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正义论述之反思


    

转型正义论述之反思

 

时间:11/8/2009  作者:江宜桦     
标签:转型正义

  

  自由民主是目前人类追求的价值,因此民主转型及转型正义也自然而然成为众人肯定的现象与理念。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威权或极权独裁对平民百姓所造成的身心伤害,确实不是任何藉口(如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所能够合理化。因此,一个民主转型之后的国家,绝对应该设法实践转型正义。正如同许多提倡转型正义的作者所言,如果我们轻易放弃追究真相、轻易遗忘历史,那么前人的牺牲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而类似的悲剧也将一再上演。为了让受难者的哀痛得以抚慰、为了让撕裂的社会得以获得和解,我们必须重视转型正义。


  对于这一切说法,笔者由衷赞同。然而,在整个社会颂扬转型正义如何崇高、如何重要之际,笔者也愿意提出一些观察与想法,以避免我们对一个崇高理想的追求,不慎滑落为廉价的意识型态。毕竟,在人类历史上,并不乏立意良善、理据充足的论述,却由于野心人士的操弄利用,或是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错误判断,而变成一场徒留嗟叹的运动。


  首先,无论我们如何肯定转型正义,请不要忘记它只是人类社会诸多价值之一。转型正义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价值,也无法宣称是最高的价值。艾萨.伯林说得好:自由、平等、正义、幸福、安全或公共秩序等等,都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善,都可以相容融贯,人类的各种理想,当然更无法完全相容」。转型正义是「正义」价值的一个次类,既无法涵盖分配正义,也无法等同代间正义。它与其他次类一样都具有「给予人人应得之分」的正义核心意义,但无法适用于所有与正义有关的情境。更重要的是,即使它可以等同正义本身,它也无法取代自由、平等、幸福或安定。实现了转型正义,我们仍然要面对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环境生态恶化的问题、教育品质下降的问题、复制科技泛滥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价值作为导引,而不同的价值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如果我们对这一点毫无认识,那我们等于仍未了解自由民主社会的本质。

  因此,当我们听到人们呼喊「没有转型正义,就没有和平」,「没有转型正义,就没有未来」的时候,我们必须理解这种修辞的真正涵意,是要督促我们重视人类的某个重要价值,不是要我们把这个价值摆在所有价值金字塔的项端,以之作为一切行动论述的起点。目前国内每逢二二八纪念日前后,转型正义的口号就会以无上价值的形貌出现,虽然其原因不难理解,但我们终究必须在纪念日之后,恢复我们对政治社会问题复杂性的如实掌握。

  其次,转型正义论述本身建立在一套环环相扣的论证上,彷佛一切事理皆可依此逻辑发展,但这种假设并不一定经得起事实的考验。基本上,转型正义认为我们首要之务是调查真相、追究元凶。如果罪行较轻的加害者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羞愧,也愿意主动向受害者诚恳地道歉,则受害者在了解真相之后,可能愿意原谅加害者,从而使整个社会获得和解与和谐。然而,诚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南非的「真相与和解」经验似乎并非如此。许多受害者在得知真相之后,终其一生无法原谅坦承犯下暴行的加害者,也无法接受国家法令对暴行坦承者的赦免。南非的治安在近几年间急速恶化,除了经济衰退、失业攀升之外,多少也跟黑白种族之间迄未能真正和解有关。另外,拉丁美洲国家的经验则显示,威权政府的受害者视独裁者为万恶不赦的元凶,必欲去之而后快;然而威权政府也曾嘉惠过相当人口,后者对政府独裁的说法未必接受,因此经常与前者发生冲突。由于真相无法顺利带来和解,因此社会陷于动荡之中。

  上述不幸情势的发展,自然只是部分国家的实况,不足以代表转型正义论述之失效。尤其目前许多国家的转型时间仍然短暂,更加无法判断转型正义措拖的长期效果。理论上,我们宁可相信真相的发掘,终究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达致;而且人类是一种具有探究真相本能的动物,没有人会愿意(关于自己的)真相永远湮没。只不过,我们目睹其他国家的先例,知道转型正义进程未必如理论陈述那般顺畅,就有必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妥善因应人性脆弱的本性,以及脆弱人性所构成的社会关系。容笔者再度引用柏林所经常转述的康德名言:「人性本是扭曲的素材,不能从中产生直截的事物」。所有有心处理转型正义课题的人士,不妨深思此一略显悲观、但也充满智慧的话语。

  最后,关于转型正义在台湾的实践,我想大家都看得到政治人物操弄的痕迹。每当二二八来临时,总会有人以转型正义为名举办政治动员意味浓厚的大型活动,而藉此为特定政党或特定政治人物造势。如果这个时间点正好与选举日期接近,则辅选的味道更是浓厚。因此,近几年的二二八纪念日除了例行的追思与平反之外,有时跟「牵手护台湾」结合,有时又是「向中国说不」。虽然主事者都会道貌岸然地表示这与选举造势无关、与族群动员无关,而只是凝聚全民的共识。然而去年泛绿阵营发生内哄,某些台独人士痛骂陈总统不知报答此种活动辅选之功时,我想许多一度相信活动公正性的参与者,心里一定有被玩弄的感觉。

  更有甚者,原本在转型正义的论述中,民主化之后的新政府应该是清廉的、公义的,如此它才有充分的正当性去改革过去不义的制度、追究专制的统治集团。然而台湾何其不幸,政党轮替之后的新政府领导人在不到几年之内,已禁不起权力诱惑的考验,沦落为贪腐无能的代名词,甚至还毫无羞耻地辩解自己的犯行,说是转型正义尚未实现的缘故。如此滥用转型正义的结果,使现存政府大幅丧失追究过去政权不义行为的正当性,也使转型正义的伸张,蒙上了一层令人无法释怀的阴影。

  看着人类悲剧与闹剧此起彼落,我们无法不为台湾政治发展的未来感到烦忧。如果转型正义的理念最终禁得起各种漠视、抗拒、扭曲与滥用,而在遥远的未来发挥弥合伤痛、凝聚共识的效果,我们今天的努力或许值得欣慰。然而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每一位公民都只能以战战兢兢的心情,持续摸索通往正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