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黄飞鸣

黄飞鸣,男,河南永城人,金融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主要从事货币理论和政策、金融机构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财经研究》、《当代财经》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以及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16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

关于经济学的妙语


 

完全竞争: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太阳,接着魔鬼创造了灼伤;第二天,上帝创造了性,随后魔鬼创造了婚姻;第三天,上帝创造了一位经济学家,而魔鬼陷入了沉思。思前想后了好大一阵子,魔鬼也创造了一位经济学家。

 

经济数据难处理的透明度:经济统计数据就象比基尼,暴露出的那部分固然重要,但没暴露的那部分才更是要命。

 

自由贸易:实现自由贸易就象上天堂,每个人都想去,但都不想去得太早。

 

通货膨胀:搞一钉点儿通货膨胀就象怀一钉点儿孕,很快就会使肚皮胀起来,大大超过一钉点的界限。

 

经济政策定律:经济学家在其懂得最多最有共识的...

Read more

房价高到远超买房消费能力时为何还能不降反升?


 

                   黄飞鸣 

任何国家,买不起房的人应该是少数人,住廉租房的应该是少数人,多数人都应该有能力买房。那么,目前在中国一些城市,房价高到远远超买房消费能力时为何还能不降反升?

有网友说20081月份的《青年文摘》报道,日本东京的房价也不过是工薪阶层年薪的5倍,而他所在的城市平均工资不过1600,按年薪2万算,要买得起一个100平米的房子,不...

Read more

房价供求决定是愚弄民众的


房价供求决定是愚弄民众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房价若由供求决定,地产商只应获得正常利润,不应该有超额暴利;若有,政府的那只“手”就应出来,反暴利!

 

财政部2006年11月初发布的一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报。检查发现,部分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2005年财政部组织检查3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查出资产不实93亿元,收入不实84亿元,利润不实33亿元,39家房地产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2.22%,而实际利润率高达26.79%。  

 

也就是说,按照财政部的检查报告,房地产企业的实际利润率高达27%了!

...

Read more

涨之预期破,房价真的会下跌


涨之预期破,房价真的会下跌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汇报了一组最新数据:广州11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10433元/平方米,环比10月均价下降9.9%,单月降幅为广州近两年未有。同时,成交量大幅萎缩,同比下降了41.1%

有媒体报道,1217,在一连串的宏观调整、信贷紧缩的背景下,市场传出了万科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低价出售新盘的消息。

2000年以来,连续5年的上涨,让房地产市场似乎成了一个只涨不跌的神话。现在看来这个神话要破了,由地产商靠铺天盖地的广告、媒体宣传、名家吹捧形成的心理预期——只涨不跌、先买赚钱—&mdas...

Read more

国有银行股改开放之思


  12月11日是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一周年纪念日。就在这一天,中国宣布将QFII额度提高到300亿美元。这无疑是给美国财长鲍尔森带队的华尔街团队又“一套大餐”。也许是为了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造势………!?

  从过去一年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来看,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步子巨大:中国金融业在美国佬外力的倒逼下打破了保守的利益集团制约,加速了体制改革,对外资的开放速度和过度的优越条件,让国人和国内投资者百思不得其解!

  近期,有人核算外资入股中国境内十几家金融机构一年赚走了一万亿元,认为中国金融资产形成了旷...

Read more

穿过房价的需求的手


穿过房价的需求的手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能力的统一,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不是现实需求,可以算作一种潜在需求,价格是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的分水岭。对理性的商家来说,投放物品只考虑购买欲望和能力的统一的现实需求。在目前房价面前,需求已经饱和,供给还在源源不断,可以说现在各地的房产市场已是供过于求,不是供不应求。这可以从政府公布的一些大中城市人均拥有居住面积的数据就可以推断。根据在2004年底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建设部的领导就预计“2005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超过26平方米,比2000年提高6平方米。在2005...

Read more

出于金融安全:国有银行股改新方案


出于金融安全:国有银行股改新方案

 

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在我国不可能完全商业化,银行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全体纳税人还要为它们的提供保障,事实上中国老百姓、纳税人一直为国有银行“输血给养”:比方说,老百姓的那么多储蓄,银行以很低的存款利率(实际利率经常是负的)支付给储户,然后以近乎翻倍的利率贷放除去获取利差收益;以0.72%的利率吸收的活期存款,缴存到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是1.88%,更是翻倍了的利差收益。贷款收不回坏账了用国库资金、纳税人的钱来冲账,我们中国人民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怎么能卖给老外呢?

 

从...

Read more

房市信息公开制度化势在必行


 

房市信息公开制度化势在必行

 

央行决定从200712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14.5%,这是央行年内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提出从紧金融政策以后第一次增加银行准备金率。由于CPI继续高企,估计11月将达到6.8%,再次加息也有可能。若再次加息,房地产贷款将更加让购房着感觉压力增加。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不会加速房价下调。有消息称,广州的房价已经下降了。

在房价高涨的时候,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捂盘惜售,想趁机多赚一笔,也有不少开发商低价大规模囤积土地,待价而沽,人为哄抬地价,地少了,商品房也就少了,房价自然持续疯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