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桑原

武汉大学经济系硕士,现从事企业管理顾问工作。

从阶级角度看房地产现状


 

当且仅当处于同样经济地位的人团结起来追求他们的共同目标时,他们就构成了一个社会阶级。当然,也可以用阶层,团体的概念。在这里我们不追究范畴的细节,只掌握它的核心思想——共同的经济利益。在这次房地产的争闹中,有几个阶级呢?下面让我们分别欣赏一下他们的表演。

  一、房地产商

谁是2004年最快乐的人,恐怕除了美国的布什就是中国的房地产商了。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快报显示,1-8月,商品房平均价格继续大幅攀升。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2749元,同比增长13.5%,比一季度上涨了6.9%;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2525元,同比增长11.2%,比一季度上涨了4...

Read more

直销未来,魔鬼理想——目前社会所争议之“直销”现象本质分析


  可能是因为国内各媒体对“直销立法”的关注热度实在太高、太过含蓄也太过善意,以致存有“借直销大道有所所作为”期待的各类人等,近期又个个都象服了兴奋剂一般开始精神焕发了。从而使得关于直销的各类誉美之辞,劝世之言又或者是壮志豪情类的信息又开始充斥网络。如,我甚为关心的一个小朋友近期就陡然象成了专家似的,开始象我这个以“独立经济及人文分析员”为生存及发展状态的专业人士灌输如下“理念”,让我不由得为之心寒。她说:直销是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事业,人们以前对它的认识是因片面而错误的,是一种不成熟的偏见。确实,以前某些直销厂家的不规范操作给真正的直销抹了黑,但这不等于所有的直销都是社会祸害啊。见过不...

Read more

别把MBO当回事


hspace=5  MBO:围剿抑或拯救

  这是一个迷茫得让人有点不知所措的年代。

  MBO,这三个简单的字母组合,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凝结着千万人的爱恨情仇。

  曾经,MBO被视为国有企 业改革的救命稻草,部分学者、企业家们为此兴奋不已,但不久,MBO又成为了一个让人忌讳的词语。

  若干个准备实施MBO的国有企业被主管机构连发几道“金牌”叫停,国资委主任甚至亦站出来公开表态。

  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其中的缘由。

  曾经蠢蠢欲动、也想MBO一把的人发现,捧在手里的香饽饽突然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对于MBO,我们应当是围剿还是救赎?

  也许,置身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尴尬局面,我们只有迷茫。...

Read more

中国经济点睛之笔 搞好股市要搞好新股发行


 

  股市是国家经济的发动机,在美国是,在中国不是。因为中国的股市规模还很小,但美国经济主导着世界,中国的经济却面临各种问题。在国外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国内面临着通胀的压力。国内企业之间面临着近乎于白热化的竞争。中国制造业却成了全世界的反倾销对象。中国经济要好就也必须把股市搞好。现实上中国也极需要有一个高效的股市,来繁荣国内的虚拟资本,来引领中国经济。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关键就在于中国股市,如果股市搞活了,那么中国经济也就活了。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全社会,建议我们的政府要员们,我们的经济学家们,企业老总们,都来关心一下我们的中国股市!不要让他继续边缘化了!

  搞好股市中国经济...

Read more

中国对外资卷起红地毯



曾几何时,中国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拼命吸引外国投资者。外国公司往往为这些地方带来地位、出口市场准入、管理能力和技术,以及至关重要的资本输入。

大约10年前,投资1000万美元足以受到市长宴请,至少在二级城市是如此。如果承诺投资超过1亿美元,则会引来当地报纸长篇累牍的报道。

但是,据已有19年中国工作经验的投资者马大伟(David Mahon)说,外国直接投资(FDI)已不再享有那样的荣耀,尤其是在一些繁荣的东部沿海地区。他说:“外国直接投资仍集中于沿海城市。但由于外国公司兴趣过于浓厚,以致把很多沿海城市宠坏了。现在,最好是到内地或东北寻找投资机会。”

马大伟本人在宁海的经历证明了他的观点。宁海...

Read more

FedEx25年成功秘密 融合多元文化


  FedEx在中国行走已有20个春秋,有人说,现今FedEx在中国的知名度如同当年的五羊牌自行车,这个比喻或许有些夸张,但这也正好说明FedEx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根深蒂固。那么,是什么在推动FedEx庞大身躯快速前进?有人说,是FedEx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多元化的人才……然而,管理恰好成了各个不可或缺因素的连接点,它使各个环节更为有效地运作。

  1.以SFA润滑公司“机器”

  SFA在FedEx已经推行了25年,有业内资深人士这样评价它,有多少公司像FedEx这样,有一套经受住25年考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这套方法简单而实用,既有保密性,又为管理者提供了定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