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点睛之笔 搞好股市要搞好新股发行


 

  股市是国家经济的发动机,在美国是,在中国不是。因为中国的股市规模还很小,但美国经济主导着世界,中国的经济却面临各种问题。在国外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国内面临着通胀的压力。国内企业之间面临着近乎于白热化的竞争。中国制造业却成了全世界的反倾销对象。中国经济要好就也必须把股市搞好。现实上中国也极需要有一个高效的股市,来繁荣国内的虚拟资本,来引领中国经济。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关键就在于中国股市,如果股市搞活了,那么中国经济也就活了。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全社会,建议我们的政府要员们,我们的经济学家们,企业老总们,都来关心一下我们的中国股市!不要让他继续边缘化了!

  搞好股市中国经济会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是我简单了总结了搞好股市后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1,搞好中国股市,能够把银行资金引入中国股市,形成社会资本的证券化,可以通过股市对全社会作资产的优化配置,使整个社会的企业处于优质高效的环境下。

  2,分流投资房地产的资金。房地产的疯狂,是因为投资者找不到更好的投资途径,如果股市搞好了,很多人就不会选择投资价格已经涨上天的房地产。可以预言中国股市搞不好,房地产就不会降温。而且房地产的泡沫越吹越大对谁都没有好处。有人说房地产的泡沫不破灭股市就没有戏,但这不是个好的结果,我们希望出现的是有一个繁荣的股市来支撑过高房地产价格。只有股市好了,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忧患才能避免!否则房地产泡泡吹到极限大的时候,肯定要破灭的,如果真的破灭了,其危害必定大于股市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3,繁荣社会虚拟资本,改善中国企业生存环境。企业效益好了反而能推动股市继续上扬。股市搞好了,实现市场化发行新股。国内的优质企业就不用花较高的费用到海外上市筹集资金了,我们也不用把优质股票卖给外国人了,完全可以实现全部在本土上市。而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将是现在经济规模的5倍,国外发达国家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比为5:1而中国只有1:1)将给社会企业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

  4,实现中国资本自身的循环摆脱中国经济对“外商投资”和“出口贸易”的依赖。中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一个大国,其规模不亚于一个欧洲。 如果中国经济自身循环体系建立起来,就不用担心汇率提高而影响中国经济了。人民币既然有升值升息的要求那就升好了。这样就可以抑制物价不断上涨。近一步来说也能减少全世界商家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 减少中国带给世界的压力,要知道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

  5,有利于建立一个低能耗的社会。中国如果有一个高回报的股市,很多人就会牺牲一时的消费快感,而选择投资股市。比如现在花3万元买辆车的钱,如果投资到一个年增长达到20%的股市的话,那么20年后3万元的投资将变成115万。如果有这样的股市人们都会选择投资股市,从而减少全社会的高能耗。而现在呢,投资股市股票下跌,存银行面临通货膨胀,于是只有投资房地产,或者消费,这就造成了整个社会的高能耗。

  搞好中国股市首先要搞好新股发行

  中国的银行里有11万亿的银行存款,中国经济有着年8%的经济增速。可以说中国股市长期走牛的条件早已经具备。中国股市存在的是严重的体制问题,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不排除另一轮大熊市的到来。如果中国股市的国有股问题,全流通问题得到解决;市场化发行新股,以及市场的高成本问题得以解决;中国经济将会有一个飞跃的过程。

  中国股市的泡沫70%来源于过渡融资(高溢价新股发行和高价增发、配股),可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股市的大部分问题也就解决了。《证券市场周刊》有这样的描述:“两位证监会主席一上任就直奔主题——发行承销,实践证明证券市场的陋习、病因、死穴均发端于此。然而,核准制实施一年多便夭折了,保荐制开启没几天就丑闻迭出,皆因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可见问题所在的位置,两位主席基本是找到了,但解决的方法不得当,可以说究竟是什么问题他们还没有搞清楚。

  那么新股发行存在着什么问题呢?

  中国股市新股发行和增发配股都是以中国股市的二级市场的价值中枢为参照的。但中国证券市场明显没有给来上市公司资产定价的功能,因为中国股市的运行是在非市场化的环境下的,是受政策干预的,不是市场自身运行下的价格。所以把这个作为新股发行和增发、配股的参照,就会永远出现问题。以往的政策只能是堵漏,而只有把新股发行和增发配股的定价定准确了,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可以说中国股市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如果中国股市的总流通市值是全体投资者的财富没有错的话,那么任何以高于其实际价值在这个市场价进行财富置换的行为(新股发行,增发、配股)都是侵占流通股东整体利益的行为。

  公平的价格应该是完全的市场化环境下的价格,中国股市的新股发行,以往的二十倍市盈率定价不是,以后要搞的市场化定价也不是。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合理的新股定价的价格呢?只有全部市场化才能解决新股上市的合理定价,因为只有实现了市场化发行,市场化定价,才是最公道的价格,投资者才可能买到跌破净资产的新股。可以说以往的国际接轨的方向也找到了。但为什么会出现了持续四年的大熊市呢?很简单就是在国际接轨的措施上,我们的管理层采取了简单的渐进式的推倒重来的向下接轨。这是以牺牲所有投资者的利益为前提的。是根本行不通的!

   搞好新股发行就是要最终实现国际化

  还是要国际接轨,还是要全流通,还是要市场化发行新股,要市场价发行新股。转了个大圈,又回到了这个问题,这不等于没说吗?怎么是等于没说呢?首先我们的大方向已经形成了统一认识,虽然刘纪鹏在《股市新政先要正本清源》中说是“逼出来的统一认识”。在这种保护股市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要实现国际接轨只能是充实股市,充实股市可以通过新股发行的低定价、国有股减持的低定价和资产重组的办法实现,同时提高上市公司业绩最终实现中国股市的向上接轨。而在这个接轨的过渡期中,我给出的药方是参照国际接轨的香港股市的定价水平(香港股市市净率是1:1左右),以接近甚至低于净资产的价格给前来上市的公司资产定价。当前没有市场化发行新股的阶段,不建议民营企业上市,因为只有国有企业上市,即使是定价偏低,那也是还利于民的措施,是对十年来投资者的补偿!而最终实现国际接轨之后,才能允许民营企业来上市,因为那样市场才能给民营资本合理定价,他们才不会吃亏!

  目前最简单的办法是按净资产定价发行新股

  简单一点说,现在解决中国股市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实行新股发行,采取按净资产定价的办法,这和张卫星的所谓的同股同价发行的思路基本差不多,考虑到股价过低会对整个市场形成冲击,建议把发行时每股1元面值提升为每股三元的面值。其他政策基本可以保持不变。包括来上市公司的发起人股继续不流通(因为这个市场的价格是明显高于其实际资产的价格的,如果允许其变现就是对流通股东利益的损害);继续新股按流通市值向投资者配售的政策。

  中国经济的问题很大,但解决起来其实很简单,也许就在这一点小小的改动,中国经济将一片生机!管理层既然能搞用友软件36.60元的市场价发行新股的实验,为什么就不搞一个按净资产发行新股的实验呢?现在按净资产定价如果都不能接受,就怕如果有一天,真的国际接轨了,即使净资产价打八折市场都不会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