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许石林

深圳商报文艺评论员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30:别跟我商榷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
30:别跟我商榷

 

○许石林

 

刘鸡狗带着张飞等人去耒阳请庞统,站在庞统门外等,庞统要喝酒,刘鸡狗自己要亲自给庞统打酒,还问你喜欢喝什么酒?庞统说:杏花村。——根据《新三国》的德性,这儿应该植入一个广告啊!

刘鸡狗刚要走,怎么那么巧!《新三国》有太多太多的巧——小兵禀告说;夫人小露珠让他赶紧回去,阿斗病得更重了。耒阳距离荆州不知道多远,反正看那意思说能回去就能回去。刘鸡狗说让小露珠他们自己搞定吧!张飞那小嘴在旁边及时顶上一句:“大哥!你可就剩下阿斗这一点骨血了!”我当时就懵了:是刘鸡狗阳痿了还是小露珠闭经了?张飞这二百...

Read more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9:为损而损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9:为损而损

 

○许石林

 

周鹌鹑终于挂了,我很欣慰啊!

您说,周郎是多么优秀的一人,却让人恨不能冲到屏幕上去给他一拳,让他早点儿死。我觉得这是编导的失败,其实跟演员都没多大关系。演员能将这么冗长无趣的戏支应下来,已属不易。本来是个江东雄鹰,非要演成个鹌鹑,死得很难看。这是编导深谙市场的缘故,在导演的目标观众即主流观众中,更多的是接受鹌鹑而不认识雄鹰的。

周鹌鹑鼓包着眼睛,憋着一口气,大手一挥:出发!大军要借取西川之名,取荆州。霎时一只雄鹰在空中呲哇一声叫,周东吴的兵将跟山大王领着喽啰下山一样气派。

结果,周鹌...

Read more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8:拉下神坛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8:拉下神坛

 

 

○许石林

 

一股革命的精神一直贯穿在《新三国》的每一秒钟,大概这就是高希希所说的为谁正名、为谁还原真相等等吧?

啥革命精神呢?就是将历史的、演义的、小说的、传说的三国人物统统拉下神坛,将附着在这些人物身上神秘的东西、文化的东西刮干净,最好把衣服也脱光,用一种他们认为人的,其实是他们的内心逻辑重新组装三国人物——

比如曹贼,编导就很想让你感到此贼就是你身边的什么人,领导也是人嘛;比如东吴的小权和周鹌鹑等,也会有时隐时现的微妙猜忌,像你们单位的正副领导;比如刘备去东吴娶媳妇儿,关张二人也...

Read more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7:江东女子不白睡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7:江东女子不白睡

 

○许石林

 

在《新三国》编导的精心安排下,小权终于和周鹌鹑发生了正面的冲突——周鹌鹑老想打刘备、老想消灭诸葛亮,但小权和鲁肃是所谓的三分天下的政治思维——这个该死的三分天下说,连洞里的老鼠都听得不耐烦了。结果两个人发生了正面的冲突,周鹌鹑撂挑子不干了。为了这个冲突,编导从孙策死的时候就开始精心策划了,小权当时虽然心里很想得到他哥的地位和权柄,以至于他哥还没咽气儿呢,就对江东文武说领了他哥的遗命,结果他哥很快就被他催死了。但是,小权担心自己掌权后,那个雷劈出来的周鹌鹑背着手撒尿——不扶(服),于是就...

Read more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6:周瑜像个鹌鹑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6:周鹌鹑

 

○许石林

 

周瑜这个人,在历史和演义中,虽然被认为心胸狭窄,在演义描述中,还死得很不好看。但是,千百年来,周瑜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一个演艺对象、一个文化符号,都不失其个人魅力和才华,受到后人的凭吊、欣赏、惋惜和缅怀。我很敬佩古人无论是历史叙述还是小说演义,对人物不做简单的定论,也不受浅薄功利成败思维左右。无论文人叙述还是民间传说,有一种共同的心态和默契,在努力化解成败思维对历史人物的简单定位。

可是,《新三国》中的周瑜,却是一个被塑造得空洞、干瘪、浅薄、简单的神经质加偏执狂,凡周瑜出场,表情、语言、身段,十分...

