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内部环境也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最主要的,就是企业的员工变了,过去的员工主体是“60后”和“70后”,现在开始转变为“80后”和“90后”。
首先,现在的企业员工更加讲究生活品质。他们在乎休闲娱乐,他们不愿意加班加点,希望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如果让他们千篇一律地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像机器人一样重复地劳动,那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其实这种情况并非中国独有,同样的事情,30年前在美国也发生过,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完全重复性的工作逐...
作者文章归档:高建华

高建华先生作为著名作曲家、资深音乐制作人,以超越音乐作为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与范畴,把人类听觉(感官)对不同声音(物理震动频率)所产生的识别与记忆功能作为研究对象,并凭借其三十年专业音乐创作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之丰厚沉淀,为当今国际品牌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传导,创研了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BAIS理论与应用技术》(Brand Auditory Identity Spread。即:品牌听觉识别传播,缩写为BAIS),从而,完善和填补了当今国际CIS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空白。
同时,以他作为企业文化研究专家、品牌顾问和社会活动家的身份,尤其凭借他近十年来成功的为众多国内外著名企业和品牌,创作的近千余首企业品牌的广告音乐和企业歌曲,以及在企业文化建设、品牌传播方面的诸多建树,获得“中国企业文化品牌音乐创作杰出贡献奖”、“中国BAIS理论创始专家”、“中国BAIS体系贡献奖”,并赢得了“中国品牌音乐创作第一人”的美誉,受到当今社会对他的认可与尊重而闻名于全国。
二、高建华社会身份
沈阳人,新西兰华侨。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中国音乐文学协会会员
中国音乐著作版权协会会员
广州奥凯广告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
广州奥凯BAIS品牌听觉识别战略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
广州巨流信息科技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总编辑
三、荣誉称号
1、“中国企业文化品牌音乐创作杰出贡献奖” (2004年)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评审委员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联合颁发
2、 “中国BAIS理论创始专家” (200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国际职业经理人协会、中国两岸三地总商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联合颁发
3、“中国BAIS体系贡献奖”(2009年)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国国际名牌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联合颁发。
四、代表著作 / 文献
1、《中国品牌之声》
2、《BAIS品牌听觉识别与传播》(出版中)
3、《联想奥运品牌》
4、《“中国制造”如何转危为机 》
五、主要音乐代表作
1、《你看蓝蓝的天》获CCTV“中国MTV大赛”金奖。
2、《我们能做第一》——2001年,应邀为CCTV“新北京、新奥运”大型歌舞晚会创作主题曲、音乐监制。由香港著名艺人谭咏麟和中国历届奥运冠军合唱。
3、《悠悠赤子情》。1996年,应GDTV邀请,作为旅居国外知名人士代表回国参加春节晚会,并作为“全能音乐人”拍摄作品《悠悠赤子情》MTV,全国播放近一年,影响颇广。
4、《青春无悔》——“健力宝”之歌。
5、《为你骄傲》——“苏宁”之歌。
6、《大爱无疆》——中国慈善形象之歌。
六、专辑出版
《中国品牌之声》
《中国海员之歌》
《金马银铃》
《唐诗新韵》
《知青岁月》
《百花迎春》
七、影视剧作品
为《中国警魂》、《天地良心》、《重绽芬芳》、《魂系大瑶山》、《偷渡的人》等
八部大型电视连续剧作曲、指挥、监制。
详细介绍:http://www.okbai.com.cn/aboutus_content4_view.asp?id=74
低成本战略将难以为继
过去30多年,令很多中国企业取得成功的低成本战略现在已经过时了,如果大家还在“低成本”上做文章,将来一定会出问题。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进行调整。
低成本战略会出问题的原因何在?大家只要看看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就清楚了:为什么中国品牌难于走出国门?为什么中国品牌即使走出去也是地摊货?因为以低廉的价格打开市场这一战略只会在开始阶段奏效,却不能持续有效,所以现在到了检讨低成本战略的时候了。我坚信我们必须提高产品的价值,走高价值路线,在高价值战略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才是未来的出路。中国企业正面临着紧要关头,如果不主动...
