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大俗

他认为中国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要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发展了几百年的西方世界。不然要超越他们,中国不知要多花多少时间,多浪费多少钱,多赔上几代人。如何站在他们肩膀上呢?他认为,大批地 翻译西方大学教科书,由当代世界水平的高教知识,去普及我们每年超过500万的大学生是上上策... ...
他推荐你读:1,翻译国外大学教科书与否,对中国发展影响的分析---之一
2,中国开放引进的巨大盲区--知识引进的缺失(TKTP 链)
请多指教
对翻译国外大学教科书感兴趣,认为这是中国跨越式发展的法宝。
老子《道德经》第81章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结尾篇)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人救赎篇 下)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人救赎篇 下)
和大怨,必有余元;
主旨:本章承接第七十八章,讲天对人的救赎。天人拯救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解决人罪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人就没有办法与道谋面。本章的“怨”就是指这罪。对应于《道德经》第一章的“欲”,同一个意思。
人也许要问:我一不偷二不抢,何罪之有呢?这个罪就是人自娘胎里就有的欲。自亚当夏娃犯罪之后,欲才进入人体。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就说了:有欲不能见道的面,只...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天人救赎篇 上)
G8、G20、 G2、 G3、 G4, 中国抉择?
第二篇 G8、G20、 G2、 G3、 G4, 中国抉择?
“中美国”,G2共治全球?
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弗格森(Niall Fergusion)在2007年首先提出了Chimerica的概念,翻成汉语可以译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中美共生体”,或是“中美国”。不久前,德国的《明镜周刊》的在线新闻介绍了这个新概念,形象地描述为西部的“中美国”负责全球消费的任务,全球各个主要经济体的剩余...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上)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主旨:本章是讲大国,强国之道。目的是告诫强国之君,得胜的决定因素在道,不在强。在道上,虽弱小却必获胜;不在道上,虽一时强大,却难逃灰飞烟灭的命运。
“是以兵强则不胜”是本章的关键句。犹太版道德经中,“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依靠势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灵方能成事。” 这两处来自道的经文均明确:胜败的决定因素,在道不在人,不在肉眼层面的大与强...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天下篇之20)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主旨:本章是讲一个从上到下,包括君王,百姓的生活目标均在世俗层面,施治也在世俗层面的情况下,会是什么样子。基本上可以说是个失治,糟糕的烂摊子。相对地,如果君王,百姓,国家施治均在道的层面,又会是什么样子呢?道藉老子之手也赐下了这么一章,就是第80章的“小国寡民”篇。
我们先看所有人,包括君王都在世俗里的情形,就是本章要点。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生活拮据,青黄不接,常有相当数量的百姓,不能解决温饱等...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天下篇之19)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主旨:本章讲的是律法,讲到了律法尊严丧失,作用不彰。讲了如何恢复律法的尊严,使国家的法制系统正常工作。讲了什么情况会导致国家法制系统失聪,告诉统治者哪部分是属道管辖范围,哪些标准是君王应当严格遵守的。
深层次上讲了道与法律的关系。讲了君王行为与百姓回应的关系。字数虽不多,但对律法的讲解相当透彻,精辟。天道就是天道,言简意赅,且完整。
逻辑关系上说,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