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配置并不会带来巨额的成本,我们忽略了集聚效应
在过去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曾面临两个选择:“动钱”和“动人”。“动钱”政策是当人口流动存在制度障碍时,我们通过行政力量转移资源给欠发达地区,使欠发达地区获得经济总量的提升。“动人”政策是让人口自由地流动到高收入的地方,通过市场的力量达到各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趋同。2003年以后,我们选择了“动钱”的方式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资源的空间错配。事实上,我们更应尊重经济规律,重视空间的集...
作者文章归档:陆铭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配置并不会带来巨额的成本,我们忽略了集聚效应
在过去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曾面临两个选择:“动钱”和“动人”。“动钱”政策是当人口流动存在制度障碍时,我们通过行政力量转移资源给欠发达地区,使欠发达地区获得经济总量的提升。“动人”政策是让人口自由地流动到高收入的地方,通过市场的力量达到各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趋同。2003年以后,我们选择了“动钱”的方式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资源的空间错配。事实上,我们更应尊重经济规律,重视空间的集...
2017到2018年间,中国的土地政策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这场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恐怕远远超过更受关注的二孩政策。
故事要从2003年开始说起。从那一年开始,在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受到中央管制的情况下,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大城市)的土地供应受到了政策的限制。相应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土地供应却受到了鼓励。这种情况在通常的市场经济下是不会出现的,因为在沿海(特别是大城市),收入水平更高,工作机会更好,是人口流入地,相应增加的住房需求本应带来更多的土地和住房供应。但当时的做法,却是在人口流入的地方对土地供应施加了更紧的限制,相反,在人口流出的地方却开始建设工业园和住房,后来,还...
局部最优和把蛋糕做大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先综合评价一下这轮以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所谓“新一线城市”推动的人才争夺?
陆铭:按照中国惯例,先从好的方面讲起。大家觉得前一阶段靠投资和负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了,都想通过人力资本来给经济找到下一波增长动力,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是好的,但是这里面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吸引人才是不错,但是是直接把优惠政策给人还是把优惠政策结合自己地方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地方产业发展不是按照比较优势来配置的,那么你吸引来的人才未必会给你带来发展;
第二,政府...
人往高处走,资源往低处走
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之前有关城市发展的表述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没有明确地表示要严格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这一变化,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仍然需要时间去了解。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但是城市发展规律是什么,却一直没有讲清楚。事实上,有三个非常清晰而普遍的规律,呈现在世界城市发展的进程当中。第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第二,城市人口越来越向大城市和附近的都市圈集中。第三,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我主要从研究新城的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与债务之间的关系。我在2011年的《世界经济》的一篇文章里讲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面积扩张非常快,但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的速度相对较慢。
中国新城建设现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和学生建立了一个数据库,数据是我们通过在网上查找新城规划的相关资料来搜集的。我们一共搜集了545个狭义新城,规划总面积是6.9万平方公里,能够查到的规划总人口是两亿。这里的狭义新城不包括单纯功能的工业园和大学城。以我们的数据作为样本,如果全国新城有3000个(国家某部委估计数据),那么,即使我们的数据估计出来的新城总规划人口打个对...
我们将发布 3 篇文章,探讨在“理想城市”这个愿景之下,该如何面对城市的种种问题,如何思考。
历史旧账未销,暂时只好疏解人口
Q1 目前来看北京的人口集聚效应依然很强,北京却提出了人口红线的概念,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陆铭:很少有国家直接通过行政手段控制人口,最多是通过新城新区建设做产业疏散,但实践效果也并不好。比如伦敦和东京都曾建设新城疏散人口,但是新城集聚的人口远远低于原来的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背后原因还是经济发展背后强大的集聚力量,现在伦敦和东京都在出现人口重新回到市中心的趋势。
但是,一个城市的中心主要承载其核心功能,把非核心功能疏解到周边地区。当年的“梁陈方案”,也就是“多中心”方案被否...
一亿儿童的教育迫在眉睫
在展开正文之前,我先给读者三道选择题,看看大家如何回答。大家都知道,中国当前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我的选择题是:
第一,如果突然天降一亿的儿童给中国的未来,大家要不要?第二,这一亿的儿童是给他们比较好的教育,还是比较差的教育?第三,如果是给他们比较好的教育的话,把他们放在农村,还是把他放在城市?
我想,对于这三个问题,大家是比较容易取得一致意见的。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要这一亿儿童,并且给他们良好的教育,考虑到城市的教育质量要远远好于农村的教育质量,并且城市还有强大的学习效应,大家会选择在城市给他们提供教育。
好的,现在让我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