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魏加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兼职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金融、危机管理。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是民营企业的补充


 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近日在杭州举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员魏加宁在论坛上做了题为《如何防止民营企业政策掉入“塔西佗陷阱”——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为民营企业彻底正名》的发言。

魏加宁认为,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是民营企业的补充。他说:“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如果我们不趁着目前对民营企业形成高度共识的时候,为民营企业彻底正名的话,就很有可能错失良机,而这种良机往往稍纵即逝,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我个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民营经济,而且民营企业才是主体;国有企业其实是对民...

Read more

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


 魏加宁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原副部长。这是他最近的一个演讲。

 

 

1月15日,2021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在线上举办。著名经济学家魏加宁老师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发表了非常犀利的分析,包括经济增长面临的人为干扰因素,房地产和金融泡沫问题(结合日本的教训),是否存在“滞胀”以及如何应对“滞胀”问题。本文精编,讲话有所删节。本次分析会由华夏供给侧经济学研究院主办。

 

~~~~~~

 

去年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对最新形势做出的研判,我认为非常准确,首先强调了...

Read more

中美不能脱钩


  1有关中美贸易战

  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中美关系回不去了?”

  对于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反思两点

  第一,中美关系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首先需要反思我们自己出了哪些问题。因为我们决定不了美国应该怎么做,但是却能够改进自己的不足。

  第二,中美关系究竟是回不去了,还是不想回去?这完全是两回事。如果你根本就不想回去,那就怎么做也回不去了,就像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

  误区二:“脱钩无所谓,中国有巨大的市场”

  需要不等于需求,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最近一个时期,...

Read more

允许地方发债是推动财政改革的动力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

  寻找撬动中国继续改革的支点

  应当说,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以管地方政府的项目为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应以监督地方政府的财政为主。

  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是推动地方治理结构、地方财政改革、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等一揽子改革计划的动力。

  审计署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报告公布已经两周了,机构和研究人员仍未停止对10.7万亿总债务规模这一数字的质疑。

  2011年7月11日,审计署新闻发言人通过新华社对外宣称,此次审计涉及的每一笔债务和每一个数据都是有据可查、真实可靠的,不存在所谓&ldqu...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