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格雷

任艾菲奖(EFFIE)中国区营销2.0研究中心,艾菲奖中国区评委,同时正在创办一个营销2.0平台。先后创办过协作广告有限公司及协作咨询服问公司。最著名的案例是:提出百度更懂中文,策划创意百度《唐伯虎篇》等广告小电影,创下零成本却深度传播3000万人以上的成绩。曾获四次国际实效广告艾菲奖(EFFIE AWARDS)、中国十大品牌建设案例奖等,并编写书籍《中国十大品牌战国策》。[email protected]

2.0时代“死掉”的网站比1.0时代多 营销2.0概念阐述


 首先用最简洁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营销2.0是什么。这画面是一个冰山,这冰山可能做互联网的人不是很熟悉,而这张图在营销行业经常出现,我们把整个环境称之为市场的环境,而我们看到来的经常都是冰山露出表面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冰山已经很大了。但是实际上一座冰山9/10的力量都在下面,包括品牌价值、技术价值、品牌商业计划、管理、投资计划等等,这些东西是外人所不知的,这些被称之为冰山的底层,占了企业的9/10的部分,也就是企业内在的部分。在我过去经常用这个东西解释什么是品牌、什么是企业,比如说是诺基亚,诺基亚是我们看到的冰山一角,为什么他不倒,关键是在于他下面的90%的部分。

  很早...

Read more

当搜索也走向平台+应用……


  导言:百度也进入了开放平台,对用户来说,这样不仅能搜索到信息,还能搜索到各种应用,而对于企业来说,这样会使营销从提供信息,发展到直接提供应用服务。简而言之,就是更简单……

  

  当有些事该来的时候,总会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得多而来……

  

  最近,百度刚刚推出了“捷径”,也许意味着,WEB网页模型的互联网,又倒下了一块关键的多米诺骨牌……

  

  两年前,我在做营销2.0发展阶段的图表时(详见下图),将“开放平台应用化...

Read more

无线营销怎样才能绿色和健康?


两年前,我做过三个月无线营销的拓荒事业,当时觉得,制约无线营销的最主要两点都来自用户体验:

1、手机的屏幕确实是太小了,只能放极少的广告。
2、手机太贴近个人了,因此,广告推送的侵扰感,远远强于在WEB上发邮件,或者在家里的信箱里放单张折页。


手机本来是最个人化、最2.0的媒介,却很难实现2.0化的营销,归根结底,原因还是出在,目前的手机交互界面还远远做不到。


是的,如果要实现尊重个人的2.0化,走向绿色和健康,就需要许可,需要让用户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商业内容,但是现在,确实是太不方便了。试想一下,如果你想通过手机得到你需要的购物资讯,至少要按十几次键,在迷宫式的手机界面里走来走...

Read more

营销2.0的三个阶段梳理


6月底去了一趟深圳,见了顾迅老兄,在科特勒营销星球活动上讲了一些对营销2.0的新认识。顾迅兄离开嘉里粮油后,终于可以蓄起胡子、不穿正装、越来越潇洒了,他说,这是他离开大公司的原因之一,盒盒。

 

这次演讲的新PPT,重点讲营销2.0三个阶段的构成,第一个阶段是事件型的、第二个阶段是社群型的、第三个阶段是平台+应用型的,我花了很多时间讲第三阶段,因为平台+应用很有可能实现口碑营销的规模化、复制化和规模化,比较前瞻,现在还非常雏型。

 

顾迅在其“基于生意的品牌管理”网站上(www.brandmarketing.com.cn)写了一些感想,也引用了一些PPT的幻灯片...

Read more

我对SNS的理解


我对SNS的理解:

 

SNS其实就是建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个和BBS及BLOG有明显的不同。

 

如果说,BBS相当于一个以话题为中心的广场,BLOG相当于一个个人的客厅的话,那成功的SNS其实是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可以将很多东西容纳进去,包括BBS和BLOG。

 

SNS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甚至是迄今为止最有价值的网络模式,比门户的价值要大得多。中国移动、QQ其实就是SNS,因为我们无法轻易抛弃我们的手机号码和QQ,因为这是我们维系朋友的方式。说白了,中国移动、QQ挣的主要就是人际关系的钱。

 

如果现在去做SNS的话,一定一定,不要太...

