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金融危机史。从400多年前的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南海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到20世纪30年代席卷西方发达国家的大萧条、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等,金融危机始终贯穿在人类经济社会的各个阶段。尽管自此以后的经济金融理论有了明显的进展,西方发达国家应对重大危机的经验日趋丰富,政策工具也日益多样,但金融危机并没有因此消亡。20世纪90年代日本资产泡沫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后发追赶、出口导向的多个东亚及东南亚国家遭受重创。进入21世纪以来,重大金融危机更是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体系内部频繁爆发。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和2012年欧债危...
作者文章归档:马骏
2008年中国经济展望
由于出口放缓,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11.5%稍稍回落至10.4%。在财富效应的支持下,2008年消费增长很可能比较07年更具活力。
我们预计,由于出口放缓,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11.5%稍稍回落至10.4%。在财富效应的支持下,2008年消费增长很可能比较07年更具活力。”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说。
马骏博士于2000年加盟德意志银行,是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曾任职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先后担任这两个机构的经济学家及高级经济学家。他曾广泛参与中国的政策讨...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未来五年怎么做?
目前体制面临的问题
从利率政策调控有效性的角度,并考虑了国内外市场人士的观点,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利率调控体系存在如下问题: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过多
我国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同时追求增长、就业、通胀、汇率、外储水平、金融稳定和结构调整等至少七个目标,目标之间的冲突经常造成政策信号混乱、不同工具效果冲突和市场预期不稳。比如,在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就业目标与GDP目标之间增速之间会发生冲突;在货币贬值的背景下,国内平衡目标(稳定国内就业与通胀)与外部平衡目标(稳定汇率与外储)之间会发生冲突,最后可能导致成本很高的资本管制;国内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目...
治理雾霾:经济和金融政策的作用
治理雾霾:经济和金融政策的作用
多数人,尤其是环境专家,在谈到治理雾霾时,想到的一般是脱硫脱硝、提高油品质量等末端治理手段,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与此非常不同的话题,即治理雾霾也一定要靠经济和金融手段。我今天讲的主要观点来自我和李治国教授牵头的课题组完成的《PM2.5减排的经济政策》一书,已经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这张图是根据NASA从卫星上拍的照片,经过处理之后做的国际上雾霾程度的比较。这是多年以前的数据,我国现在很多地方的情况比这个图上显示得更严重。这张图的PM2.5浓度的范围0-80微克/立方米,80是属于污染很严重的。但我国地区华北地区的许多城市常年在一百以上,当...
构建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
上午讨论的一个焦点是,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到底有多糟糕?在全球金融危机当中起了多大的作用?我想这最后还是实证,而非纯理论的问题。我们大家都同意它起一定的作用,到底是很大的作用还是不太大的作用。这个争论如果有结论的话,会带来很重要的政策含义。如果你认为美元本位制在全球危机当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只要该体制不变,以后就会经常出现大规模全球危机。一旦这个观点变成全球共识的话,那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就很快。大家都会同意要马上找新的路,替代掉目前的体制。但是,如果无法形成这样的共识,全球大部分国家都认为美元本位的体制不是那么糟糕,在危机当中起的作用不是那么大的话,那末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路子可...
适度放松政策才能激活货币存量
融资规模的增长为什么没有传导到实体经济
过去十个月内社会融资规模虽然增长很快,但没有传导到实体经济。笔者估计有如下几种原因:首先,实体经济信心不足甚至下降。如融资成本过高、汇率升值太快、价格下跌、通缩预期、对经济增长(订单)预期悲观、政策不稳定等。这类“信心”问题导致了资金的“流通速度”的下降。其次,由于各种类型的套利,企业从银行贷款和债券市场获得的资金以其他形式(如信托、委托贷款)被转贷,导致社会融资规模的重复计算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被高估。最后,一些企业和地方平台需要靠借新还旧贷款的利息,使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提供的&l...
养老金:两途径可解决收支缺口
2011年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1.7万亿元,总支出为1.3万亿元,年末累计结存达1.9万亿元。当前看来,中国养老金收支状况良好,但根据我们的养老金模型研究发现,未来中国养老金将可能出现巨大的收支缺口风险。
如果不改革养老金体系不可持续
在短中期内,中国养老金风险主要来源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转轨成本。根据我们的模型测算,未来38年内(但主要集中在2021年前),转轨成本带来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累积缺口相当于2011年GDP的12%(采用名义GDP增长率作为折现率)。
在中长期内,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更为主要的因...
2013年中国经济 宏观政策与改革展望
我们的基准预测是,今年上半年GDP增长率达到8.0%,下半年将加速到8.5%,并且可能在2014年加速到8.9%。
自去年9月份以来,中国经济就出现了若干积极现象。9月中旬原材料价格开始反弹,去存货过程结束,10月和11月的PMI新订单指数上升到50.8%。11月份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增长23%,10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了20.5%,这两个数据表明资金对企业投资的制约作用在解除。我们预测四季度GDP增长率已提高到7.7%。今年上半年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到8.0%,下半年将回升到潜在增长率附近,即8.5%,并且可能在2014年加速到8.9%。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企业投资和...
国家资产负债表探究
一个政府只有维持健康的经济活动(GDP)及由此创造健康的财政收入,才能保持对债务的支付能力。
2012年6月11日,笔者牵头的课题组在《财经》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的摘要,题为《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与此同时,曹远征牵头的中国银行研究小组在《财经》发表了他们对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成果;9月8日,李扬牵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也发表了一份对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报告,侧重研究政府资产负债表。
第一财经编辑徐以升等人比较了这三份资产负债表,并特别关注到三个课题报告估算的政府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规模十分不同。...
如不改革 养老金体系巨大缺口不可持续
本研究基于一个在多方面改进后的养老金模型,预测了今后38年中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包括企业职工养老金统筹账户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体系收支平衡可能出现的状况。研究发现,在短期内中国养老金收支压力主要来源于转轨成本;在中长期内,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导致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更为主要的因素。在我们假设的基准情景下,如果不发生任何改革,中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缺口将给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至2050年将达到当年财政支出的30%,2013-2050年间养老金累计缺口的现值将相当于2011年GDP的83%(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统筹账户累积缺口为69%的GDP,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累计缺口为14%的GDP)。如果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