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祖桦

张祖桦,1955年生人。1982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曾任共青团中央常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委书记、中国青年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1991—1992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进修西方国家宪法。1993年至今,任职于民间研究机构,曾受聘四川师范学院政治法律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现代化、宪政民主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治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变迁》(主编)、《政治改革与制度创新——中国大陆的宪政民主道路》、《中国政治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宪政民主体制》、《怎样在中国建立宪政民主体制》、《论"民主兴国"》、《中国国家结构改革:从单一制到联邦制》、《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等。

甘地:论非暴力


     

甘地:论非暴力

 

 

1、一边是真理和非暴力,一边是谬误和暴力,在这两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我们也许不可能做到在思想言词和行为中完全非暴力,但我们必需始终把非暴力作为我们的目标稳步地向它接近。不管是一个人的自由还是一个民族或整个世界的自由,都必需通过这个人、这个民族或这个世界的非暴力来达到。

2、非暴力并不是一件可以随意穿上和脱下的衣服,它的地位是在心灵中,它必定是我们存在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3、非暴力抵抗精神的获得,是一种在自我否定和欣赏我们自身内部的隐藏力量的长期训练,它改变一个...

Read more

转型正义论述之反思


    

转型正义论述之反思

 

时间:11/8/2009  作者:江宜桦     
标签:转型正义

  

  自由民主是目前人类追求的价值,因此民主转型及转型正义也自然而然成为众人肯定的现象与理念。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威权或极权独裁对平民百姓所造成的身心伤害,确实不是任何藉口(如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所能够合理化。因此,一个民主转型之后的国家,绝对应该设法实践转型正义。正如同许多提倡转型正义的作者所言,如果我们轻易放弃追究真相、轻易遗忘历史,那么前人的牺牲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而类似的悲剧也将一再上演。为了让受...

Read more

林培瑞:我对中国的年轻人感到失望,除了韩寒


林培瑞:我对中国的年轻人感到失望,除了韩寒

 

来源:南都周刊
 
2010年05月24日08:02
 

 
自70年代以降,数十年间,林培瑞始终坚持对中国社会做真切的观察与了解。

  美国汉学界的中国通不少,很难有人再有林培瑞这样的际遇了。

  他的中文老师是现代语言学大师赵元任的女儿——哈佛大学赵如兰教授;他自己在完成了哈佛的本科和硕士学业后,又师从美国汉学权威费正清教授,拿到了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的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上海传统风格的通俗小说(1910~1930)》,研究的居然是民国初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