Read more

《收获》你就大方地堕落吧!


《收获》你就大方地堕落吧!不需要理由

——《收获》刊登郭敬明小说引起的争论

 

○许石林

 

我十分同情或者说可怜复旦大学中文系 郜元宝教授,原来我是很羡慕和尊敬他的。可是,看了他写的对郭敬明的新小说《爵迹》的评论(见《深圳商报·文化广场》528日),我觉得他的人生太失败了,比我还失败!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郜教授那么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人,就是不该从事文学研究,尤其不该从事当代文学研究。我很早就悟出一个道理:文学是不值得深究的,尽管文学里面的东西是很深的。我的这种很可能错误的认识,把我误导到一个比郜教授爽的轨道上来,没有从事当代...

Read more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5:台词太臭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5:台词太臭

 

○许石林

 

《新三国》这几集比前面的好看,尽管泔水味儿更浓了,但因为故事线条单一,人物的话不多,武打占了不少时间,所以还能看。可是,我要不是为了写这损品,我就不看!那么多紧急的事儿等着我去管呢——比如富士康的孩子们老跳楼,我至少可以给富士康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建议:为了杜绝跳楼,你们拆楼盖平房嘛!比如我看见幼儿园学校门口有警察拿着枪、保安手里还扛着一个两股托天叉,跟沙和尚似的,我很想转发古人说的那句风凉话:“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我觉得,现在的中华文化,就跟这个事儿差不多:历史上形成的成语、有...

Read more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4:恶心未过半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4:恶心未过半

  □    许石林

  《新三国》播出48集,时间过半,但是恶心远远没过半,恶心淹没在泔水中,馊熏馊熏地,有的观众被馊跑了,有的被熏睡着了。有个读者最有意思,他说自己家的“防雷计划”是这样落实的:他老婆每天晚上看《新三国》,为了防止被看成脑残而被老公抛弃,就强拉老公坐在自己身边,每看一段儿,让老公用小说和老版《三国演义》往回给搬搬。我担心等播完了,老公不用搬她了,夫妻俩也不分开了,一起脑残了。

  俺这个专门追腥逐臭的贱人,发誓要将损品进行到底,只好捏着鼻子看下去――
...

Read more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2:你才史诗呢!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2:你才史诗呢!

 

○许石林

 

司马懿出场了——这个可以有!正常人都能发现:我才是编导的知音呢!我从不要求你按照历史编导,你按戏的常识、按照情理编导就行。所以,司马懿这么快出场,我看行!编剧嘛,吃尼龙丝拉网兜——一肚子就是编。应该的。

但是,如果换了俺做编剧,就不这么拉——啊不!是不这么编。怎么编?俺不告诉你。

俺能告诉你的,是你要对扮演司马懿的这个演员倪大红多多关注,他的表演是非常好的。他的戏可以不多,好演员不用太多的戏,甚至有意不要太多的戏,也能将其表演功力展现出来。我对倪大红的担忧,跟对聂远的担忧一样,担心他...

Read more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3:差点去要饭


许石林损品《新三国》第23:差点去要饭

 

○许石林

 

新闻上说,高希希为了拍《新三国》,中间出现了资金危机,连盒饭都常常要赊账,几次差点给影视基地赶出去,不得已还自己刷卡,垫了20多万元买盒饭。我一看这新闻,立刻明白关羽为什么瘦了,成了一个饥饿版的关羽。您想啊:关羽是何等仁义之人?有一盒饭还不赶快让别人先吃了?这不,活活地把自己饿瘦了。

钱都花到哪儿去了?高希希举例说,在横店影视基地,要拍汉末三国的宫殿,把基地原有的先秦宫殿样式的拆了,建一个拍摄《新三国》用的宫殿,用完了,想赠送给人家人家都不要,还得拆了自己的,再给人家按照原有的先秦样式复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