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云来

1998年加入中金公司,参与了中国石油首次公开发行的前期工作,主持领导了中国电信移动电话业务收购及增发,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电信、中国网 通、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国航、中国神华和中国建设银行首次公开发行等项目,并参与领导了其他多个主要行业重组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被《财富》杂志评为 “2004年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之一。 加入中金公司之前,曾在国际性投资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纽约总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公司芝加哥地区工作。曾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的气象学博士学位、芝加哥德保罗大学的会计学硕士学位以及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国际银行家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多盖了三亿人的房子,未来房价调整到刚需人群购买力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比较夸张,多盖了三亿人住的房子。”

 

朱云来出席某论坛时,谈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货币、房地产等诸多问题,直言不讳。

 

“房子为什么会这么贵呢?因为房地产脱实向虚。”朱云来断言,未来房价一定会下跌,且会跌到刚需能买得起为止。

 

“中国需要审慎考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虽然我们一直在谈转变方式,但过去这些年,除了钱越印越多,发展方式依然没变。”

 

朱云来认为,这些表象问题背后更深层次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调整的问题。...

Read more

经济发展七十年,全面开放新格局


我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出版的统计年鉴。统计局1952年成立,现在很多对新中国70年经济成就的回顾,基础都是根据统计局1952年建立了这样一个全面系统的统计记录(1982年出版第一册国家统计年鉴)。

转眼之间70年,因为有了统计局系统工作,可以让我们回顾70年来的发展相对更具象更准确,才有了可定量的分析机会。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新中国70年与全面开放新格局”,面向未来我觉得这个提得非常重要,全面开放——开放可以带来更多的活力,开放同时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向世界学习,也意味着我们敢于直接面对世界的挑战,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重视科技发展,更多创造...

Read more

我们正处于一个比较焦虑的时代


  “我们的经济长远潜力巨大,需要一点耐心和时间,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淡定、气定神闲地进行系统调整,这样未来国家会走得更好。”“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在在以“财富助力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为主题的2019中国财富论坛上如此表示。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先问一下朱总,您怎么判断中国经济、全球经济的现状?

  朱云来:

  燕生刚才在前面已经讲了国际形势改革,听他谈到了焦虑,其实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都存在焦虑,这也很自然,是经过一个相对比较长期的快速发展过程之后出现的系统性的问题。各国都以各自的本身利益为第一出发点,这也是各国政...

Read more

怎么看懂中国经济40年?


  非常荣幸受凤凰之邀参加今天的讨论。今天的主题是《致敬改革开放40年》,我想把四十年发展历程做一个宏观展示,同时结合财富管理、城市焦虑、科技创新和世界市场等大众关注的话题分享我的一些看法。

  拉动中国经济的“四驾马车”

  这张图反映了这40年经济发展的概貌,纵向左轴表示经济GDP的总值,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同时,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出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投资、消费、政府开支和净出口的“四驾马车”数据。

  过去,我们一直谈“三驾马车”,把消费和政府支出统一称作消费,但从市场经济学角度来...

Read more

并购需要完善的资本市场


  2009年6月23日,“2009(第七届)中国并购年会”于北京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国际经济新秩序—并购创造价值。

  朱云来:

  很高兴今天和大家探讨交流,之前我也有机会听了前面嘉宾的发言,可以说是很难再讲出一些别人没有讲过的东西了,越排在后面发言的挑战越大。但是我觉得这也反过来说明一个现象,大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相当的共识。很多方面大家谈到的都有共同之处,但是到底症结在哪?我们到底能够推进的工作是什么?这是一个挑战。所以希望各界,包括政府、包括企业界、研究机构,大家共同促进这个推进,并购还是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之前我有一个讲稿,...

Read more

银行坏账程度被远远低估 货币超发太多后果严重


 “中国投资建设的体量已经非常大了,我觉得现在的经济需要更多的强调发展的质量,发展的效益。”11月28日,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在“《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1

(金融专业人士 朱云来)

去年中国GDP74.4万亿,但资产已经达到700多万亿,资产周转率相当低,目前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就是因为投资太大,杠杆太高,产能过剩,实际隐含着很多经济风险因素。

朱云来表示,中国投资体量非常大,但长期回报效率堪忧,他做了一个简单测算,银行体系300万亿资产,坏账率1.7%,坏账程度被远远低估了。如果坏账率达到3%,...

Read more

新常态下的中国发展之路


  所谓新常态,应该是不同以往的一个常态。为什么要提新常态?可能是因为老常态已经不可持续,否则就没有必要提新常态。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就是希望国家发展、人民幸福。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发展的基本状况。这是我根据2015年国家统计局出版的年鉴资料做的一个总体描述。

  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是我们展开所有活动的基础,我们是拥有13.7亿人口的大国,总产值的统计数据为69万亿人民币。另外还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基本特点,比如历史悠久、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勤劳进取,加上改革开放,成就瞩目,工业发展,门类齐全,资源欠丰,产能过剩,库存过量,升级挑战,创新挑战等等。这是一个总体情况。...

Read more

房子为什么会这么贵?纯粹是因为金融


  6月18日,“第三届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在山东召开。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在“金融回归实体经济”分论坛上谈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货币、房地产等诸多问题。

  谈到所谓的脱实向虚或者脱虚返实,朱云来表示,经济问题的本质不是虚实的问题,本质问题是货币扩张过大,不断扩大投资范围,扩大货币供应,是由这些东西引起的。

  他指出,看看过去这些年发展的方式,除了印钱的幅度越来越大,其它的方式基本没有改变。他表示,这样的经济状况下,需要一个审慎的重新的审查和考虑,来调整经济的发展方式。

  他表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实业就是要应该赚...

Read more

投资都跑到工地,我们真的缺这么多房子?


  我做了一些研究,也很关心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我想,我的方法之一是,先看一看上一程是怎么走的,这样可能能够给我们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一些启示。我们先简单、系统地看几个大的数字。

  不断投资和扩大贷款,本质上是通货膨胀现象

  第一,经济结构。从这里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后面十几年经济的迅速发展。但这里也有一个特点,我们的消费从2002年以后在系统地下降,我们的投资一直在系统地上升。出口曾经在2003年以后有比较系统的提升,但后来又回落到原点。我们再看看跟产出相对应的投资,可以看出,也是在同样的一个时间阶段里,投资在迅速地增加。大家不见得都意识到这样的一个数字,从200...

Read more

社会资本进入有助医疗行业良性竞争 缓解看病难


  可能一般情况下从事金融机构好像跟这个行业相关性不高,但是我们一直关注医疗体系的发展。因为医疗体系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健康生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事情,医务劳动是非常高级的劳动服务,而且是责任重大,一定要有长期的保证基本体系和体制。

  医疗资源利用率低导致看病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大国,相对发展程度不够高。我们相对医疗体系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为什么这个系统总是看病难、看病贵甚至医疗纠纷多的问题?根据我们现在已经有的基本医疗体系建立,应该说看病也不能算贵,至少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不应该。平均医师日均诊次不过七个人左右,按照这样理解,一天看七个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