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沈思玮

沈思玮,1967年11月生于安徽,1991年7月获得浙江大学概率统计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2004年至今,几十次接受《上海证券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约稿,撰写美国经济政策、人民币汇率改革、央行货币政策、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商品市场方面的文章,受到广泛好评。其中,2004年1月在文章中建议“宏观调控”,2月分析预测“石油危机”,11月建议“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2005年8月分析、预测原油价格将见顶,9月分析、预测油价暴跌,9月分析、预测日经指数将长期上涨,被市场所验证。

对中国经济、金融若干问题的思考


     

 

沈思玮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

 

一、高储蓄率

1978年以来,中国的储蓄率长期维持在30%以上,从时间上和数量上大大超过日本经济起飞阶段,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特别是在2009年我国国民储蓄率达到GDP的51%,根据高盛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储蓄率仅在目前基础上下降5%,到2015-2025年将下降12%。也就意味着,中国仍将维持高储蓄率。

高储蓄率对于经济、金融的影响是深刻的,有利之处在于:一、可以维持投资扩张,推动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二、带来金融深化,提高产业层次;三...

Read more

中国股票市场的思考


    沈思玮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应该有三项基本使命。一、促进国内金融发展,促进经济转型;二、促进国内资本走出去,寻求原材料以及产业地位。三、给中国资本提供一个较好的投资场所。这正好构成了上海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的合理分工。

一、上海股票市场定位

总体而言,上海的股票市场应该促进国内金融发展,满足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因此,上海股票市场必然是内向型的,必须与国内其他城市金融发展相协调。课题组的基本设想是在全国武汉、西安、天津、成都等建立地区性的金融市场与全国三板市场...

Read more

亚洲金融危机的预演


     

沈思玮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

 

最近股市大跌,让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感到意外。对于当前股市下跌性质的判断,是股市投资的关键。

当前股市下跌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2009年为了拉动经济回暖,以M2 27.58%这样骇人听闻的货币增长率,盲目推动城市化,带来了房价泡沫的恶果,遭到国人的普遍反对。从而,最近出台了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鉴于政策效果已经达到,进一步出台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本来2009年股市的反弹不是由于基本面,而是由于超宽松货币,预期基本面的恶化,导致股市下跌。

二、去年12月以来,美国媒体、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