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刚

何刚,四川威远人,笔名“木乔”,致力于财经、国际和时政新闻评论写作。曾任《国际金融报》总编辑兼副社长、《投资者报》执行总编辑。2009年11月10日,何刚接任《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一职。

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应扩大


最新一期财经杂志封面文章,关于正在讨论争议中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文章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应当立即升值,而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当重新启动,不能继续盯着美元。而可能的汇率动向是,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让它更具弹性。详见: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Cover Story  汇改重启

基于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国应把握住完善汇率政策的恰当时机,从二季度开始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弹性

 

社评 Editorial  告别增长主义治国理念
经济学家 Economist   经济刺激事...

Read more

房地产业收紧的风声


    在重重压力之下,商业银行开始收紧房贷,不仅第二套房,连首套房的房贷也开始差异化,这非常没有天理,但却对当下的房地产价格有平抑作用。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统计部门将听取民意,考虑将房价适当计入CPI的统计之中。这就真是中国特色了,全世界的CPI统计中,几乎都不考虑房价,而只考虑房租价格,但中国似乎没有办法,租房的势头始终不如买房,总理在两会上专门号召租房,也没多大用,结果是统计数据要妥协了。

    加上最近几天有关土地出让暂停,以及部分央企将退出房地产业的表态,可以看到在民意的压力...

Read more

谁让图-154退出中国民航?


    4月10日早上才结束这一期《财经》杂志的编辑流程,回到家睡了一上午,醒来得知,波兰总统的专机竟然在俄罗斯失事了,而这架专机竟然是前苏联老大哥制造的图-154客机,且已飞行多年。

    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图-154曾经是中国民航的配备里,除了波音737、空客320以及麦道100以外较好的客机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像西南航、西北航、川航、联航等均有不少图-154客机作为干线主力之一,所以当年的风云人物牟其中可以把换回来的图-154卖给航空公司。

    图-154也代表了苏联民航中远程客...

Read more

银行已开始变相加息


    虽然央行的加息令还没有出来,激进的经济学家们主张的二季度加息声音,最近也有所减弱。但随着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商业银行事实上已经开始变相加息。

    上周五中国银行率先宣布了对二套房、三套房的惩罚性利率,不仅原来的7折优惠取消,而且要实现基准利率的1.1倍和1.2倍,里外里一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等于增幅近7成!虽然个贷在银行的贷款总量中占比不高,但这是对居民影响最直接的贷款,而且其对房地产市场的连锁影响更大。

    更重要的,这不是中国银行一家的行动,相信在五一前后,其他商...

Read more

富士康该不该停业整顿?


    短短4个月,12起跳楼事件,10死2伤。郭台铭的富士康以这样的方式,成为2010年中国及全世界的一个沉重记忆。这不是死人最多的工厂,但作为世界上雇员最多的加工制造集团掌门人,郭台铭的反思应当更加深刻。

    5月26日,富士康深圳工厂终于向部分媒体开放,郭台铭亦现身并表示歉意,有关员工签约承诺不自杀的冰冷条款亦宣布取消。但就在郭先生谈笑风生与媒体和部分“员工粉丝”话别后数小时,又一起跳楼事件发生!难怪有网友质问,真不知这位不幸的跳楼者,是否签了相应的条款,安然而去的郭先生是否心有所动。

  &nbs...

Read more

VISA霸王条款,可以起诉吗?


    早起看《新京报》,看到记者苏曼丽的整版报道说:VISA国际组织日前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今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国海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受理带VISA标识的内地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是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

    这背后的故事,大家都明白。走银联通道,可以省货币转换的手续费,而走VISA通道,要多付1%至2%的手续费。但是,既然是双币信用卡,就约定了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使用方式。我记者春节前去香港,每次刷卡时,服务员都会问,先生是刷银联还是刷VISA,除了少数地方只能选VISA通道,多...

Read more

郭德纲并非“三俗”之首


    一不小心,郭德纲就成了他口口声声调侃的“反三俗”的牺牲品。接连不断的坏消息,足以令他和德云社喝一壶的,弄不好这就是他从著名再度回归非著名的转折点,即使再复出,也将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媒体关系做坏了,以后谁还好意思无原则地捧他呢?至少要躲他一段距离,让晦气消散。

    今天看到网上引述姜昆代表曲艺界的一个重要表态,大意是必须要对某些三俗的演出进行清理整顿,虽然没有点老郭的名,但大家都明白其所指,至少包括了老郭。而老郭已经无法在正式的媒体上露面了,仅通过某视频网站进行了澄清,我看了,觉得他讲得有些道理,至少是有关事实和争议...

Read more

回头再看《财经》系统性再造


    又是一个不眠的周末,《财经》杂志出刊周,总是辛苦的,最后一天总要24-36时连续工作。记得去年刚来时,许多新同事和我一样地不适应,觉得一本双周刊,何至于总在最后忙成这样。现在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其实,这是《财经》杂志延续多年的一个工作节奏。涉及采写周期,后期编辑,尤其是美编和设计流程。苦是真苦,身体不行的真干不了。但其中的拿捏分寸和必要性,那些离开了的,留下来的,新加入的《财经》新老同事们最清楚。实际上,这也是保证这本杂志品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整理电脑文件时,偶然发现了...

Read more

《三联生活周刊》600期非同凡响


 

    午餐时间有点空,最终决定不去吃了,把周末关于《三联生活周刊》第600期的读后感写出来。这不是一本杂志的自我庆贺,而是中国当代媒体人、特别是新闻类综合性周刊集大成者一次群体回述,值得记住。

    上周看到朱伟宣布第600期的《三联生活周刊》制作完毕,我就天天在女儿学校门前报摊上等着买,以至于看摊的大爷一看见我就说:“别急,周四一早就有了。”于是在上周四一早,送完女儿后买到了这一期。封面的照片大家都很熟悉了,头发还很多的朱伟以及头型还很板酷的苗炜和同事们在净土胡同小楼的楼梯上意气风发。

  ...

Read more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群雄并起”


    何刚

 

    岁末年初,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再次热闹开场。因为工作关系,最近几年我或多或少参与了评选过程并与部分候选人有所接触,整体感觉是选出众望所归的人并不太难。但今年,在拿到20人入围名单后,要从中投票选出10人,我开始犯难了。

    难处在于,入围名单里虽有刘永好、董明珠等知名企业家,虽有陈元、常小兵等央企掌门人,但总体上看,今年入围名单与过去10年相比,如雷贯耳程度还是略逊一筹。

    有媒体同行分析说,原因之一是许多“教父”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