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对心理学的依赖,比经济学更直接。否则,老板就不知道如何激励员工、创造效率。我们下面就来谈一谈管理。
富士康员工“十一连跳”后,老板郭台铭终于出来面对公众、鞠躬道歉。然而,他虽然鞠躬很深,话语却不诚恳,在和记者的互动中,总滔滔不绝地谈某某跳和我无关,似乎这些死难的职工大部分都不是他的责任。另外,他强调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等等。尽管一些女工向记者透露一天干12个小时,一周干六天。有记者调查则称许多员工两周才休一天。后来富士康针对跳楼事件采取的应对措施中,就包括执行“周休一”制度,即员工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可见在此之前,&ldqu...
作者文章归档:薛涌

福利国家并没违反市场原则
美国人总喜欢说:欧洲的福利国家长不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惜,这种批评虽然振振有词,却很难在现实中得到令人信服的印证。因此,我们就必须另开条思路,想想这些福利国家成功的道路在哪里。
共和党的“老二”政治
罗姆尼在伊利诺斯大胜之后,布什的弟弟杰.布什第二天站出来支持罗姆尼,称共和党到了团结起来的时候了。一般而言,选举是选民的事情,其他政治家怎么站出来力挺某个候选人,大多都很难影响选情。但杰.布什的态度则非同寻常。他的政治声誉,远超过当过总统的哥哥。如果不是顶着布什这个名字,今年获得共和党的提名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在共和党内,他可谓是个“无冕之王”。也正是这个原因,杰.布什一直非常谨慎,极力避免拉偏手。尽管他父母老布什夫妇早就公开力挺罗姆尼,他本人始终保持中立。在佛罗里达预选时,他作为人气极高的前州长本有“封王”的影响力。但那时他公开拒绝...
敬答茅于轼先生:劳动是第一产权
我的《茅于轼与中国自由主义的误区》发表后,引起了茅于轼先生和李华芳先生的反驳。首先,我对茅于轼先生之雅量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这是一场迟到的辩论。在我看来,自由主义者之间如果仅仅是互相追捧、回避公开的交锋,就恰恰违背了自由主义的原则,并导致思想懒惰。茅于轼先生的回应,无疑为公民社会中健康的思想交流开了一个好头。
茅于轼与中国自由主义的误区
邪乎得多的中国贫富分化
《经济学人》最近一期刊登了长达14页的专题,报道全球的精英阶层,其中几个数字涉及到贫富分化,颇为令人深思。
全球化无疑刺激了经济发展。虽然经过了当今的“大衰退”,世界经济自冷战结束以来总体上还是经历了一个罕见的高增长期。其中打头阵的就是中国。中国长期维持着两位数的增长,30年从一个极端贫困落后的国家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这一成就乃不争之事实。但是,中国在贫富分化加剧的速度上同样是一马当先的。
不妨看一下各国基尼系数的比较。基尼系数是衡量贫富分化的一个不完美但很有说服力的指标。基尼系数中的1代表着绝对的贫富分化,即社会中一个人拥有所有财富,其他人...
中国汽车业缺乏想象力
比尔.福特,美国汽车巨子的后代、现福特汽车的总裁,最近出语惊人:现在我们必须把公路上跑的车看成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写字板电脑。当然,车的个头儿要大得多。但它们都是一种网络的工具。汽车业的根本利益,是保持人类的移动性,促进沟通。而不是让大家都堵在路上。拥堵问题不解决,汽车把乘客从A点运送到B点这样的基本功能就会丧失。
根据现有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汽车拥有量将增长四倍,达到40亿台。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技术改进,这样的增长将使能源供应不堪重负,造成油价暴涨,开车变得越来越昂贵。更重要的是,即使你还开得起车,已经陷于严重拥堵的现有交通体系也远远无法应付多出四倍的汽车。奥迪的...
没用的专业有用吗
大学的首要使命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而不是职业短训班。市场需求不是政府能计划或预测的;否则,苏联式的高等教育体制早就统治世界了
大学的首要使命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而不是职业短训班。市场需求不是政府能计划或预测的;否则,苏联式的高等教育体制早就统治世界了。
如今大学生越来越实际,一定要学“找得到工作”的专业,回避“没用的专业”。不仅中国如此,几乎举世皆然。在强调通才教育的美国,五分之一以上的本科生,选择了商务或和商务相关的专业,其主要原因就是“有用”。有些长辈,对教育一知半解,也在误导着下一代。
...
软实力:“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令人喜爱比让人惧怕更重要
“软实力”或曰“软权力”(soft power)已成为国际政治的关键词,被视为21世纪大国竞争的核心。一国的外交与其内政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内在的实力,在国际上也难当大任。
“软实力”是前哈佛大学政府学院院长、克林顿政府的阁僚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1990年出版的《命中注定的领袖:美国权力的本质性变化》一书中提出的。约瑟夫•奈认为,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势力仍然独步于世,是能够领导世界的超级大国。但是,要保持这一地位,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权...
管理岂能一个“管”字了得?
风起云涌
2011年9月,清华外籍客座教授Mike Bastin在《金融时报》撰文,对中国的商学院提出了全面的批评:中国虽然有一百所左右的大学设有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但其中只有10%试图复制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尽管这10%的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中有不少聘请了西方顶级教授,其学生获得的教育经验和西方的同类学校仍然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的管理学院和商学院与美国的有什么不同?Mike Bastin教授的分析恐怕令许多中国同行感到意外。在“量化管理热”中,中国的学校过分注重量化研究和数据分析,但在今日动荡不定的世界,定性研究更受重视。比如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