Read more

谈大旗网转向社会化的2.0营销


很久没写了,最近潜心于一些更基本的地基性工作。因为看到一篇关于大旗网新闻,又觉得有必要简单说几句:

 

* 口碑营销肯定不是炒作一下,或者在BBS发发贴;

 

* 社会化的营销2.0,特别是SNS化的营销才是未来的主流;

 

* 如果要做社会化营销2.0,需要几种专业能力的整合——插件或应用的技术开发能力;良好的社会化网络系统(最好是跨社区的);社区活动的组织者(这个组织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发贴高手,而是相当于社群的粘合剂)。

 

想法当然可爱,但是我又很质疑,由大旗网来做社会化营销,合适吗?这就好比让一个吹鼓手去粘泥人一样,跨度有点大了。

&nbs...

Read more

开心网热得烫手,不是好兆头


最近频频看见评论开心网的文章,还有很多关于公司封杀开心网的报道(估计就一篇,被多次放大了)。

 

这不是什么好事,对于一个社区网站而言。

 

社区和工具型网络服务不一样,比如360安全卫士是工具型的,越热越好,争议越多打架越多越好,有足够多的人用就行,好用不好用,和吵架多没关系。

 

社区不一样,是要人粘在上面生活的,是要有氛围的,是要感觉舒服的,而且是长期的。太多眼球,固然可以增加足够多的用户,但反作用力也是很强的。

 

一旦氛围不对了,人们就会成群结队而来,再成群结队离开,很多社区网站起起落落,皆缘于此。

 

所以,工具不怕恶炒和...

Read more

虚拟世界在中国有出路吗?(上)


在一年多前,当时我国先后蹦出了十多个宣称要走第二人生SECOND LIFE路线的虚拟世界网站,当然,这个“蹦”字更多指的是一种宣扬,而非实际,因为当时基本上都没有上线,上线的也只是测试版本。

 

一年多过去了,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据我的观察,基本仍然处于“测试”阶段,而且,至少一半的网站并没有真的做这个事而退出,实际做的网站真正有推出的,比较原汁原味的才二三个,其余则基本转型为半网游半第二人生模式(大约六、七个)。而这些网站中,用户活跃度也不高,有些虚拟世界有时甚至只有一个人在线,虚拟世界不同于网游,初建期本来就比较荒凉,一个人孓然而立,更显萧条落索。

 

这种整体...

Read more

奥运营销,谁是赢家?


最近手上拿到一份关于奥运会期间,五个新媒体的综合价值评估报告,看完以后有以下结论:

1、新浪赢了搜狐;
2、腾讯赢了人际传播;
3、央视网站的传播价值还是不能和网络强势媒体,即使是奥运。

 

这其中,央视和搜狐都是有奥运特权的,但显然,网民并没有因为这两家有特权而在奥运期间做出特别的选择,而且,新浪在报道上的综合实力,腾讯借助用户优势的异军突起,都十分明显。也就是说:
1、互联网上,独家资源没法独家,也没法有优势;
2、网民是在按自己惯有的习惯在收取资讯,不会因奥运改变;
3、下一届奥运会,估计没法从互联网站上依靠独家授权赚更多的钱了。

 

具体排名详见以下4张图...

Read more

百度有啊更象B2C而不是C2C


这两天研究百度的有啊,和淘宝也仔细地比较了一下,明显觉得,至少目前而言,有啊更象B2C的地方,列举如下:

 

1、  售卖的商品体验更象正规商店的降价促销,而不象个人小店主;

2、  品牌货不少,而且得到醒目的推荐,比如有宜家和米老鼠;

3、  界面更清爽,象大SHOPP MALL的汇集地,而不象淘宝的跳蚤市场;

4、  首页陈列的主要货品,时尚玩具和电子产品明显比淘宝突出,而淘宝的首页陈列还是更俗一些,这让我觉得有啊更象易趣而不是淘宝(据说色彩和界面是抄易趣的);

5、  广告画式的图片在有啊首页至少有五六个,这让我想到正规商...

Read more