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俞可平

俞可平,浙江诸暨人,浙江师范学院绍兴分校(现绍兴文理学院)政史专业毕业,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哲学硕士,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政治学和哲学学科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兼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校研究员或教授,曾任美国杜克大学、德国自由大学和台湾省东华大学客座教授,New Political Science(《新政治科学》)中国编委。 曾应邀赴美国杜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俄勒冈大学、英国的苏萨克斯大学、诺丁汉大学、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意大利的波可尼大学、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学、荷兰的莱登大学、芬兰的土库尔大学、德国的自由大学、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罗斯托克大学、杜塞尔多夫大学、韩国的汉城大学、南非的开普顿大学、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大学、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大学、布鲁塞尔欧盟亚洲研究所和台湾大学、香港大学等数十所海内外名牌大学或研究机构作短期访问讲学。 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哲学、比较政治、中国政治、全球化、公民社会、治理与善治

俞可平:中国政治学的进程——一个评论性的观察


  俞可平:中国政治学的进程——一个评论性的观察
 
  ●俞可平

  摘要: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以及相对于社会的经济文化而言,政治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作为一门历史,中国政治学的命运与现实政治的变迁息息相关;作为一种科学,中国政治学已经从“伪科学”发展成为一门拥有独特的概念、方法、公理和逻辑的独立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中国政治学已经成为人们认识政治发展规律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一种职业,中国政治学已经拥有了一支数量不小的专业研究和教学队伍;作为一种事业,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对推进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瞻望未来,...

Read more

像追求阳光一样去追求正义


  亲爱的同学们:

  令人激动的毕业季节又来临了,我谨以院长的身份向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圆满完成学业!愿每一位同学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与众不同的出色成就,母校和母院将以你们为自豪。

  我是一名政治学老师,总要强调政治学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说,在所有学科中,政治学是最重要的学科。我虽然已经不敢这么说,但我还是要说,政治学至少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政治压倒一切的现实中国来说,尤其如此。因此,我总是想利用一切机会,多给同学们讲一些政治学的知识,从给你们讲第一堂课,直到最后的毕业典礼。每次毕业典礼讲话的主题,其实就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或基本价值。前年讲的是&ldquo...

Read more

中国的治理改革(1978-2018)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并且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017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中共十九大还具体确定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即到2035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完全“实现国...

Read more

论人的尊严


  ——一种政治学的分析

  人的尊严:从传统到现代

  尊严最初的意义,是人的某种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特别是某种优越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受到应当受到的承认和尊重。这种思想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时产生,它也确实存在于世界各大文明体系的主流伦理和政治思想之中,尽管“尊严”一词未必出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尊严”一词,其基本意义是指个人的威严和尊贵,尤其是指应该得到他人承认和重视的威严和尊贵。事实上,即使强调德行的儒家本身,其主流观点也把最高的尊严给予了皇帝。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尊严观与现代社...

Read more

马基雅维里悖论解析


  俞可平教授题记:在大学期间,受流行观点的影响,我对马基雅维里完全否定。在研究生期间,我受剑桥学派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的影响,开始从正面肯定马基雅维里,并翻译了斯金纳的两卷本The Foundations of Political Thought (《现代政治思想基础》)。2017年4月6日,我主持斯金纳在北京大学的演讲,题为“Machiavelli: the Ruler and the State”(“马基雅维里:统治者与国家”)。听着他的演讲以及与同学们的互动问答,我再次重新反思马基雅维里及剑桥学派的观点,又有了一些重要...

Read more

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市场与社会关系


 

  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中共之所以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对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治理改革的成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35 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不仅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刻变革,而且也对国家治理体系进行了重大变革,重新调整和界定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是调整了政府与市场...

Read more

尊严无价,人格无价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顺利完成学业!无论是你们的家长亲人,还是老师朋友,对你们毕业后走向社会必定会有许多良好的祝愿,你们自己对未来必定会有无限的憧憬。所有的良好祝愿和美好憧憬,归根结底无非是两点,一是为社会多做贡献,二是生活得更加幸福。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然而,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幸福生活,以什么方式去追求幸福生活,人们的理解却极不相同。

  幸福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是人们在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愉悦感。但是,幸福除了个人的主观体验之外,还包括物质生活水平、基本政治权利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等综合因素。这些要素通常要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因此,人...

Read more

什么造成社会的官本文化?


  传统中国的实质是官本主义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上的成就大概没有人怀疑,事实上整个3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进步过程,不单是经济成就,也包括政治领域的许多重大进步。比如我们确立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这就是了不起的,把人民民主当做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个目标的确立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另外一方面,有许多现象老百姓不满意,比如说特权腐败,还有官本位。按道理讲,社会越进步,尤其是民主法治越进步,官本位越淡化,但是我看这些年来官本位好像没有淡化,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正向社会各个领域蔓延。比如学术领域,是最不应该有官本位的,但评教授要有成果,成果当然是...

Read more

民粹主义与民主政治难分难解


怎么看当下的民粹主义现象

问: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民粹主义成为国际政治学界最热的话题,您怎么看待当下的民粹主义现象?

俞可平:民粹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潮,又是一种社会运动,还是一种政治策略。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它的极端平民化倾向,即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反对精英主义,忽视或者极端否定政治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群众性的社会政治运动都带有民粹主义的性质。

新一轮民粹主义高潮有几个明显的特征。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在西方发达国...

Read more

致毕业生:做一名共和国的优秀公民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取得学位!从今以后,我们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又将增添356颗闪亮的新星,飘落祖国各地,放射出我们北大政管人的独特光彩。

  我是去年底才回到母校的,这个学期来不及开课,很遗憾没有机会与同学们在课堂上相见。我唯一一次与同学们直接见面的机会,是今年年初的辞旧迎新联欢晚会。这台联欢晚会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它展示了我们政管学子的才华、格调、情怀和境界。我为我们学院拥有如此优秀的学子而深深地感到自豪和骄傲,感谢你们以优秀的学业为学院争光,感谢辛苦地培育你们成长的家长、老师和所有帮助过你们的人们。

  同学们毕业后将走上各不相同的岗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