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经济从根本上没有受到这么大的冲击,第一中国不存在金融危机,国际上是金融危机,中国是没有金融危机,中国受的影响是直接对我们出口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对我们的冲击。所以我们的经济的整体基本面应该说基础还是可以的,但是长期肯定有问题,就是我们的外向型的经济,这些行业它要做调整,所以对我们来讲,更多的是信心问题。
你对美国的经济如果仅仅谈信心,仅仅谈希望可能不够,因为它毕竟过度的消费等等一系列这些问题,它面临的问题可能短期之内会更多,长期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更多,因为毕竟经济原来结构整体是比较顺的,它调回去,它把它的消费结构调下来,不这么过度消费了,可能它...
作者文章归档:张懿宸

金融危机迫使所有的PE要转型
我也看到很多机会,但是机会不是这么轻而易举来的,它需要一定的转变,就像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因为有经济危机,我们启动了这么多刺激经济的方案,是不是说完全变成机会了?其实不然。我们都知道经济真正要好起来,可能要做非常大的转变。对于PE行业,我看到对整个PE行业的挑战,事实上要比大家想象中的大得多。首先整个中国PE模式,整个发展起来,这十年中间,一直靠两头在外模式,我们钱是从海外来的,我们退出是从海外市场退出去的,这个模式在任何一个国家,尤其中国这么大一个经济体,采取这个模式是完全不合理的,而且我们国家有大量的储蓄,有大...
如何成就“中国特色的黑石”
两年前,张懿宸就已经在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PE(PrivateEquity私募股权投资,包含创业投资和并购基金,以下简称“PE”)行业,或许要走基于中国特色而“新探索”的道路。
一年前,时任中信资本CEO的张懿宸接替IDG的熊晓鸽,就任中华创投协会(CVCA)的主席。
这在业界被认为传递了一种信号:一直以“舶来品”活跃在中国的PE,要真正开始进入“中国特色”成长性发展阶段。
而这是基于张懿宸“相信这一两年中,PE在中国会有很大发展&rdq...
私募基金相关立法是当务之急
作为中信集团旗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信资本五年来一直关注国企改革以及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行业的并购机会,曾成功运作了哈药集团、冠生园和亚华乳业(000918.SZ)等一系列案例。
5月10日,在陆家嘴论坛期间,中信资本首席执行官张懿宸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被称为中国的PE元年,2008年的PE发展则有泡沫化迹象。在你看来,PE能否在中国获得大的发展?
张懿宸:PE整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还比较低,与其应有的比重相比,还相距很远。在中国目前高增长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大;但中国现有融资渠道太简单,比如银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