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程远

  196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1970年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至今有30余年。1980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入经济日报工作,任编辑、记者、主任记者,以擅长写经济述评称著。1991年评为高级记者,为当年全国最年轻的高级记者。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突出专家称号,享受中央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中组部确定为储备专家,2000年被评为中直机关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从事新闻工作至今36年,连续报道汽车行业24年,发表了大量有关经济政策研究、行业发展、企业成败的报道,是考察过中国汽车企业最多的记者,在中国新闻界以撰写深度报道见长。曾多次考察过美、日、德、法、英、意、韩等国汽车工业。曾作为汽车研究专家,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邀请到中南海介绍汽车工业发展状况及思路,还应邀到日本就中国汽车工业做过专门演讲,并多次经中国记协安排,接受国外媒体访问。与汽车工业的政府主管部门高层,保有多年交往友谊。有著述《程远有话就说——中国汽车这些年》、《留下的并非一片空白》、《谁来装备中国》等。

公路高收费已成多种社会丑恶之源 亟需解决


  河南禹州农民时建锋套用假军牌营运8个月,免费通过高速公路2361次,被法院认定偷逃过路费368万余元,并判处其无期徒刑。一个43岁尚未娶上媳妇的老实农民,居然折腾出如此惊天大案,引起媒体强烈关注,闻之者无不被其“雷倒”。

  即使按照后来平顶山中院的解释,剔除其中超载罚款278万余元,正常收取过路费只有90多万元,仍然是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数字。西方谚语云:“上帝要其灭亡,必先让它疯狂”,正是这疯狂的收费案,将“公路高收费”再次推向了舆论的审判席。

  然而,“拔出萝卜带出泥”,...

Read more

限购是市场疯狂增长必然付出的代价


  广州限购的“靴子”终于落了地,6月30日晚上9点,广州市政府正式通报,7月1日零时起,1个月内暂停上牌。大批消费者连夜排队购车,经销商纷纷延长营业时间,有4S店在仅剩下的3小时内卖出上百台车,原本打折的车不再打折,压库严重的4S店当晚全清了库。

  广州采取汽车限购,虽然时机显得突然,却在意料之中。尽管北京有“首堵”的美名,但广州1600万人众、240万辆汽车保有量,城市面积和交通设施远不如北京,加之来自港澳的“两地牌”车辆加入,广州和北京其实是属于同一个“拥堵级”。

  对汽...

Read more

中国汽车市场重点仍将是在东部“走基层”


  最近以来,媒体上流行一种提法:“车市向西”,甚至有媒体以有企业在西部建新厂,如一汽大众、吉利沃尔沃等,断言中国汽车业的发展重点将由东部向西部转移。

  不久前闭幕的成都车展的确显现出“车市向西”的倾向,汽车企业对成都车展热情普遍高涨,的确加大了“到西部去”的步伐。不过在我印象中,成都车展的被重视,并非自今年起,至少两三年前成都车展就已“异军突起”,不再和其他省会城市,如长春、天津、南京、武汉等车展平起平坐了,还把同处于西部且“直辖”了的重庆也甩在了后边,只与广...

Read more

汽车产销数据不能靠企业自我保真


  日前,华泰因销量数据造假被中汽协统计“清零”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汽车业统计数据可信性的讨论。其实,数据造假是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潜规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只是大家见怪不怪,不太当回事罢了。这次华泰“玩”得太过分了,竟然把销量放大了3倍,引发媒体质疑,让汽车统计部门脸面实在没地方搁,才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目前国内公开发布汽车统计数据的机构有三家:一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是国家认可的“官方”数据统计机构,最早归中汽公司管理,后转机械部,机械部撤消后转中汽协至今。二是“乘用...

Read more

公车新标准:回归"代步"属性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公务用车的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与老规定相比,新《办法》最值得关注的亮点,是公车配备人数的限制和价格与排量标准的下调。新“办法”规定,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每20人不超过1辆,排气量从2.0升下调至1.8升,价格上限从25万元下调至18万元,人们将其简单概括为“两个一八”。

  公车改革新办法的这两个亮点,特别是降低了的两个“一八”标准,代表了公车改革的正确方向,也表明了中央对这次公车改革的坚决态度,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

Read more

中国汽车缺乏自主信心


  在与华泰“闪婚”9天随即宣布分手后,萨博又出现在另一批中国竞购者面前:庞大、长城、青年,据媒体报道,还有北汽集团隐身在后。萨博东家世爵的CEO穆勒自称,他是“在同一家酒店与三个买家进行磋商,整个过程完全可以拍一部电影”,并表示谈判时他们“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其欣喜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资料显示,萨博最近一年审计的净资产为负2.07亿欧元、净利润亏损2.21亿欧元,财务状况之糟糕可见一斑。有机构估计,萨博拖欠的货款超过3亿瑞典克朗,约合4,720万美元,同时还必须在五年内偿还通用3.26亿美元优先股,其红...

Read more

发改委解释高油价何时说真话


  不能不佩服发改委的“先见之明”,在国际油价接连下降、最高降幅达到每桶20美元时,顶住舆论压力,让两大石油集团固守高价,终于熬到国际油价止跌回升,重新站到了每桶100美元以上价位,“4%变化率”的条件不能满足,油企省掉了一次降价再涨价的过程。

  耐人寻味的是,油价调整的窗口刚刚关闭,发改委就表示,今年国内成品油的供应十分吃紧,或将供不应求,似乎在为下一轮涨价造势。

  中国油价只涨不跌已是常态,从2元多一升到今天的七元多一升,多年来油价一直在“稳步前进”,终于达到了“国际水平&rdqu...

Read more

不必为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焦虑


  近来,媒体上流传着一则故事:两会期间,重庆市长黄奇帆“捶桌子”“怒斥”汽车企业:“到处布局,同时开工”,“都在往500万辆走,都昏了头了”,在他旁边就座的是国资委主任王勇。分析认为,黄市长所“怒斥”的汽车企业,是地处重庆市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长安隶属中国兵装总公司,不是重庆市属企业,黄市长可能特意说给王主任听的,但不便指名道姓。近年来,长安集团确实“四处”投资,在南京、景德镇、哈尔滨、深圳、北京、合肥,以及最近的重庆、昆明等地,均有不小的投资...

Read more

透视中国汽车业规模化:多少是水分?


  如今,中国汽车业似乎与“规模”二字密不可分,提到中国汽车业,人们立即会想到一个词:“大”,市场规模全球最大,年产销量全球最多,全球汽车企业无不为之眼红。如果仅仅是把规模看作汽车业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指标,无疑中国汽车业在全球同业中是最成功的,因为全球谁家也没有中国汽车市场大,谁家也没有中国汽车市场增速快。

  在这里,我们先要强调一点,所谓“规模”,应当包含两方面概念:一是讲产业的总体规模,一是讲企业的个体规模。

  就汽车产业总体规模而言,中国做到了世界第一,并且还在继续高速增长。对中国汽车市场最近...

Read more

捷达的未来还看不到尽头


    

     

捷达的未来还看不到尽头

 

    一年前,作为“老三样”之一的富康退市时,尽管有人对同属“老三样”的普桑和捷达继续“赖”在中国市场上有股无名火,但极少有人认为二者也应该退市。原因很简单,富康退市前的年销量只2万多辆,而桑塔纳和捷达则各有20万辆,谁敢承担二者退市的责任。那么,同为“老三样”,为什么富康最后因销量惨淡而被迫退市,而桑塔纳却能继续神话,捷达还能整容再战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

&nb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