小众化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当市场从商品经济转向产品经济的时候,消费群体也会发生重大转变,我们不妨站在客户的立场来看问题,与之形成呼应。
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呼应的4个消费阶段
短缺经济意味着处于供不应求阶段。我相信45岁以上的人可能有印象,在20多年以前很多产品非常紧缺,要凭证凭票才能买到。
商品经济意味着大众化消费阶段。企业通过社会化大生产降低了成本,使得产品达到了物美价廉的境界,使很多产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能够进入千家万户, 就像当年福特汽车大批量进入普通家庭一样,一种型号、一种颜色卖遍全美国,靠的是什...
市场正从商品经济转向产品经济
在谈论企业转型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走过的路程,尽管这些观点在我的新版的《不战而胜》中提到过,但是为了把问题说清楚,让全书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在这里还是把相关内容简单地重述一下。最初是短缺经济阶段,然后是商品经济阶段,现在是产品经济阶段,未来是服务经济阶段和体验经济阶段。
市场经济发展的4个阶段
什么是商品经济阶段呢?就是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是完全可以互相替换的一种产品,我们称它为商品。商品经济时代应当说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抄袭、模仿、跟进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只要价格低就行。
市场经济的第二个阶段是产品经济。到了产品经济阶...
企业转型从企业家转型入手
企业转型的第一步,是企业家的思想意识转变问题,这是进行顶层设计的前提条件。因为企业家是企业的领头羊,只有领头羊想清楚了,想透彻了,转型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会少走弯路。
高瞻远瞩:未来10年的经济环境
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环境已开始步入小众化消费并以中产阶层为主体,同时企业员工逐渐转为以“80后”“90后”为主体,这种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悄然改变,决定了中国企业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中国企业的升级换代已经刻不容缓。
经济总体增速放缓已成必然
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已经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历史使命,...
企业转型是有先后顺序的
我们认识到了转型的终极目标,接下来的问题是:企业转型从哪里入手? 转型将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哪些方面?如何才能高效稳妥地完成转型?
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这些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在我看来,不管什么样的企业,要想彻底转型成功,必须把握好转型的三个要素:动力、能力、方法论。这三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此基础之上,我认为企业转型有四个层面是最重要的:企业家转型、战略转型、管理体系转型与企业文化转型,其中管理体系转型又可细分为营销转型、研发转型、生产转型、运营转型、组织转型等。所以我们谈论转型就要在这四个层面上做文章...
为什么要进行顶层设计
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获得发展,必须实行顶层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和考虑。
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没有顶层设计就如同失去航标灯的轮船,只能随波逐流,渐渐失去控制力。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让企业付出了沉重代价,交了很多学费,走了很多弯路。
过去那种靠一个好点子、一个好想法就能战胜竞争对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一定没有未来。
没有话语权、主动权、主导权的经营模式使很多企业陷入窘境,只能委曲求全,被动挨打,靠微利经营勉强活着。
多数企业执行力低...
顶层设计的必要
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获得发展,必须实行顶层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和考虑。
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没有顶层设计就如同失去航标灯的轮船,只能随波逐流,渐渐失去控制力。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让企业付出了沉重代价,交了很多学费,走了很多弯路。
过去那种靠一个好点子、一个好想法就能战胜竞争对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一定没有未来。
没有话语权、主动权、主导权的经营模式使很多企业陷入窘境,只能委曲求全,被动挨打,靠微利经营勉强活着。
多数企业执行力低...
如何拥抱互联网时代
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真正开启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因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的觉醒,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实现了市场透明化,中国企业不得不与国际接轨,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办事,按照市场营销的思维逻辑开发产品和开拓市场,这是一种纠偏和回归,并不像很多互联网大佬所说的那样是颠覆。因为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都是以消费者为导向,对消费者有敬畏之心,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赖,静下心来仔细研究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再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开发出令消费者难以抗拒的好产品。
目前,很多企业都是竞争导向,总想打败对手,所以一些人喜欢探讨互联网老二能否打败老大的问题,可以说这种好战的思维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
误把“想法”和“梦想”当战略
人们常说,“有梦想就有希望”。此话不错,但是“有希望”并不意味着希望就能够“成真”,甚至说大多数希望不会成为现实。因为要成功,需要有“梦想”,更需要有“逻辑”。没有“逻辑”的企业和个人,是不会“梦想成真”的,除非运气好得不得了,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可以说,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但是为什么社会上成功者总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因为大多数人尽管有“梦想”,却没有找到成功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