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大俗

该老教师退而不休,好多管闲事,不太讨人喜欢。专注教育,好专牛角尖。
他认为中国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要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发展了几百年的西方世界。不然要超越他们,中国不知要多花多少时间,多浪费多少钱,多赔上几代人。如何站在他们肩膀上呢?他认为,大批地 翻译西方大学教科书,由当代世界水平的高教知识,去普及我们每年超过500万的大学生是上上策... ...
他推荐你读:1,翻译国外大学教科书与否,对中国发展影响的分析---之一
2,中国开放引进的巨大盲区--知识引进的缺失(TKTP 链)

请多指教


对翻译国外大学教科书感兴趣,认为这是中国跨越式发展的法宝。

老子《道德经》 第三章 不尚贤 使民不争


  

这一章是道德经“无为而治”思想的实践篇之一,是从中等层次上理解什么是无为而治,和如何才能做到的重要篇章

不尚贤,使民不,

仅这七个字已经使衙门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奖与惩的效果是一样的,不惩就是奖了。尚贤奖善,是用名誉地位或物质去正面鼓励;惩恶是对违犯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惩恶的标准是法律法规,具有条款简明,百姓容易守,政府容易执行。而奖励的条款标准要复杂许多,伪善,争竞,嫉妒都是奖励的付产品。背后的动机是名声欲望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

金银珠宝虽是难得之货,但不是必需品。如果有道之人和掌握社稷的人不去推崇使用,这些东西...

Read more

“采访”张爱玲(下)


 

容易爱玲止住了哭,八戒赶紧转移话题:

“您几乎是五四时代的同龄人,请问对五四运动有没有什么感想?”

“好的方面大家都知道,五四最大的败笔是引进西方文明的'三缺一'。”爱玲说,

“哦?”八戒不解,

“我们引进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即民主和科学,但更为根本的信仰却没有。

我们打倒了孔家店和道教,但没有引进新的信仰。中国信仰的真空恶化了人心的空虚,

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爱玲打开了话匣子。

 

“...

Read more

“采访” 张爱玲(上)


 

--- 纪念张爱玲诞辰96周年

 

9月30号,国内的今天,是一代才女张爱玲的生日。她凄美的文笔惊诧了五四运动以来的人;

一段伤心的婚姻深深的伤害了她,也伤害着她的读者;从孩童时期一直到她离世悲戚艰难生活,

让人有一种想把她捧在手心里的冲动……

千不幸万不幸,都是老胡若的祸(胡兰成),你把我们心爱的爱玲拐跑,能好好过日子,

我们读者站在娘家人的立场上也就认了,你怎么能坑人啊?

八戒的脸皮比较厚,地摊小报编辑部派他去找当事人问个究竟,必要的时候搂两耙子……


--------------...

Read more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大家都认为美的你也说美,是错误的。

大家都认为善的你也说善,是不对的。

天下皆知:是公众和社会认...

Read more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能够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道,就不是恒常大道;

能够用名字清晰定义的,也不会是大道的名。

我们倒装表达一下看看是不是更清楚:

真正的大道是不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只能心领神会。

任何的名字也不能清楚定义大道,是没办法取名字的。

说不清,听不明。这也是信仰争议的原因。能经历,能感觉到,但无法表达出道的本来面...

Read more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尽管这是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感觉放在最前面才更有逻辑。因为本章最先涉及了道的名字和称谓的来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 寥兮 ,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谓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 混成, 先天地生

1 从时间顺序上说,道在天地产生之前就有了。

2 天地不是固有的,是后来才产生的。虽然这里没有说道产生了天地,但在第一章中 无名天地之始 就道出了产生与被产生关系。...

Read more

八戒臭事一箩筐(01)---做好事还挨打?


 

 


       却说这日,唐僧师徒四人来到金水河畔,虽不算太繁华,也是小有人家。其他人忙着赶路,只有那八戒东张西望。

          不一会,山拗那边出现一个人影,…稍近一点看那人背了一捆材,走路显得有点吃力…再近一点,看得出打材的人是一民女。

            唐僧说:“悟空,看那民女走路很是吃力,不如上去帮她一下,善哉,善哉。”

&nb...

Read more

<道德经>第五章: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瀹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这里难理解的就在“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句话。既是 圣人却不仁,那还能称为圣人吗?

有意识地去做好事叫仁,对事物的自然性是一个负面的影响。经常会打破自然状态的平衡,后续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不刻意去施仁 不表示不慈爱。不施仁是在不需要施仁的前提下不施 。从“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 而后义 ,失义&n...

Read more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本章的意思是:处高位者,于国以循道不妄为为原则;于民,要以道教化,让他们回归质朴,远离名利智巧为原则。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一章,也放在前面讲。争议的焦点就是:古人是否有愚民倾向?

本章的“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结合第三章的“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