅景象,绝非是危言耸听。

  即使没有公开承认,全世界负责任的经济学者其实都在深...

Read more

一文读懂中国经济的近忧和远虑


  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人员,我这些年对中国经济的建议和意见比较多,所以外界认为我对中国的经济很悲观。甚至一些朋友认为我是在唱衰中国经济,我想借此机会做一点声明。同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一样,对像我这样出生在六十年代中期,差不多有十多年吃不饱饭的经历的人而言,是没有任何理由唱衰中国经济的,也没有任何理由来否定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

  之所以要提出今天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的困难和风险,是因为我对中国的期望非常之高。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优秀文化财富的文明古国,我们先祖是非常骄傲的,任何事情,我们是不会和我们同水平,或者比我们水平低的国家相比的,我们现在的标的只有一个—&...

Read more

中国经济为何有一把好牌却打不出来


  关于中国经济现在有很多争议:譬如所谓稳增长与去杠杆之矛盾、稳汇率与稳资产价格(房价)之矛盾、稳汇率还是稳外汇储备之矛盾,等等,其实这些说法都没有抓住根本。

  今天中国的最大矛盾和风险是改革和反改革、开放和反开放、真改革和假改革之矛盾!现在看起来假改革似乎占了上风。

  重要文件那么多、重要讲话那么多、威武口号那么多、决心誓言那么多、论坛会议那么多、负责部门那么多,请问真正改革究竟推动了吗?看来没有。如果真改革、真放权、真法治、真创新,那么稳增长、稳汇率、稳储备、稳就业、稳资产价格就都能实现,否则就什么也稳不住!我们有一把好牌却打不出来。

  谁是阻碍真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首先...

Read more

中国经济不是L型,很可能是I型!


  编按:由新华网、价值线、吴晓波频道主办的"半程2016"峰会高朋满座,吸引了二千名现场听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际货币理事兼副所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向松祚在峰会上指出:中国经济可能没有“L型”,而是整体下行,中国经济的根本困难是原创性科技创新严重不足。

  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人员,我这些年对中国经济的建议和意见比较多,所以外界认为我对中国的经济很悲观。甚至一些朋友认为我是在唱衰中国经济,我想借此机会做一点声明。同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一样,对像我这样出生在六十年代中期,差不多有十多年吃不饱饭的经历的人而言,是没有任何理由...

Read more

中国经济的担心和焦虑


  我这个人是最不喜欢谈命题作文的,但是陈诗涛给我出了一个题目,从CPI来看经济回暖和房地产走势。我想我的大师兄陈淮教授刚才已经谈到房地产走势了,所以房地产走势我就不谈了,我谈谈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看宏观经济的看法。我谈三个基本的看法:

  第一的看法也是我想提出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好像很担心,很焦虑,担心的到底是什么?焦虑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看看我们的宏观数据,今年一季度增长6.7%。我看了一下最新世界各国发布的数据,这个6/7%在全世界是NO.1,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增长速度更高,即使我们把这些水分都扣掉,哪怕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到6.5%,甚至6%,在全世界仍然是最高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