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志浩
反向收购历史演变
反向收购与中国实践
万达并购AMC:高杠杆收购已失天时地利
大连万达集团近期斥资2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全球排名第二、但经营已陷入亏损的电影院线集团AMC的100%股权并承担其债务。看报道,舆论关注的焦点大都落在万达此次收购是否物有所值上,而笔者却为万达激进的财务风格捏了把汗:此次收购所费,全部来自于银团的贷款,是100%的杠杆收购,实在是一步险棋。
企业在收购兼并中运用杠杆手段,是比较常见的。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信誉取得贷款,快速实现扩张,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但不能不说,100%利用外来资金去完成收购的例子,中外却非常罕见。笔者担心,在这次收购案中,AMC集团原本负债率就过高,只要稍有闪失,就可能会出现难以估计的局面。
首先...
为“对赌”正名
甘肃高院近日的一则判决,让PE的“对赌”条款再次陷入是是非非的漩涡。
PE机构海富投资与被投公司甘肃世恒五年前约定:甘肃世恒2008年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否则,海富投资有权要求甘肃世恒予以补偿,并规定了具体的赔偿条款。岂料从事有色金属行业的甘肃世恒2008年的利润不足3万元。赔与不赔的纠纷由此而生。
官司一层层打上去,闹到了甘肃省高院。法院判定该对赌条款无效,并说对赌条款“有一定社会危害性”。媒体报道说,海富投资又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目前仍未有下文。
笔者非常不认同甘肃省高院的判决,这显然让市场...
PE赚快钱心态非改不可
很多国内PE (私募股权投资)坚守的唯一“准则”是,能否上市。可能上市的,PE蜂拥而至。当然条件也是苛刻的,往往附带着传说中的对赌协议和苛刻的赎回协议。比如,若不能如期(通常约定期短则18个月,长则36个月)上市,那这笔投资往往会变成年利率15%甚至20%的债权。
对萨博收购案吃惊的吃惊
庞大集团和浙江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收购萨博汽车一案近日流产,有不少媒体对此表示吃惊。对于这种吃惊,笔者感到尤为吃惊。
吃惊之一,一些媒体把这宗收购案的流产,归结于萨博汽车的前东家通用汽车的反对。其实,通用汽车的“反对”早在意料之中,而通用汽车对于这次交易已根本没有否决权。
今日的通用汽车与萨博汽车早无股权关系,只不过,据悉通用当年把萨博出售给如今的卖方时,有过承诺:将授权新股东使用通用汽车的技术。这种授权,是因为当时的瑞典方是通用汽车直接的交易对手。在金融危机之时,岌岌可危的通用汽车为了尽快促成这次交易,作出这样的承诺完全可以理解。然而时过...
李书福的管与不管
近日一则新闻,把原本希望少露面的李书福再次推到了公众视线中。
意大利某专业汽车媒体称,吉利汽车计划以纯网络销售模式进军意大利市场。尽管吉利后来声明尚未确定在意大利市场的经销模式,不过吉利以帝豪系列谋划欧洲市场的意图已非常清晰。去年底,欧洲新车安全评价组织(Euro NCAP)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最新一批新车碰撞测试成绩,吉利帝豪EC7获得了四星成绩,而之前中国自主车企在该测试中的最高纪录是两星。无疑,一向以安全性着称的沃尔沃,已开始反哺吉利。
在把沃尔沃收归囊中一年多后,吉利与沃尔沃之间的协同效应已经初现。当初,很多人曾质疑李书福,能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